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人際的交往中感到很困惑?你是否經常處理不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良好的關系對成功的人生很重要,現在困擾我們的主要社會問題都是不良的人系關系導致的。
《選擇理論》這本書闡述了我們能如何讓彼此和睦相處。書中關注四種需要改善的重要人際關系,夫妻關系、親子關系、師生關系以及管理者和員工之間的關系。如果我們不改善這些關系,想要解決人際關系問題,將困難重重。
《選擇理論》作者威廉·格拉瑟,美國心理學家,選擇理論和現實療法的創始人。他從大學醫學院畢業后專攻精神醫學,曾為退伍軍人和少年犯提供心理咨詢。他于 1965 年推出的《現實治療法》一書為該療法奠定了理論基礎。1996 年,他將自己在半個世紀的心理咨詢經驗基礎上總結并建立“選擇理論”。
現在我們來看現實療法創始人對心理問題的創新解讀,帶我們走出心理困境。
格拉瑟提出,我們應用已久的外部控制心理學,正是導致我們的人際交往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而很多心理和情緒困境,都是令人不滿意的人際關系導致的。
選擇理論認為,他人對我們的影響只有信息,我們的情緒都是自己選擇的,這一理論讓我們得以轉換視角,明確個人自由的邊界,積極發展充分保障彼此選擇自由的新型人際關系,很多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我們需要一種新心理學
人類的5種基本需求和感受:生存;愛、性和歸屬感;權力;自由;樂趣,支配者人的行為,影響人們做出特定的選擇。
本書中還提出了一個特別的觀點—優質世界,優質世界構成三要素有:最想與之共處的人、最想擁有的體驗、我們遵循的理念。我們需要找到自己的優質世界, 找到你真正在乎的人和事。這樣我們才更有動力、更有激情地去做我們在乎的事情。或者當你想你想別人的時候,你就去找到他的優質世界,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選擇理論的十條原則 :
我們只能控制自己的行為;
我們能給予他人或者從他人處獲得的只是信息,我們和他們如何處理信息這是各自的選擇;
所有長期的心理問題都是人際關系問題,許多其他問題(比如疼痛、疲勞、虛弱和一些慢性疾病,通常被稱作自身免疫疾病)中一部分的原因也是人際關系問題;
人際關系問題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過去發生的痛苦事件與我們今天的生活有很大關系,但是回顧痛苦的過去對我們沒有什么幫助,我們現在需要做的是改善當前的重要關系;
我們只能通過滿足自己優質世界中的畫面來滿足這些需求,在所知的一切事物中,我們選擇放進自己世界的是最重要的;
從出生到死亡,我們能做的只有行為,所有行為都是整體行為,有四個不可分割的成分組成:行動、思維、感受和心理狀況;
所有整體行為的特征都是動詞形式,通常是動詞不定式或不名次,而且根據其中一識別的成分來命名。雖然所有整體行為都是被選擇的,但是我們只能直接控制行為和思維。
當你在一段關系中感覺不到自己想要的自由,那是因為你或者雙方都不愿意接受選擇理論的原則,你只能控制自己的人生。你可以自由的選擇想親近的人更加親近,無論他們的表現如何,這個現在理論對人際交往的黃金法則,本書的目的就是讓我們自由地運用這個黃金法則。
選擇理論的應用可以遍及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可以通過學習本書, 讓選擇理論在婚戀關系、家庭與親子關系、教育領域、職場和社區中得以應用,可以說只要有人際關系存在,就有選擇理論的用武之地。
有時不是痛苦選擇了你,而是你選擇了痛苦。所以讓我們學習選擇理論,挖掘選擇背后的秘密,遠離痛苦,帶我們走出心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