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雨,但還沒下。
悶熱一路
現在吹起了風
有人要關窗
請等一下
風總伴著音樂來
一首《鴻雁》
于是世界清涼了
眾人沉默下來
吹了幾千年草原的風里
被這悠揚的
郎朗上口的
蒙古調
拉向一個中心
小時候看《大唐歌妃》,妙齡少女如空谷黃鸝,歌喉婉轉處一抹潔白天真,中年皇帝堅硬的心裂了道口子,如沐少年時期初戀的美好。
打眼的小說中,總有能歌的人,就像金庸小說一曲《笑傲江湖》的古調。
老先生有中國文人的偏好,御姐任盈盈、小痞子令狐聰、老江湖曲洋和劉正風,卻都是懂音律的人。江湖在音樂無窮的魅力前,軟了遒勁的腰線。
相愛相殺、恩怨愁長、危機四伏、窮途末路,江湖兒女“路見不平一聲吼”嘈雜紛蕪、刀光劍影的一生中,金庸給了他們一個短暫卻永恒的寧靜。
放下來時的恩仇與刀槍,一蕭一琴各踞高石之上,四面楚歌但寂靜凄清,糾葛牽絆,曲聲悠長。
“忽聽得遠處傳來錚錚幾聲,似乎有人彈琴。七弦琴的琴音和平中正,夾著清幽的洞簫,只聽琴音漸漸高亢,簫聲卻慢慢低沉下去,但簫聲低而不斷,有如游絲隨風飄蕩,卻連綿不絕,更增回腸蕩氣之意。兩個男子緩步走到一塊大巖石旁,坐了下來,一個撫琴,一個吹簫。只聽琴簫悠揚,甚是和諧。忽聽瑤琴中突然發出鏘鏘之音,似有殺伐之意,但簫聲仍是溫雅婉轉。過了一會,琴聲也轉柔和,兩音忽高忽低,驀地里琴韻簫聲陡變,便如有七八具瑤琴、七八支洞簫同時在奏樂一般。琴簫之聲雖然極盡繁復變幻,每個聲音卻又抑揚頓挫,悅耳動心。又聽了一會,琴簫之聲又是一變,簫聲變了主調,那七弦琴只是玎玎珰珰的伴奏,但簫聲卻愈來愈高。突然間錚的一聲急響,琴音立止,簫聲也即住了。霎時間四下里一片寂靜,唯見明月當空,樹影在地。“
敵我雙方耶?高山流水耶?
金庸的文人情懷無疑比兒女情長更能讓人記住。故事激蕩震撼,而唯有此時只剩下。
音樂、流水和風。
就像聆聽的人沒有上前,只是遠遠站著,似有似無的。
敵人在近處,依然輕輕閉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