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與吐槽,都有調侃和諷刺的意味。可是大多數人寧愿選擇吐槽別人,也不想做個奇葩。
平時我們看到一位個性十足的人做出令人難以理解的行為,嘴上不說,心里會不屑一顧:真是一朵奇葩。
絡繹不絕的奇葩和濟濟一堂的吐槽放到網上,成了很火的綜藝:《奇葩大會》和《吐槽大會》。
一,類似或相同。
作為語言類節目,兩者都以辯論為主,播出的平臺、受眾、形式較為類似。
好多素人因為參加《奇葩大會》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吐槽大會》里那些高高在上的明星,展現在觀眾面前的,卻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一面。
無論奇葩的選手還是被吐槽的明星,他們都有個共同點,說話隨意、接地氣,既能放水淹死對手,也可以接住對方噴過來的唾沫星子。而大眾,在這種自娛或互黑中會產生共鳴,不覺得別扭。
兩檔節目都有不同程度的“污”與“黃段子”,嘴饞的情況下看任意一檔,保證讓你一飽口福。
《吐槽大會》像一道外焦里嫩的烤鴨,從頭至尾散發著誘人的光澤,但熱量高,吃多了不易消化,比如王琳吐槽周杰那期,尺度實在太大、玩得的確太嗨。當然,這樣做的后果就是節目被監管部門勒令下架。
去污后的吐槽則像一個邁著小碎步的溫柔女子,含蓄委婉,多了幾分優雅,沒有原來放得開,感覺深度也沒上去,仿佛一粒提在嗓子眼的石子。
不過,這個節目讓我們看到平日在《今晚八零后脫口秀》上的池子和李誕,從你懟我我懟你拓展到一起懟別人,揭露明星們的虛偽面紗,相當過癮。
《奇葩大會》好比各種各樣的綠色蔬菜,熱炒涼調任人挑。嫌顏如晶太肥?出出油多加點料酒。嫉妒小天使花希?不必放配菜,生吃。馬薇薇太麻辣?飯后一定要準備少許甜點或一杯奶茶。
那么,想要一個健康的體魄,似乎葷素搭配,才能營養均衡,好吃不膩。
二,區別或不同。
《吐槽大會》注重八卦,段子一個接一個,然而歡樂有余,思考不足,吐槽的點沒有實質意義。
每期請一個帶有槽點的主咖,主咖再請一幫老鐵,先忍受他們對自己指指點點,后利用各自發言存在的漏洞絕地反擊,以釋放內心的感受與不平。
這好比堂兄弟或表兄妹之間,因為墻地邊子鬧的家窩,拿刀弄杖,頭破血流,打斷骨頭連著筋,親情還是親情,最后仍舊一笑而過。
《奇葩大會》的話題,從戀愛到事業再到居住環境,五花八門,卻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它脫胎于傳統辯論,但絕不等同于傳統辯論。由正反方各派一、二、三辯,雙方交替陳詞,唯一的互動環節是奇襲,頗具觀賞性。
第三季《奇葩說》,面對“婚前要不要啪啪啪”這個辯題,黃執中奇襲顏如晶那段就非常精彩。
倆人你一言我一語,誰也不讓誰。剛開始,黃執中發出排山倒海式的連環腿,被如晶幾招太極拳輕松化解。但黃執中很善于打心理戰,關鍵時刻頂得住,霸道、脅迫,一招致勝:下次要拍照你同不同意?要學陳冠希你同不同意?
有奇襲就會有互動。互動不是決定一個節目好看與否的關鍵,但一定極其重要。放在其他事情上也一樣,一堂課,老師與學生之間互動才生動;一個游戲,父母和孩子之間互動才有趣;一場電影,導演與影迷之間互動才更有意義。
這點,對于“單口喜劇”的《吐槽大會》來說,“秀”的成分一多,顯得互動弱了。
奇葩偏娛樂,吐槽偏喜劇。后者的內容不比奇葩有拔高度,但是,“駁倒對方或許不難,我們能靠辯論贏得他們的心嗎?”不一定。
發自內心的笑呢?可以。只要池子與李誕上臺,分分鐘讓你笑出聲。
個人覺得,這倆人憑借過硬的專業技術,撐起了整個《吐槽大會》。他們不是主咖,也非副咖,完全以素人身份參與節目。拋出的段子犀利、分量足、反差大,直戳嘉賓的痛點。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明星,請繞道。
這么說,喜劇背后的創作所融入的深度和價值,有時候比娛樂來得更真實,更具體,更直接。
三,思索或感悟。
無論娛樂還是喜劇,兩檔節目都教會我們說話的藝術。
生活中不會說話的人太多了,包括我自己,常常把天聊死。同樣的話,從情商高的人口中說出來,聽上去明顯舒服,反之,也許你心直口快,卻極可能給別人添堵。
有個朋友大學畢業后想考注會,后來知難而退放棄了。本想說幾句鼓勵的話,誰知他說:“做會計有什么好?黑心,做假賬,不符合我這顆正直的心。”
這話剛好被旁邊一美女會計師聽得一清二楚,當時就變臉,怒氣沖沖離開了。
除了說話的藝術,現場磨煉,也是讓人飛速成長的方法。
姜思達的破繭成蝶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奇葩說》上,第一季的他看上去那么青澀拘謹。
第二季開始探索自己的風格以及適合這個舞臺的最好說話方式。
第三季,盡管決賽由于緊張屈居亞軍,但黃執中放棄奇襲他那期,并不是客氣,而是打心底里佩服對手的超發揮演繹能力。
幾乎每一次辯論,都能讓辯手從對方那里學到不少東西,也讓作為旁觀者的我們看到了黃執中如此強大卻很謙虛,看到了姜思達如此有才還在努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未必,九分耕耘一分收獲?一定。
今天看到一位簡書好友的微信公眾號文章,她剛拿到贊賞功能,于是小有感慨,發了篇堅持與放棄的心情日記。
其實,我們心里都知道,即便有了打賞功能,除了三五好友,也沒幾個人賞賜,但努力那么久,最起碼功能齊全了。這,才是對自己最大的獎賞。
再次,這兩檔節目給人留點兒思考壓力的時間。
工作或學習有沒有壓力?有,現代社會壓力重重,做什么都會有壓力。
偶爾看看喜愛的綜藝,不保證100%能減輕你的壓力,但它們能讓你在哈哈一笑的同時思考壓力產生的根源。
或許,過分夸大事情的重要性和后果,會導致心理負擔加重。留一點兒時間思考,能讓你更清楚地看到事情本來的面目,然后給自己一個充分解剖情緒、分散壓力的機會。
最后,分享蔡康永老師的一句話:
不要輕易拒絕讓你自己感覺到自己有多好的機會。
《奇葩大會》和《吐槽大會》,最出彩的奇葩,從不分主咖副咖,做最好的自己,誰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