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詞是被今天國人最誤解的?
現實?
Sir的答案恰恰相反——夢想。
星爺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聽過——人沒有夢想,和咸魚有什么區別?
其實他還有下半句沒說——人只有夢想(沒有行動),才和咸魚沒什么區別。
Sir想借這部電影,跟你們說幾句心里話——
《陽光小美女》
Little Miss Sunshine
ps.因電影上映已久,有劇透
這是一部夢想的電影,但它的主角,非傻即癡。
全都來自一家子。
爸爸是成功學講師,天天講成功,自以為是成功本人,但,學生寥寥無幾。
媽媽是中年婦女,事業無從談起,婚姻名存實亡,家庭岌岌可危,所以你看,她整天叼著一根煙。
爺爺是二戰老兵,被養老院驅逐,最愛躲在廁所吸白粉。
舅舅是教授,可惜,剛剛失戀失業,還活著,就為了找個好辦法趕緊死。
哥哥,慘綠青年,他討厭這個家庭,討厭所有人,所以,他想當飛行員,逃離這一切。
唯一一個稍微正常的,是妹妹。
但她也是個傻子。
胖呼呼的她,從小就有選美夢。
她一有空,就是收著快撐爆緊身衣的大肚子,在鏡子面前扭來扭去……
她當然不可能成功。
突然有一天,一個電話打來,通知妹妹到1300公里外的加州競選“陽光小美女”(其實剛好有個選手吃減肥藥被淘汰了,她替補頂上)。
(不知情的)妹妹尖叫,難道,夢想就要實現了?
事實上,這恰恰是她夢想幻滅的開始。
先是車。
爸爸不知從哪弄來一輛巴士,把一家子都塞了進去。
沒承想,剛出行,巴士就掉了鏈子:不能起步。
修車店建議,可以先把巴士推動,推到十來碼,直接掛三檔。
這么大臺車,要推,就得全家一起推。
開始,全家都推不動,還得加個修車師傅。
尤其是舅舅,抑郁纏身,跑不快,要被侄子推一把,才能被揪進車里。
車的麻煩算是解決,“車里的人”又惹上事。
爸爸接了個電話:抱歉,你的生意徹底完蛋。
媽媽和爸爸大吵一架。
當晚,爺爺又因為吸毒過量,死了。
而哥哥在一次不經意的測試中,發現自己是色盲,那就意味著,他永遠不可能成為飛行員。
一臺車的麻煩,慢慢演變成,一場事業的崩塌,一場婚姻的破碎,一場死亡的陰霾,一場夢想的墜落……
這家人幾乎被宣告死刑。
還去嗎?
還去。
最后100公里,他們的目的,已經由幫妹妹完成夢想,變成幫爺爺了卻遺愿。
他們是最后一個抵達加州的參賽者。
截止報名三點時,剛到會場外。越緊急越烏龍,爸爸開錯道,繞了幾個圈,巴士還剎不住車……
這時候,一個身影跳下車,箭步沖向會場。
是舅舅。
這個手腕上還綁著止血繃帶的男人,跑得像個運動員。
一家人趕到報名處,卻遇上一個冷漠無情的選美官。她說,報名時間已經截止了三分鐘,不允報名。
他們求情,他們訴說1300公里的辛勞和付出……女人無動于衷。
這時候,啪地跪下。
是爸爸。
男兒膝下有黃金。
為了遺愿,為了夢想,黃金,就是個屁。
好吧,說到這,你一定以為,《陽光小美女》是一個失敗者通過努力,成功實現夢想的逆襲故事。
呵呵,它的辛辣,終于來了。
一家人進入選美現場,發現,這里怪怪的。
每個選美的小女孩,都涂著濃烈的胭脂,貼著假睫毛,穿得花枝招展,在舞臺上,像個成年人一樣搔首弄姿。
像什么?像小大人,像芭比娃娃。
可以預測,唯一格格不入的妹妹,注定落選。
家里人開始后悔。
還沒來得及反應,妹妹就上臺。
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跳了爺爺教的脫衣舞,撕長褲,脫上衣,手有節奏地拍著屁股,啪,啪,啪,啪——
每一下,都打在所有大人的臉上。
家人開始尷尬。
妹妹在臺上的表演果然引來倒彩。
越來越多,越來越兇。
你太遜了
你爛透了
我要那個小混蛋現在就下臺
就在這時候——
家人反而放開了。
舅舅受不了別人對外甥女的指責,站出來;爸爸受不了別人想趕走她的女兒,站出來;哥哥因為反正也沒有可失去的,站出來;媽媽在家人的鼓動下,也跳上舞臺。
一家人,神經病一樣,眾目睽睽下群魔亂舞。
所以,妹妹最后成功被選上“陽光小美女”嗎?
