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請領導們不要看到這篇文章覺得我很菜就不轉正我了,我會好好表現的!您不會失望的!真的!
正文:8個教訓
1. 拿了一個offer之后,可以努努力再拿幾個。我拿到offer之后就沒碰內地那個手機了,后來發現錯過了好多北京號碼,感覺可能是百度/鏈家/京東……也可能只是騷擾電話。我還一直納悶兒為啥沒有面試啊。
2. 不要在該好好表現的時候睡覺(掉鏈子)。主動申請去阿里云云棲大會,算是自己爭取來的了解未來崗位和同事的機會,結果會上我睡著了5分鐘,就是人非常nice的面試官在講話的時候,其實他講的很好,只是我坐在椅子上沒地方靠就容易困,學長講話我都很精神地在聽啊,追悔莫及,不知道面試官有沒有看見。
3. 每個布置的作業都要用心做,要么就別做,要做就做好。網易游戲的就沒做,可能因為對網游沒興趣/拿到了offer/作業太多。攜程的就做了,但是做得確實不夠好,面試官說“給我一兩個最痛的痛點”,所以我就寫了兩三個,沒踩到那個最痛的,她表示“失望”。確實攜程用的少,海外機票沒定過(沒出過國的土包子我),不過都不是理由,反正就是沒做好,沒拿出做阿里作業那股勁兒。
4. 專注,別投好幾個崗位。春招大部分投的產品,小部分投的交互,京東投的用研。就內心而言最想去做用研,但是我基本上對用研一無所知。還想做產品,覺得自己對產品也有點理解,也能學,結果好像偏商業一些的東西我接觸的比較少,而且產品的實習經歷很重要,面試官基本都是一看我過去是UI實習和外包就覺得比較……之前因為視覺比較差,動效也不會,覺得不配做交互。但是面試下來感覺就方法論和技能而言,還是老本行交互合適我,更容易勝任。(其實我只想做App Store editor啊,哪個應用市場收了我好了,掙得錢夠生存就行……)所以秋招估計會專注于交互崗,不過也沒有多少公司招交互,華為/百度/騰訊/阿里/微軟/IBM/網易/網易游戲/美團/京東/攜程,還有么?太少了。有別的家招交互請一定告訴我哦。
5. 走內推,直達崗位的內推。阿里就是學長的部門缺人我才能順利走到二面,非常感恩了。騰訊也是ISUX提前批。其他都沒走內推和提前批,慘淡,這么一說貌似我也不咋積極,凈瞎投了。
6. 不能要臉,一定要主動爭取機會。比如京東直接刷了我簡歷,我就找京東的同學讓他幫我找HR給我機會參加筆試,HR說是因為我第一學歷是17年畢業,直接刷掉了,我就說我也有18的,而且同學很多17的拿到筆試資格,所以您行行好。然后她就行了好,感恩同學感恩HR。雖然我筆試過了,沒給面試,但是積累了筆試經驗還是非常開心了。騰訊也是差不多,錯投到了OMG,拜托面試官學姐幫忙解鎖,改成SNG,好不容易爭取到了面試資格,單獨一面的,一面表現普普,同學都拿到了二面而我沒有,二面前一天終于忍不住問了學姐,我到底哪里做的不好,我可以改。學姐也沒回答,就給了我二面機會,安排到了第二天的第一個,然后我就沒睡,準備了一晚上,沒想到還拿下了。跟我查到的資料上問題差不多,但是答案都是自己準備的,可能確實表達出了對行業的熱愛與潛力吧(能力一般般但是面試也看不出業務能力)。最好還要 不要臉地問在你前面面試的同學有啥題,一個兩個不告訴你沒事,總有人會告訴你的,反正我是會講,我告訴你面試官問了啥問題,對我沒啥影響,因為我本來也有所準備,而且面試官喜不喜歡你我的答案確實看緣分。
7. 借助社群的力量。買了offer先生的互聯網課,并沒怎么聽羞愧。但是加入了自組織求職社群,大家在里面分享面經,分享求職進度,發散招崗位啥的,非常非常有幫助,然后我自己也成立了一個下屬的設計求職群,雖然不活躍(畢竟春招后期才成立),但氛圍還不錯,希望秋招的時候大家能用得上。
