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經(jīng)典之《尚書》(一)

五經(jīng)之《尚書》

《尚書》相傳為孔子編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將上古時期的堯舜一直到春秋時期秦穆公時期的各種重要文獻資料匯集在一起,經(jīng)過認真編選,選出100篇,這就是百篇《尚書》的由來。

內? ? 容

《尚書》是中國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國第一部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它保存了商周特別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書》相傳由孔子編撰而成,但有些篇目是后來儒家補充進去的。西漢初存29篇,因用漢代通行的文字隸書抄寫,稱《今文尚書》。

另有相傳在漢武帝時從孔子住宅壁中發(fā)現(xiàn)的《古文尚書》(現(xiàn)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較《今文尚書》多16篇)和東晉梅賾所獻的偽《古文尚書》(較《今文尚書》多25篇)。通行的《十三經(jīng)注疏》本《尚書》,就是《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的合編本。

上古歷史文獻集。《左傳》等引《尚書》文字,分別稱《虞書》、《夏書》、《商書》、《周書》,戰(zhàn)國時總稱為《書》,漢人改稱《尚書》,意即“上古帝王之書”(《論衡·正說篇》)。

《尚書》的真?zhèn)巍⒕凵ⅲ瑯O其復雜曲折。2009年清華簡中發(fā)現(xiàn)了部分早期版本的《尚書》。

漢人傳說先秦時《書》有100篇,其中《虞夏書》20篇,《商書》、《周書》各40篇,每篇有序,題孔子所編。《史記·孔子世家》也說到孔子修《書》。但近代學者多以為《尚書》編定于戰(zhàn)國時期。秦始皇焚書之后,《書》多殘缺。今存《書序》,為《史記》所引,約出于戰(zhàn)國儒生之手。

漢初,《尚書》存29篇,為秦博士伏生所傳,用漢時隸書抄寫,被稱為《今文尚書》。

特? ? 點

就文學而言,《尚書》是中國古代散文已經(jīng)形成的標志。據(jù)《左傳》等書記載,在《尚書》之前,有《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但這些書都沒有傳下來,《漢書·藝文志》已不見著錄。敘先秦散文當從《尚書》始。書中文章,結構漸趨完整,有一定的層次,已注意在命意謀篇上用功夫。

后來春秋戰(zhàn)國時期散文的勃興,是對它的繼承和發(fā)展。秦漢以后,各個朝代的制誥、詔令、章奏之文,都明顯地受它的影響。劉勰《文心雕龍》在論述“詔策”、“檄移”、“章表”、“奏啟”、“議對”、“書記”等文體時,也都溯源到《尚書》。

《尚書》中部分篇章有一定的文采,帶有某些情態(tài)。如《盤庚》3篇,是盤庚動員臣民遷殷的訓詞,語氣堅定、果斷,顯示了盤庚的目光遠大。其中用“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比喻煽動群眾的“浮言”,用“若乘舟,汝弗濟,臭厥載”比喻群臣坐觀國家的衰敗,都比較形象。《無逸》篇中周公勸告成王:“嗚乎!君子所其無逸,先知稼穡之艱難乃逸,則知小人之依。”

《秦誓》篇寫秦穆公打了敗仗后,檢討自己沒有接受蹇叔的意見時說:“古人有言曰:‘民訖自若是多盤,責人斯無難,惟受責俾如流,是惟艱哉!’我心之憂,日月逾邁,若弗云來!”話語中流露出誠懇真切的態(tài)度。此外,《堯典》、《皋陶謨》等篇中,還帶有神話色彩,或篇末綴以詩歌。

因此,《尚書》在語言方面雖被后人認為“佶屈聱牙”(韓愈《進學解》),古奧難讀,而實際上歷代散文家都從中取得一定借鑒。

歷來注釋和研究《尚書》的著作很多,有唐孔穎達的《尚書正義》,宋蔡沈的《書集傳》,清孫星衍的《尚書今古文注疏》。宋兩浙東路茶鹽司刻本《尚書正義》20卷,現(xiàn)存北京圖書館。

