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這首 《Bressanon 布列瑟農(nóng)》就被它傷感悲涼的意境所感染。
《布列瑟農(nóng)》選自馬修·連恩專輯《狼》。1992年 加拿大育空地方政府施行了一項名為“馴鹿增量”計劃”,為達到目的,卻必須大 ?量捕殺狼群。為此,30多位音樂工作者以2年多的時間,完成了《狼》這張專輯:它以最直接的感情,最沉痛的呼聲,敲擊著人們的心。
絢麗的蘇格蘭樂風,記錄著“飛鼠溪”的悲情;“布列瑟農(nóng)”抒情的吟唱著無奈的離鄉(xiāng)情緒;輕爵士的“歸鄉(xiāng)之翼”,古典管弦交織出力量與悲情,將原野上活生生的狼群帶入音樂中。這是以音樂與人性寫下的動人史詩。
這種起因于人卻怪罪到狼的思考邏輯,引發(fā)了馬修·連恩創(chuàng)作《狼》的動機 。這種以音樂形式與人性良知的發(fā)現(xiàn),記錄了在原野上被人們大量屠殺的狼群的故事 。
音樂是魅力的精靈,只要你用心去傾聽,就能感知作者所要表達的一切。它是用音符在訴說:育空河流域,狼群目睹著同伴斷氣在人類槍下的身影,它們的眼神中沒有 恐懼,只露出一股沉靜,那是原野上的傲氣,天生的野性,在原野還能奔跑,血液尚未流盡之時,回首凝望,無法舔舐同伴的鮮血......
聽著有“史上最傷感音樂”之稱的Bressanon 布列瑟農(nóng),看著狼無言無奈卻又堅定的目光,有種深深的疼痛感。人類有什么權(quán)利來剝奪狼的生命?
?一直很喜歡狼,它們團結(jié)合作、有耐力、執(zhí)著、拚搏。敏銳的觀察力、專一的目標、默契的配合、好奇心、注意細節(jié)以及鍥而不舍的耐心使狼總能獲得成功。 狼的態(tài)度很單純,那就是對成功堅定不移地向往。 充滿王者的霸氣與傲氣!
不少人認為這首歌是因加拿大育空河流域狼群被大量捕殺而創(chuàng)作,表達狼群遠離故土、回望同伴時的悲涼。但2002年馬修.連恩的信中,他在那里遭遇了愛情卻又不得不放棄,這首歌就是表達愛的哀傷與無奈。靈魂繼續(xù)浪跡天。
原來,許多的不朽是經(jīng)歷了撕心裂肺的痛才衍生而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