8. 準備超級簡歷和問題集錦。超級簡歷就是把所有網申要填的放到一起,每次要填的時候直接檢索就行了。寫簡歷還有個什么STAR原則:Situation(情景)、Task(任務)、Action(行動)和Result(結果)。問題集錦就是把網上同公司同崗位的問題都找出來,做出自己的答案,我是背不過,但是自己試著答一答還是挺有幫助的。比如自我介紹,推薦一本書,推薦幾個app,交互設計有啥理論,這幾個總要準備一下的。
附1:一些交互設計面試資料
非常全的一篇交互設計面經: http://bbs.yingjiesheng.com/thread-1903414-1-1.html
知乎:交互設計師如何向面試官介紹自己的設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508158
知乎:如何招聘面試設計師,怎么找到優秀設計師?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71885
附2:春招投遞記錄
【交互崗】
騰訊-內推提前批-三輪面試(深圳一面+視頻GM面+電話HR面)-offer
攜程-網申-筆試+電面+作業-rejected
網易游戲-網申-因已拿到offer沒做筆試作業
百度-網申-無音信
微軟-網申-提交作品集-無音信
【產品崗】
阿里-內推提前批-兩輪面試(一面業務-二面作業-讓預備三面HR全英文面結果沒有三面)-rejected
美團-網申-筆試+兩輪面試(一面自我介紹-二面業務)-rejected
網易-網申-筆試-無音信
今日頭條-邀請碼網申-因已拿到offer筆試沒參加
去哪兒-網申-筆試通過+因面試在北京沒參加
滴滴-網申-發現根本沒有大規模春招-投的是去年的秋招2333
【用研崗】
京東-網申-筆試通過+沒有面試-rejected
【多崗位】
搜狐-網申(可選三個意向,選了產品/用研/設計)-直接rejected,可能覺得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啥,但是HR請一定要理解年輕人的迷茫啊哈哈哈哈。
附3:春招面試經過
【阿里云-產品經理】
「一面」
0.你想在哪個城市工作?有沒有意向?
我說北京杭州深圳都在考慮,主要想在北京。(還問了好多與專業職業不相關的,很久才進入正題。)
1.先問的技術背景,在北郵主要學了什么,TCP/IP學過么?
回答本科是工業設計的,所以只在大學計算機基礎中學過,研究生是電子與通信工程,選的課都是通信,web搜索,網絡安全,在實驗室搞的是前端和物聯網。
2.主要會什么技術?
說用的比較多的是Arduino。先講了一下大創展的項目,運動能量再利用的交互健身器材,講了講原理,用的什么sensor,if什么then什么,動感單車速度快了就顯示更大的燈條,音樂節奏加快,還可以給手機充電。再講了在Microduino的實習,給小學生開發智能硬件課程,與樂高結合blabla。最后說了一下這學期在做的實體交互項目,可以許愿搖簽的彈球機,也是布置sensor感應球走哪個軌道,就從哪里出簽,會在香港的MakerFaire展出。但是面試官沒聽完。
3.在你的第一個項目中,你認為你與同類產品相比的核心優勢是什么?兩個詞來形容。
一是趣味性,給健身的人帶來視覺和聽覺享受,增加樂趣。二是競爭性,因為這個設備是面向社區健身者,他的速度會被可視化,周圍健身的人也可以互相看到,會自然地互相較勁。
4.講一下你簡歷上蝦米音樂的項目,具體做了什么社交化改進?
這個項目是2013年的,當時各大音樂app還沒有什么社交功能,用戶主要就是和音樂app里的陌生用戶打交道。我們調查發現其實生活中的朋友也有交流音樂分享音樂的需求,所以給蝦米音樂加了一些社交功能,比如:從手機通訊錄中添加好友,添加微博好友,附近的人等功能。我們做完這個項目后還把報告發給了蝦米音樂的某負責人,他給了我們回復,說他們也正在做這方面的改進,一些建議也會采納,證實了我們提出的方案具有一定可行性。
5.用過阿里云么?你知道它是如何計費的么?
