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是歲月生的繭,繭內(nèi)一片昏暗,繭外卻是繁花似錦,你需要穿過這段黑暗,才能擁抱到光明。
我從來都不是一個天才,同樣的事情別人用半小時完成,往往我要花上一小時的時間才能做到。有時候,也會有莫名的挫敗感、自卑感,感覺自己什么都不如別人,有時候覺得自己的努力什么都算不上。
如果說二十歲以前的人生是父母決定,那么二十歲以后的人生則是自己決定的;我二十歲以前的日子過得輕松而又自在,沒有太大的壓力,與身邊的小伙伴嘻嘻鬧鬧就這樣過了。
我二十歲以前的人生,沒有太多的追求,就這樣得過且過的混著。記得小學時看到姑媽家表姐的畫,感覺很美,就發(fā)誓要學畫畫,從那時候就開始了自己自學的道路,在那個什么都不懂的年代,尤其是閉塞的小村莊,都不知道怎樣才叫真正的畫畫,從四年級一直到初中,在這四年的時光里,我不知道我畫的怎么樣,唯一清楚的就是我在進步。
那時候的我們,真的很單純,只因自己并不會,所以看到別人恰好會,打心眼里的都是羨慕、贊美,我就這樣的滿足,可是這一切都被班里的另一個女孩子打破了,她漂亮、善言,而且畫的一手好話,那時候內(nèi)心滿滿都是悲傷。
年少時的辛福真的很簡單,對于我而言,無非就是能夠有別人的支持和贊美,哪怕就是一個人,都能讓我看到堅持的希望。
不知怎地,從初三到高中我再也沒有提過筆,也許是學業(yè)繁忙,也許是沒了當初的熱情。
我從來都是一個趨于安逸生活的人,高中,于我而言,可以堪稱兵荒馬亂的一段歲月,我在這段時光里,我經(jīng)歷了高考失利、好朋友的分離,我就這樣孤獨而又脆弱的成長。
十六歲,可以說是每個人人生的一段分水嶺,是每個人告別年少時的懵懂,走向青年的節(jié)點。十六歲前,我覺得即使我不優(yōu)秀,我也好像擁有全世界那樣,只是因為啊,每次有什么不開心的事情,那個陪我長大的姑娘,都會像一個英雄那樣,站在我的面前,替我阻擋所有的悲傷。
她就像是我世界的太陽,每到悲傷的時候,她總會用她的溫暖替我曬曬我的悲傷,曬曬所有不值得一提的小情緒。十六歲后的時光,我們身在兩個城市,我開始獨自去抵抗所有的悲傷,那時候的我很煎熬,后來,開始習慣每天賊多的課程,習慣了沒她的日子,那時,我終于明白了成長,你總是要學會用沉默的姿態(tài)來努力,然后綻放。
到如今我無比清晰記得剛進入高中時,老師對我們說的話:“高中對于你們來說,是很苦的,但是熬過去,進入大學你們就輕松了”對啊!在那個以考大學為目標的時候,真的顯得單一而蒼白,可我總是不以為然,認為高考于我遙遙無期,那段蒼白的歲月,我開始學會了上課玩手機、看小說,或者一整節(jié)課的發(fā)呆。
就這樣留下了大段大段的空白,直到快高三的某一天,突然醒悟,開始安靜的學習,可是,缺少基礎(chǔ)的我,那些知識于我而言,無疑是如空中建造樓閣。后來,高考來了,結(jié)果意料之中,這是我十八年來第一個挫折。
義無反顧成為了復讀大軍中的一員,唯一的想法就是:我要用一年的努力來彌補三年的遺憾。依舊記得白夜行中的一句話:“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并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么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jīng)足夠。憑借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一句話的力量,給予了我無窮的力量。
或許,成長就是這樣的,總是用聲音來換取我們?nèi)蘸蟪聊木`放。
當你不能繼續(xù)的時候,告訴自己,堅持下去就是成功,時間沒有辜負我的努力,后來,我成功了,雖然進入了一所二本院校,但對于之前成績只能上專科學校的我來說,就已經(jīng)足夠了,至少它證明了,努力過終會有回報。
如今,我沒有放棄那些年想過的畫畫夢想,雖然進步甚微,但也是一種進步。
正如曾在網(wǎng)絡上流行的那句話一樣:“當上帝為你關(guān)上一扇門,同時他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
每個人努力的方向不一樣,所以它的綻放方式也不一樣,而我的沉默,終于綻放出只屬于我的花朵。所有正在路上的、或者正在迷茫路口徘徊的人,你終究要相信,你的堅持、你的沉默,終會在未來的某一天開出最燦爛的花。
【啰哩巴嗦的說了一堆,有用的沒用的,大家將就著看吧!技術(shù)不精,所以從不畫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