當然沒有。
夢想在此刻,終于宣告幻滅。
最后,一家人重新踏上旅途,這時的他們,各自心中的夢想都碎成渣渣。
他們的“夢想”都死了。
但,看他們最后一次推車。
妹妹、媽媽、舅舅、哥哥,全都自己跳上車,誰也不用扶,不用拉,不用推。
他們,終于找到自己與世界相處的位置。
國慶節,Sir評《縫紉機》,說這部片其他還好,但談到“夢想”,萬分尷尬。
有一位毒飯的留言說到心坎。
看縫紉機的時候。最后那一段我跟我朋友說會有兩個結局,一個是合家歡式的大結局,就是空無一人的廣場上突然涌進來一大群人,二是整個樂隊獨自唱到最后。
然后我說,一是大家喜聞樂見的,但二是現實,老實說我喜歡第一個結局,卻更想看到第二個,因為那才是現實。
我是本屆編導生,或許是我不夠努力,高考落榜,但我還是選擇了本專業的專科,我不知道我未來是不是能夠在這條路上走,也不知道能夠走多遠。很有可能就是那第二個結局,不過那又怎樣,至少我為了夢想拼過。
是的,比起那些不斷炫耀夢想如何高尚,如何偉大的理想主義,Sir無疑更欣賞,認同這種無人喝彩的現實主義。
今天,隨便在大街上抓一個人,問,你有夢想嗎?
誰沒有。
但有的夢想算夢想嗎?
你信奉的夢想,可曾經過現實的打磨,可曾經過欲望的取舍,可曾在一次次失敗后,想放棄又放棄不了地自我審視。
夢想,不是臆想。
再直白點——
你是有夢想,還是在表演有夢想,以此逃避你該做的事,該負的責任。
于Sir而言,《毒舌》的夢想,是不斷修正的。
從把本部設立在廣州(傻),到主編不參加任何圈內飯局(傻),再到一次次得罪人被刪稿干掉(傻)。
坦白講,在追求夢想的路上走得越久,你越來越不想談那兩個字。
那兩個字,哪里是靠說說就能實現。
《陽光小美女》最讓Sir動容的一刻——
哥哥:有時候,我希望自己能一覺睡到18歲,跳過垃圾高中,通通跳過。
舅舅:你知道馬賽爾·普魯斯特嗎?法國作家,徹底的失敗者。從來沒有正經工作,只能單戀,同性戀。花了二十年寫一本書,幾乎沒人看。但他也可能是莎士比亞之后最偉大的作家。不管怎樣,他臨終前,回首往事,覺得,痛苦的日子才是他生命中最好的日子,因為那些日子塑造了他。
普魯斯特就是那位寫過《追憶似水年華》的人。
他的下半生是這樣的:
大部分時間,普魯斯特都躺在床上寫作,他用兩個大枕頭墊在身后,而且只用一盞微弱的、綠色的床邊燈作為寫作的照明。這一切都讓他的眼睛和關節備受折磨。當他太疲倦的時候,他會吃咖啡因提神。
他為什么不改變一下,讓自己舒服地寫作?答案是:他需要“讓自己痛苦!”
這是哥哥在電影里第一次開口說完整的話,他剛背叛自己的“諾言”(不開口說話),在他發現成為不了飛行員的時候。
但這也是他最清醒的時候,“成為飛行員”不是自我感動的叛逆,不是自我粉飾的逃避。
相反,只要你想飛,用什么方式,都能飛。
他終于不被夢想的芬芳蠱惑,舍得把腳,踩在腥臭的土地上。
所以,你問Sir——
夢想是什么?
夢想不過是你相信你相信的,并付出行動的較真。
即使這種較真在別人看來是傻*,即使這種傻*的較真,最后落了空。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漢斯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