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值班,家中就剩下我跟媽媽。
晚飯后閑來無事躺在床上,我開始翻來覆去活絡著小心思,想著自己活了二十多年,都不知道自己這顆受精卵到底是怎么來的,便開始打探起當年爸媽談戀愛時的情景。
我見過爸媽年輕時候的照片,說句實話,單憑長相上來說,我怎么也不能明白長得那么漂亮條件又好的我媽怎么就選了我爸。
我家地處沿海小鎮,是媽媽從小到大生長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海風濕潤,人杰地靈,因而滋潤的也好,媽媽年輕的時候皮膚白皙,笑顏如花,細瘦苗條,標準瓜子臉,也算是擔得起“膚白貌美”幾個字。
那時候雖然沒有現在的條件,但是年輕姑娘愛漂亮,卻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我媽自然也不例外。
曾經見過一張我媽斜倚在沙灘上的照片,照片中的她身著連衣長裙,上身純白,裙身處點綴著些許藍花,偌大的裙擺被海風吹得飄揚起來,媽媽笑得幸福甜美,就這樣留在了相冊里。正是因為很好看,所以即便過了許多年,我仍舊記得這些細節。
而我爸,我也見過他年輕時候的照片。
那時候大約時流行軍裝照,我爸也有一張。小時候不明真相的我一度以為我爸曾經是個軍人,后來我媽揭開謎底,說這套軍裝是借的別人的,只是拍了個照片而已,我才了然。
照片中的我爸,胡子拉碴,個子不高,膚色也略微偏暗,而且長得很瘦小,有多瘦小呢,年輕時候的我爸據說體重一度低到50公斤上下。(OS:居然比我都輕!我拒絕接受!)
總之,單純從顏值上來講,我媽完勝。
據說我爸媽是經由別人介紹認識的,也就是現在大齡男女青年通俗的方法——相親。
那會不像現在,網絡時代,手機時代,聯絡方便又快捷。在那個時候談戀愛,自然也就沒有現在這么多套路。
那時候有段時間我爸周六周天休班,但是我媽周天卻要上班,于是我爸周六休班時,就匆忙趕回家,幫著把家里的活都干完,晚上扒幾口飯,又騎著自行車吭哧吭哧回到單位,陪著周末上班的我媽,這就算是表達愛意的一種方式。
另一種比較常見的場景,就是一起看電視。我爺爺家跟姥爺家雖然離的不是很遠,但也著實不算近,碰到兩人都休班在家時,我爸就起個大早,在家里吃了早飯,就來我姥爺家,幫忙挑水劈柴干活,好好表現表現。到了晚上吃過晚飯,全家就圍在一起看電視,嗑瓜子聊天,玩到半夜,我爸再跨上自行車吭哧吭哧回家去。
大約也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姥姥姥爺覺得我爸勤勉老實,人又正直,自然而然就接受了他。我媽也是看重我爸爸老實勤快,談戀愛兩年之后,便順理成章的結婚了。
但其實說實話,那時候爺爺奶奶家條件并不好,爺爺雖然是人民教師,有氣節有文化,也帶著一點文人特有的清高之氣,在鄉里鄉親中名聲都很好,但是家里確實很窮。尤其是我爸小時候,放學回家就要跟小兩歲的叔叔一起上山打豬草,天黑回家還要幫忙做飯做家務,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了才能攤開書本開始學習。
不過我媽那時候覺得,家里窮沒有關系,只要人好,兩個人使勁努力賺錢,總會過上好日子。
雖然婚后平淡乏味的生活逐漸磨損掉兩人戀愛時候的激情,但是我爸為人正直,勤勉本分,三觀正,對待老人又極其孝順,是鄉里出了名的孝子,年紀大了卻還偶爾浪漫一把,會在生日還有情人節時送禮物表達愛意。我媽對我爸更是沒得說,單說結婚這二十多年,我媽做的一手好菜,曾經一度把我爸養到160多斤,家務活更是從來不曾讓我爸沾手半分,全是我媽一手包攬,足以見得確實盡足了妻子的本分。
上一輩人的愛情跟我們現在所謂的轟轟烈烈才算愛并沒有什么關系,那時候的經濟不發達,沒有高科技,沒有太多的休閑娛樂活動。兩個人在一起,至多就是談談心戀戀愛。估摸著人品家境摸清了,一切全都ok了,也就順理成章的進入婚姻當中。
他們就這樣平平淡淡的相親,平平淡淡的戀愛,平平淡淡的結婚,平平淡淡的生活,平平淡淡的也就過完了一輩子。有甜蜜有苦澀有挫折,也會吵架也會紅臉,但是都知道妥協包容與忍讓。
哪里像現在的適齡青年,還會去考慮先結婚還是先上床,上床之后要不要負責,一個不如意就鬧著分手取消婚禮,這些在那個單純的年代里都是不可想象的。
我們從小在蜜罐里長大,上有父母庇佑,下無老人贍養,未曾受到多大委屈,吃過多大苦,對待到手的任何事物都不太懂得珍惜,東西壞了第一反應也不是修,而是想著扔了換一個。
對待愛情和婚姻就更是草率,沒有責任和擔當。
說到底,就是心智幼稚,經歷太少,太不成熟。
這,大約就是上一輩人的愛情中,最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