尚書的文字內容特點:《尚書》所記基本是誓、命、訓、誥一類的言辭。文字古奧迂澀,所謂“周誥殷盤,詰屈聱牙”,就是指這個特點。但也有少數(shù)文字比較形象、朗暢。

《尚書》 主要記錄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的言行。它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傾向,是以天命觀念解釋歷史興亡,以為現(xiàn)實提供借鑒。這種天命觀念具有理性的內核:一是敬德,二是重民。《尚書》的文字詰屈艱深,晦澀難懂,但它標志著史官記事散文的進步:第一,有些篇章注重人物的聲氣口吻;第二,有些篇章注重語言的形象化以及語言表達的意趣;第三,有些篇章注重對場面的具體描寫。

要? ? 旨

《尚書》相傳為孔子整理、選編成一百篇,后經(jīng)秦代焚書,損失很大。該書要旨:

其一,在明仁君治民之道。

春秋之世,圣王不作,暴君迭起,人民困于虐政,備受痛苦。為救危世,感化當世人君,史官作《書經(jīng)》一書,希人主得堯、舜、禹、湯、文、武之道,使天下享堯、舜、禹、湯、文、武之治。因此,闡明仁君治民之道是《尚書》的第一要旨。

其二,在明賢臣事君之道。

周室東遷之后,人臣之事君,遠不如往古,亂臣殺君之事屢見不鮮。史官作《周書》,記古賢臣事君之道,以使后世取法。

體? ? 裁

有三種分類法:

四種說:典、訓誥、誓、命;這部書的寫作和編輯年代、作者已很難確定,但在漢代以前就已有了定本。

六種說:典、謨、訓、誥、誓、命;來自“可能是孔安國所撰”的古文尚書序。

十種說:典、謨、訓、誥、誓、命、征、貢、歌、范;來自孔穎達監(jiān)修的尚書正義。

名? ? 句

1、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xié)和萬邦。

【譯文】

公正能發(fā)揚才智美德,使家族親密和睦。家族和睦以后,又辨明百官的善惡。百官的善惡辨明了,又使各諸侯國協(xié)調和順。

【賞析】

上下和睦,百姓安居樂業(yè)是儒家思想的理想社會。這段話以頌揚帝堯的功德,強調“和”的重要性。我們常說:“家和萬事興。”說的就是人人友愛,家庭和睦,才能萬事興盛。以家見國,以小見大,道理相同。試想,如果家族和睦,國家上下一致和睦,團結一心,肯定社會呈現(xiàn)一片太平盛世景象,家和先需人和,要求人人修養(yǎng)道德,友好相處,謙讓有禮,自覺遵守道德準則,以仁德感化對方。達到和睦相處的目的。

2、靜言庸違,象恭滔天。

【譯文】

花言巧語,陽奉陰違,貌似恭敬,實際上對上天輕慢不敬。

【賞析】

這句話是堯帝對公正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的評價。堯帝意欲選拔接班人,讓大臣們推薦人選,當有人舉薦共工時,堯帝發(fā) 表了如此意見,也說明堯帝審慎地選賢任能,重視德才兼?zhèn)涞?選拔人才態(tài)度。他的任人唯賢的思想品德值得今天的人們借鑒。“靜言庸違,象恭滔天。”這句話為后人經(jīng)常引用,以指那些花言巧語,面目偽善,缺乏道德修養(yǎng)的人。

3、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

【譯文】

沒有經(jīng)過驗證的話不輕信,沒有征詢過眾人意見的謀略不輕用。

【賞析】

常言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兩句話的意思和“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說的是同一個道理。告誡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能道聽途說,輕信妄言,凡事都要深入調查,以事實為根據(jù),善于聽取眾人意見,集思廣益,認真分析參考。只有這樣,才不會影響自己的判斷能力,不會被不實之言所蠱惑,不會因剛愎自用而決策導致失誤,造成不良后果。