我沒用過,不過我問了用過的同學,他用的云翼計劃,學生首月九塊九那個,比較便宜,方便科研,可以把自己在做的項目部署出來。(忘了回答計費,所以面試官追問)
6.如果讓你定價,你會根據什么來定?
(開始瞎說)一是看目標用戶,面對大公司/創業公司/大學生肯定是有不同的需求和價位承受能力。二是看成本,看一定的云計算能力對應多少資源。三是看競品,阿里云具有大廠優勢,可以適當打價格戰來打壓小廠,不過也不能太過自我貶值。
7.如何定計費標準?根據哪些指標?
(繼續瞎說)其實跟中國移動差不多,根據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中國移動有流量套餐和通話時長套餐,比如有些大公司它對計算能力有要求,就可以給它配高速,按時長計費,有些個人用戶只是把個人網站掛上去,對速度沒要求,就可以包月低速。(面試官覺得答得還行,但能感受出來我是門外漢)
8.你是個什么樣的人?理性還是感性,急性子還是慢性子?
我是個理性的人,喜歡摳細節,所以做事情稍微慢一點,但會按時完成任務。有感性的一面,但是不會帶到工作中,比如我是豆瓣用戶,但不會想去豆瓣工作。(豆瓣對不起,我還是想去的)
9.你是更想做產品經理還是交互設計?你的專業好像是更偏設計?
我更想做產品經理,因為很多做交互的最后也是轉到產品,交互設計這個專業會學很多用戶研究,競品分析,信息架構,商業模式畫布這些東西,也都是產品需要用到的。因為沒有學校有產品經理這個專業,所以我選了比較相近的交互設計。(面試官說很少聽說過交互設計這個專業,看來學習內容確實和產品有相似之處)
10.(工作意向詢問)
哪里人+何時畢業+實習多久
(這一段主要就是測試我對這份實習的執著程度,問93年可能是看女生幾年內會結婚,問哪里人可能是怕以后想去別的城市而跳槽,問實習時間可能也是想培養個苗子,不想實習一段學會了就走了)
11.對了給你布置個任務吧,你是有用戶研究背景的,二選一。
(1)分析幾個云計算平臺網絡服務的相關產品的控制臺的配置流程,理解這些產品的功能和邏輯。分析阿里云,騰訊云,亞馬遜云,具體分析哪里個功能你加我手機號這個微信我發給你。(我追問了一下具體分析哪方面的交互流程,他回答)亞馬遜是step by step,阿里云是用戶先想清楚自己想要拿它做什么,再去根據這個來配置,你看一下就知道了。(加了微信,分析:負載均衡,和VPC里的NAT網關,高速通道,彈性IP)
(2)分析一下阿里云的網絡產品和別的網絡產品計費標準的差異,從帶寬/包年包月/流量/定價這幾個角度來分析,然后用戶該如何選擇,運營商(云平臺)該如何選擇。依然是阿里云騰訊云亞馬遜云。
我說第二個任務其實很多有產品經理經驗的同學都能完成,主要就是數據分析,我選做第一個,因為和我的專業比較相近,我應該比較擅長分析使用流程。請問什么時候給您?這周或者最晚下周,這周給我最好。好的這周做完給您。
「二面」
講競品分析報告
「活動面基」
跟面試官見面閑聊了聊,他說他需要跟主管確認一下簡歷不到A(比如B+)的到底能不能進,他目前面了十幾個都達不到A,但是上面想要A的,或者阿里其他BU實習過的。他們部門這兩年校招基本不招人,都是社招。還問了我有沒有投其他家,讓我多投投。我在網上搜了一下,A簡歷至少要具備以下部分特征:技術背景(計算機相關專業),碩士及以上,豐富的產品實習經驗及比賽獎項,創業經驗(拿到融資)。B+不知道啥標準。
「后續」
沒有后續了。
【騰訊ISUX-交互設計】
「一面」
深圳現場面試
同學的面經:自我介紹,介紹一個作品集項目,抓著作品集問問題(三分之二的時間),設計是什么,交互設計是什么,你作為一個非藝術類背景(本科學地理)的人你和他們有什么差別。會不會編程。拋出一個問題,你回答,然后揪住你回答的繼續問。
我面試過程:
自我介紹。
轉專業問題:問我兩個碩士是咋回事,為啥轉專業到通信,這邊上完了還要回北郵么。
講一下作品集的一個項目。
講完cultural probes和scenairos之后講design problem,面試官說,我覺得你的調研和你提出的設計問題完全沒聯系。
講到flowchart,面試官說,你這個一直是站在發起投票的人的角度來分析,考慮過誰會去投票么,他有什么動機投票,如果有人發起投票,卻沒人投票怎么辦。
你們針對(在香港)線下購物的年輕人設計,為什么要設計一個線上的app?
