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帖》為什么叫十七帖?只有十七個字嗎?事實上并非如此,十七帖名為《十七帖》,實則是因為卷首以“十七”開頭,故而名為《十七帖》。《十七帖》是王羲之草書的上乘之作,是一幅極為優秀的書法字帖,宋代書法大家米芾對此帖是極為的推崇和喜愛,曾數次臨摹,以至于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境界。
在唐太宗李世民時期,由于李世民非常喜歡書法,尤其是王羲之的書法,就叫人整理王羲之的書法作品,整理出來竟然三千紙之多,以一丈二尺為一卷,而《十七帖》正是其中的一卷。
可惜當時這么多的王羲之真跡,能傳到現在的確是不多,真的是書法史上的一大損失,乃至中國歷史文化瑰寶的一大損失。
宋朝的黃伯思曾評論《十七帖》道:“此卷逸少書中龍也。”朱熹也曾評價說:“十七帖玩其筆意,從容衍裕而氣象超然,不與法縛,不求法脫,真無謂一一從自己胸襟中流出者。”
《十七帖》是我們學習草書不得不臨習的優秀范本,故而分享與大家,一同學習,歡迎各位書友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見解,大家一起交流學習。文章最后有《十七帖》真跡復制版。
寫在文末
感謝您在遠方詩書閣欣賞國粹之書法藝術,遠方詩書閣的創辦初衷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中國國粹藝術!
您的每一次愛心參與都是遠方詩書閣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敬請您的關注、點贊、評論、收藏、分享。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遠方詩書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