4、克勤于邦,克儉于家。

【譯文】

能為國家大事不辭辛勞,居家生活儉樸。

【賞析】

中國自古以來就以勤儉作為修身治國治家的美德。古人以能否克勤克儉,是關系著國家強弱,存亡的大事,鼓勵人們,竭盡職守,勤奮工作,提倡節(jié)約,反對浪費。當然在現(xiàn)代文明的今天,物質極大豐富,人們不可能無視于生活的享受,但前提是不鋪張浪費。

5、視遠惟明,聽德惟聰。

【譯文】

能看到遠處,才是視覺銳利;能聽從好話,才是聽覺靈敏。

【賞析】

古人用能看遠才是明察秋毫,善聽好話,才是耳朵靈敏作比喻,鼓勵人們注重自身修養(yǎng),永不懈怠。不論是治國,還是個人 都強調的是道德品質修養(yǎng),要勤奮學習,誠心求道,時刻躬身自反,檢討自己言行,胸襟寬廣,善于聽取意見,不要時常享樂和懶惰,用誠信、仁厚的美德贏得事業(yè)的成功。

6、若網(wǎng)在綱,有條而不紊。

【譯文】

就好像把網(wǎng)結在綱上,才能有條理而不紊亂。

【賞析】

這句話是盤庚責備在位的官員,墨守成規(guī),不思進取,傲慢無禮,貪圖安逸,不愿奉獻。用“網(wǎng)”“綱”作比喻,自己為“綱”,群臣是“網(wǎng)”,說明主次有序,強調不能目無君令,破壞規(guī)矩。以生活中淺顯易懂的例子比喻,道出了主次秩序,有條不紊的深刻寓意。常用的“有條不紊”成語就是由此而來。

7、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譯文】

譬如堆壘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還是不算完成。

【賞析】

以堆山為喻,告誡人們修養(yǎng)品德應自強不息,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廢。作為君王就要敬慎德行,只有為仁行善,以德化服人民,才能得到民心,只有勤奮為政,德行很盛,才能安定社會,鞏固政權。做人也是如為學求道,修養(yǎng)道德就像堆山一樣,要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不能中途停止,半途而廢,前功盡棄,如果堅持不懈,永不止步就會終有成就。古人的話發(fā)人深省,回味無窮。

8、以公滅私,民其允懷。

【譯文】

用公正消滅私欲,人民就會信任歸向執(zhí)政者。

【賞析】

《周官》是誥令,這句話就是《周官》中的一句,號召大小官員認真工作,謹慎發(fā)令,言出即行,周公心之公正除去私欲,位尊不當驕傲,祿厚不當奢侈,修養(yǎng)恭敬勤儉美德,不可行使詐偽,此贏得人民的信任。做到這些,人民才會心悅誠服。勉勵官員兢兢業(yè)業(yè),勤勞政事,克己奉公,廉潔自律,清白不污,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好人。(待續(xù))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565評論 6 539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115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577評論 0 382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514評論 1 316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234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621評論 1 326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641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822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9,380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128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319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879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548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970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229評論 1 29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048評論 3 397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285評論 2 376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尚書》簡介 《尚書》又稱《書》、《書經(jīng)》,為一部多體裁文獻匯編,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史書。分為《虞書》、《夏書》、《...
    光劍書架上的書閱讀 15,804評論 0 5
  • 《四書五經(jīng)》古文附譯文經(jīng)典全本 四書五經(jīng)是四書和五經(jīng)的合稱,中國儒家經(jīng)典書籍。是南宋以后儒學的基本書目,儒生學子的...
    觀茉閱讀 12,428評論 0 13
  • 《四書五經(jīng)》古文附譯文經(jīng)典全本 四書五經(jīng)是四書和五經(jīng)的合稱,中國儒家經(jīng)典書籍。是南宋以后儒學的基本書目,儒生學子...
    文龍1988閱讀 414評論 0 0
  • 茶會,不一定是愛茶,有一群各樣目的的人聚在一起。需要有贊助商,還要有串場的節(jié)目。花道、香道加上贊助商的產(chǎn)品介紹,辛...
    鶴壽千年閱讀 245評論 0 1
  • 骷髏駕披風 面具遮俏顏 萬圣節(jié)里鬧 小心被驚魂
    南飛雨燕閱讀 244評論 4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