你對理性消費的理解是什么?難道看看網友的投票,讓一群我不認識的人來決定我買不買就是理性消費?為什么問朋友就不行?
你們如何決定用哪個idea?團隊出現分歧怎么辦?組內決定還是老師拍板?你在這個團隊中的角色是什么?
你在這個項目中學到了什么?覺得比之前的項目有什么不同?你們這個項目是什么評分標準?你覺得你哪里做得不夠好?
作品集里還有什么想講的?
你還有什么問題想問我的?
——您覺得您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誰?cdc還是阿里巴巴還是誰?
——您的招聘標準是什么?看潛力還是看技能?
——您們在不同的項目組么?有沒有在騰訊云的?給您一份競品分析……(啊對不起阿里云)
「二面」
視頻面試
自我介紹。
為什么選騰訊isux?
騰訊的產品全國領先,設計也是,而且還是社交產品用戶體驗部,騰訊主打社交。
什么是交互設計?
設計人與人造物如何交流,人造物的行為behavior。從按鍵,到觸控,到滑動,到force touch,到傳感器,騰訊的連接一切。
十年后的交互設計會是什么樣?
看到一件衣服,就會顯示它的信息,價格,材質,買家評價,比價等等,信息呈現出來,就像googleglass。甚至想到什么,就會有大量這方面的信息。但也要注意科技倫理,人類到底需不需要這么多信息。
給你一百萬你會做什么?創業,工具類app。
具體到項目。講了近視度數相機,氛圍營造相機的想法。
推薦本書給我?
《鄉土中國》費孝通。《鄉土中國》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時勢權力。禮治,差序格局。幾十年過去了,中國大部分地區依然符合鄉土社會的氣質。
你說中國人現在還適用,還不容易改變?那移動支付迅速普及,中國走在了世界前列,這是之前不敢想的,你覺得這怎么解釋?
我回答中國人貪小便宜,有優惠。(面試后反思,應該說紅包,父父子子)
哪些app交互好?
Netflix,大圖,簡潔,左右化(你是付費用戶?是的)
AirPano旅游書,360°全景球形鳥瞰世界的精選旅游書,tab之間切換是3D 剪紙童話書的形式。操作非常自然,視覺盛宴,沉浸式體驗。在蘋果店等待時玩了一下果斷買下來。
你說的只是科技新?交互形式呢?
Gyroscope,量化自我,科技感,動效豐富,年齡情感化設計,數據可視化
你的專業主要學些什么課程?
IA信息架構,產品調研,交互設計理論,實體交互,即將學服務設計
你在設計方面的優勢?哪門學的好,舉個項目例子?
IA,得了A,脫歐的rss設計。
哪些獲取最新科技資訊的方式?
看36kr,好奇心日報。都是PGC,相比今日頭條那種通過大數據為你選擇,我更希望看到更豐富全面的科技商業資訊,而不是只看我想看的。36kr上的投資收購信息很有幫助。
你覺得商業的資訊對你設計師有什么用?
商業的資訊有助于了解市場動向,公司的新業務,比如騰訊投資特斯拉,那可能在智能汽車領域要下功夫,那我作為交互設計師,提前學習一些智能汽車的交互方式,以后如果需要做汽車方面的業務比較容易上手,有所準備。
理工的朋友對你的評價。
樂于助人吧可能,會主動跟同學分享一些就業信息。(面試官對就業信息問了一句,忘了是啥了)
理想中的工作環境和團隊氛圍?
開放式的,會一起做一些激發靈感的活動,比如原來的頭腦風暴,現在的設計沖刺,還有協同設計這些。
你還有什么想問我的么?
