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聚性自我的形成需要漫長過程,有的人少年老成,他們的情緒把控能力非常強。自己的思想和心態以及心情不會輕易受到環境影響,內聚性的自我時刻提醒這個人要做什么。
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很在乎別人的評價,覺得別人的評價就是一個標尺。這樣的思路下很容易喪失主見,覺得別人都是正確的,自己的想法不夠完善。按照別人的想法來生活就很累,可我們中國人一代代不就是為了別人而活,當父母的處處為了孩子著想,即便婚姻不和也會為了孩子保留一個完整的家庭。
最近的95后越來越自我,他們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會考慮自己的感受。不會太在意別人的想法,以至于很多大公司管理者對95后非常頭疼,覺得他們很特別。從心理學角度來看95后做事比較自我,完全按照興趣做事這樣的態度不受環境干擾未必是怪事。
我們大談特談的工匠精神其實就是出于對事物的熱愛,過去的中國人生活比較辛苦,他們為了生活不可能為了自己而活。什么賺錢就干什么,沒有太多選擇性,即便是不喜歡干的工作也會堅持干,可很難發揮出所有熱情。未來的95后他們看起來很自我卻是以興趣為中心做事,那份熱情容易被激發,更容易出成績。
身邊的同事就是一個九五后,他下班之余非常喜歡攝影,一有空就研究攝影。在我看來這有什么意義,扛著攝影機到處跑多辛苦呀!可在他眼里攝影就會讓他快樂,拍出美麗的照片就能讓他特別開心。也許他的世界你不懂,但他的微笑會告訴你什么是真實的熱愛。
工匠精神源于對生活對具體事物的真實熱愛,出于內心世界真實的需求,過去的中國人生活水平低下。所有人生活目標是過上幸福的生活,滿足衣食住行的需求,而當下的90后他們生活壓力很小,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追求內心世界真實想法。
特立獨行在以前是行不通的,處于發展階段的國家需要的是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未來社會發展太快,需要更多的是創新釋放個體活力,人們的思想更加活躍。創新需要特定的土壤,就是釋放人們的思想,努力開發自己的特長做出很多高效率的事情。
每個人都是社會的個體,需要社會大舞臺太實現自己的價值,社會也需要有想法的人太做事。循規蹈矩終究會平平淡淡,我們需要用自己的熱情來重新塑造對生活對事業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