上一期,我們已經討論過心理治療技術的派別、效果、優勢和局限性。這一期,我們將討論藥物治療的利與弊,幫助你更深刻地理解藥物治療這種同樣主流、靠譜的治療方式。
病不能自愈,就要吃藥,絕大部分人都應該認同。但是對于心理問題甚至心理疾病,很多患者和其家屬還是猶豫是否應該服用藥物治療。那么精神科的藥物是否真的有那么大的副作用?心理咨詢能否替代精神科藥物?長期服用精神科藥物是否會對患者造成明顯的損害?就這些問題,我們將一一回答。
下文內容節選自公眾號“渡過”
一、對于部分患者來說,吃藥不是“好不好”的問題,而是“不得不”的問題。
為什么患者普遍對吃藥如此疑慮?我設身處地想一想,大約因為吃藥有以下“壞處”:
- 吃藥不一定總能見效。確實有部分患者,尤其是內源性抑郁癥患者,無論怎么換藥,都不怎么管用。其原因,往往深埋于基因之中,無可奈何。
- 吃藥有副作用。精神科藥物作用于大腦和中樞神經,副作用比其他藥物要大一些,這是事實。很多患者都不能接受副作用,不愿吃藥。
- 吃藥見效較慢。過去,抑郁癥用藥起效需要6到8周時間;近年來,隨著藥物的改進,時間有所縮短,但也要20天左右。很多患者沒有耐心等到藥物起效,中道而廢。
- 吃藥不去“根”。吃藥只是解除癥狀,但不能根治。相當一部患者即便通過藥物治療改善了情緒,心理沖突依然存在,存在復發隱患。
- 吃藥周期太長。這確實是精神科用藥的一大特點,即見效后不能立刻停藥,往往需要維持治療一年以上時間,甚至更長。很多患者一旦見效,就迫不及待停藥,造成復發。正因為此,很多患者以為吃藥會“上癮”。
- 吃藥有病恥感。很多患者在吃藥前,會細細研究藥物說明書,覺得自己吃上藥,就成了精神疾病患者,無形中產生抗拒心理。
鑒于以上5個原因,很多患者不愿意吃藥,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能不能因此就拒絕藥物治療呢?我認為不能。
一般來說,治療抑郁癥,主流有三種方法:藥物治療、心理治療、運動治療。其中,運動治療更多用于輕度抑郁癥的緩解和臨床治愈后的康復;心理治療是長效治療,也試用于輕度抑郁癥和長期的心理結構、人格結構的重整。這兩種治療方式,不需要吃藥,而且療效長遠。
但問題是,患者抑郁癥急性發作時怎么辦?中度以上的抑郁癥患者怎么辦?當患者軀體狀況惡化,無力運動怎么辦?患者找不到對路的心理醫生怎么辦?
在上述情況下,除了藥物治療,別無他法。
沒有人愿意吃藥,但是,對于許多抑郁癥患者來說,藥物治療是一個不得而已的選擇。
而且,相對于運動治療和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相對可控、可把握、可實行。它不像前兩者,對患者有過高的素質要求。只要你堅持服藥,把自己交給科學就行。從現實中看,世界上絕大多數抑郁癥患者,都是靠藥物治療臨床治愈的。
二、既然吃藥是一種不得而已的選擇,那么,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趨利避害。
- 關于“根治”。
其實,在很多時候,治標和治本,差別不是那么大。醫學上本來就有“對癥治療”和“對因治療”之說,并無高下之分。對于很多疾病,緩解癥狀足矣。比如感冒,它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不加治療,一個星期左右也可自愈。治療感冒,只要能緩解頭疼、鼻塞、咽痛癥狀就行,何須治本?
再者,藥物治療不排斥心理治療和運動治療。可以先用藥物治療解除患者的臨床癥狀,為后兩者贏得時間和空間,就可以“標本兼治”。 - 關于副作用。
副作用確實存在,但也沒那么可怕。因為副作用的概率非常低,并不總是出現。副作用的大小,和患者本身關系很大,也與他服藥時的內環境有關。無論如何,副作用和精神疾病對人的摧殘相比,微不足道。因此,在疾病和副作用之間,應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 關于復發。
精神類疾病治愈后確實容易復發,但并非無規律可循。經驗證明,只要在規定時間段內,嚴格遵守醫囑,堅持服藥,鍛煉身體,輔之以心理調適,則復發的可能性并不大。 - 關于上癮。
其實,“上癮”之說,是一個誤解。藥物研究證明,抗抑郁藥沒有成癮性。之所以要長時間服用,是因為保持大腦中神經遞質的濃度,暫時離不開抗抑郁藥物。
我多次對病友打過一個比方:就像一個人,本來能直立行走,患了病,站不直了,要往后倒;這時,需要有一只手(藥物),撐住他的后背,讓他能夠站直并繼續往前走;這只手不能輕易撤,要等他恢復了自然直立和行走的功能后,再慢慢地、一點點地撤除。一旦發現他有些搖晃,就要立刻再次撐住,不然前功盡棄。
三、概括而言,當下抑郁癥藥物治療確實不夠理想,但暫時沒有別的療法可以全面替代。它是無奈的選擇,也是最不壞的選擇。
如上所述,我很支持心理治療和運動治療。這體現了人類的自主意識和較高的素質,也往往能收到長期療效。
但是,鑒于此兩者需要太多的適應性條件,不那么容易把握,所以,嘗試藥物治療,必然是大多數患者的現實選擇。
接下來,患者需要做的,就是相信科學,保持信心,堅持到藥物起效的那一刻。并繼續維持治療,直到療效充分鞏固。
---轉載公眾號二維碼的分割線---
---上面的位置留給二維碼哈哈---
總的來說,藥物治療也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而總體來說,采用藥物治療的患者的恢復狀況也比較良好。在長期且反復的痛苦、大腦不可避免受損和有限時間的副作用、減輕大腦受損狀況兩者中選一個,對于患者和家屬而言,也就沒有那么難選擇了。下一期我們將了解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療過程,看看他們是如何擊敗自己心中的噩夢,重新迎接陽光生活吧!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