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十余年,第三次來新都,第一次來,是還未畢業時參加教師公招考試,第二次來,是和朋友一起去桂湖公園賞桂花逛寶光寺。今天來,處理公事。
早預料到會花較長時間等待,提前準備好可翻閱的書,出門前還曾猶豫了下,要不然帶Kindle好了,糾結再三,還是喜歡用彩色的筆在書上隨意勾畫。
大學期間,有幸得遇賈先生來學校舉行講座,還曾有緣擦肩而過,事后才反應過來,原來是遇見名人了,興奮無比。大學時候的樂事,便是逃課泡圖書館和一樓的購書中心,雖然文學覺悟仍無長進,不過工作之后,時常執筆為領導寫各類發言稿,書信,報告等。想想,略感寬慰,竟也有人識得你的好。
也曾與某前任分手之際,將相識相知相愛相別書寫無數個小片段,連同在一起時買的那些書贈予給他,讓好生保管,并叮囑,若你不要,記得還給我。沒有矯情,單純珍惜買書時的心情和已閱的痕跡。
賈先生是西安人,自然會有許多關于西安的往事。原諒我太粗俗,看到痔瘡那一章節,不自覺的在甜品店笑的前仰后合。
印象最深也最認可的一句話,也和近兩天的一些經歷有關。
不要論他人短長是非
也不必計較自己的短長是非讓人去論
以自己的生命體驗著走。
是為真豁達也。
記憶中的西安,時常想起的是,朋友帶我去當地花鳥市場,感受當地人的閑暇生活,哪怕是國慶假期,也沒有想象中的人潮涌動,哪怕地上鳥屎雞屎夾雜著干稻草,也不覺得臟亂差,沒有難以忍受的氣味,竟然十分享受。路的盡頭走到了某處城墻根,街邊的簡易理發攤,花兩元錢絞了劉海,沒有想象中的狗啃式,心情十分愉悅!
我與西安不得不說的故事,大概要從大學說起,第一次走出四川,翻秦嶺。外面的世界,似乎就在那個時候吵我張開雙臂。
我記得,西安離成都很近,過了鄭州,到達徐州,從徐州去泰山,從徐州到南京蘇州杭州廣州。從西安到青海到拉薩,從額濟納到銀川到北京再回到長安。從西安等那從菏澤到來的人兒,從西安到漢中,竟然是和幾個老男人年齡的大男孩坐過山車,天氣,陰,心情,陰!
在西安,夜,很長安。
兩次貌似都是療傷之旅,第一次是和妖女一起出差,部隊的孫同學帶我們去大雁塔音樂噴泉。第二次,楊同學帶我去找酒吧,感受長安城內的搖滾之夜。
迷路教堂,徒步城墻,校園閑逛,大唐西市,偶遇胡桃里……竟然覺得對西安十分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