——你們會第一手接觸到用戶么?——會。
——交互設計師也會么?——會,產品經理也會去。
「三面」
HR電話面試
你通過了復試,現在進行hr面試。
自我介紹。
哪里人?
講一件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申請香港理工吧,保研之后覺得自己還是更喜歡設計,所以申請了,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非常充實。
你覺得產品和交互的結合點在哪里?你會用什么標準評判一個app?
從兩個方面去考察app吧,一個是產品形態的創新,這個產品的功能非常新穎好用,抓住了用戶痛點。二是交互形式的創新,這個app功能尋常,但是交互方式很新穎,打動人心,我也會記住它。
還有沒有投別人家?哪家面試了?
投了一些。阿里過了產品二面,其他的只是過了筆試或者在等筆試。
阿里產品和騰訊交互你去哪個?
騰訊吧,還是想做交互,要不也不會選擇讀這個研究生。如果阿里騰訊都給offer可能要糾結一下。
如果阿里先給就去阿里是么?
還是想去騰訊更多,阿里才二面。還是想去 做設計。
有沒有親戚在騰訊?
沒有,有朋友
有沒有親戚在深圳?
有老爺爺,聊了聊老爺爺的事,說明自己每年都去深圳看老爺爺。
想不想來深圳工作?
想。
好像面試官提到騰訊的設計師很忙,我反問一句,很忙么?她說是的,能接受這個強度么?我說可以,我們理工的學生都是功課非常多的,她說有所了解,但也要看個人。
北郵啥時候回去?需要回去上學還是可以一直實習?
你有什么問題想要問我?
——轉正考試是在什么時候,什么形式?八月中。——把你學到的,做了的東西整理一下做個presentation。
——可是我7.21結課怎么辦?——可以早點來,占優勢。
【攜程-交互設計】
「一面」
作品集:
Dcidr
之前打過的標簽會不會顯示給其他用戶
操作成功優先級高,還是知道選a選b優先級高
如何知道選過a還是b?(選a則b變灰)
ranking顯不顯示投票結果
ranking顯示的是總數最多,還是頂得多,還是踩得多?話題性
界面到底是誰做的?
新聞類網站
用戶自己打tag太亂了
notification那塊為什么點了以后不直接看詳細?必須點dismiss么?不過我也不了解
WeDevice
看也沒有多少交互的細節,所以就不看了。
分析中國 機票 數據支撐
海外英網 本地化
讓我問問題:會接觸到用戶么? 用研
給我的反饋:
設計Sense ok
細節沒細摳
沒真正上線過
方案稚嫩
溝通沒障礙
「布置的作業」
走查 海外機票 吐槽點 及 優化方案pdf
「對作業的反饋」
第一個搜索歷史本身就做的不好,很沒用的功能,其實你沒有發現最大的問題就是它的回顯邏輯是錯的,應該屏蔽掉已過期歷史,然后點擊直接進入列表查詢
至于第二個我覺得只是文案的問題,交互層面其實最大的問題你還是沒有指出來
略有點失望,我會再考量下其他人,如果合適,我會讓HR聯系你~
【美團點評-產品經理】
「一面」
同學現在方便么,自我介紹,介紹的過程中可能會打斷你提問題。介紹完了么?
項目經驗:
拓撲系統的設計和實現,做ui。蝦米音樂的社交化改進。介紹。
是你們最早做的這樣的東西么?我們做比賽,給蝦米看了。
實習經歷都是UI吧?交互還是視覺啊?交互和UI都有,15年之后做交互,學習交互的方法論,信息架構,用戶調研。
實習經歷和項目經歷有什么學到的東西,比較好的點子? 比較雜,實體交互自己喜歡,智能硬件,Microduino實習,讓交互更自然,行為設計。
你的長處。用戶體驗。短板,數據,可以學,帶過團隊。
沒有其他問題就一面都面完,評估后復試。復試面試官跟你約,電面。
「二面」
業務面。懶癌患者還沒整理電話錄音(嗯小米的電話錄音你值得擁有)。
啊,謝謝看完,祝你我秋招應聘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