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你仰望和羨慕別人幸福的時候,一回頭,卻發現自己正被別人仰望和羨慕著。
工作的地方離家不遠,每周都可以坐班車回去嘗嘗媽的手藝解解饞,加上工作也比較輕松,小資的生活過得還算充實,但不論多么有滋味,最后也會被生活沖淡的平凡。
同住的舍友周末的時候總會選擇加班,我理解是為了多掙點加班費,雖然一直想好好教育教育他要享受現在的大好時光,卻也一直沒有開口。偶爾的一次聊天,聊到周末安排,他依舊要加班的時候,我終于忍不住問了一句:“怎么又加班”。
“不能像你一樣每周的回家,只能加班咯。“
“對啊,你這么一說,我感覺還挺幸運的,每周都能回家。“我恍然大悟,似乎從幾百年的沉睡中驚醒。
“你幸運的不是可以回家,而是有人陪也能夠陪爸媽。“
對啊,原來我是如此幸運,我忘記了由來已久的優越感,。
舍友的家住在云南,在上海這個陌生又冰冷的城市里無牽無掛,很少有機會回家看看。
我才發現我早已經在平淡中迷了雙眼,雖然沉湎在回家的幸福里,卻從未細致的體會過這種深入骨髓的幸運,我幸運能在這樣的年紀父母還陪在我身邊,還能陪伴在他們身邊,不用忍受思念之苦,有多少人在這樣奮斗的年紀里兩地分離,但自己從未想過去珍惜擁有的一切,曾經無數次幻想如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殊不知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和孝順。
后來,舍友說他加班只不過是想放假的時候多調休幾天,多陪陪年邁的父母。
2、 她會陪你從待哺到而立,不離不棄。
山盟海誓的話從來都是謊言,卻有那么多人愿意聽,有一個女人最真誠的告白,卻又被多少人閉耳不聞。
高中的時候,媽放棄了和爸去上海的工作機會,選擇留在家里照顧我,媽的工作很辛苦,每天十二小時,在一間機器轟鳴的車間里,對著機器來回忙碌,她說每個月走的路夠來回上海一趟了。除了工作,她每天要給我準備早餐,等候晚自習回去的我,每次到家總會輕輕地放一杯熱牛奶和幾粒核桃仁在桌上,然后默默走開,不敢打擾。
后來上了大學,在爸媽的反對中,我選擇了北上,沒有跟他們來上海,一千多公里的路程雖然在交通發達的時代不算遠,但一個人對我的牽腸掛肚仿佛延長了十萬八千里。年少的我,以為遠離他鄉是一種勇敢,我急迫的想擺脫父母呵護的日子。
雖然媽極不情愿讓我一個人去那么遠的地方,但在離開前夜還是準備好一切,說著各種嘮叨叮囑的話。
我以為在沒有我牽絆媽的日子,她來到上海和爸在一起會更自在。
但我低估了一個女人的愛是那么堅貞和執著。從此,她的天氣預報關注列表里多了一個城市,那座城市的一舉一動都成她的敏感地帶。
后來,我畢業了,我來到了上海,我不想讓那份愛踽踽獨行,這一份陪伴,我已承受不起再一次的虧欠。
3、工作后,雖然每周都會回家蹭吃蹭喝,但她卻開心的忙前忙后,媽總是叮囑我要吃早飯,早上賴床的我卻總是讓她很生氣,責備我不聽話,不愿理我,卻把我最喜歡吃的菜夾到碗里;她從來都說養了只“白眼狼“,卻依舊對我一如既往的好:她可以給我買任何我想要的東西,卻從來在我要給她買東西的時候說不需要。
現在,媽的年紀大了,眼睛花了,身體也大不如從前,她總是讓我從網上幫她查查身體不舒服的原因,而我由于工作原因,陪她的時間也越來越少,我不知道還能拿出多少時間陪她從黑發到白首,但我已經懂了。我希望時間可以靜止,我要早早地摘掉近視眼鏡去讀懂她老花鏡背后大寫的愛。
也許,我是真的幸運的,我終究可以在這樣的年紀陪著她,而你呢?
陪伴,便是最好的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