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催婚了。
不只是我媽催,而是幾乎所有的長輩們都在催。
本來我并不急著戀愛和結婚,但是在這種所有長輩都在催婚的情況下,我不由得覺得形勢十分嚴峻。尤其是聽說表哥要結婚了,就連小幾歲的堂弟也將女朋友帶回家過年了,我只能默默地抱緊自己,不敢多說一句話,生怕一不小心就將戰火引到自己身上。
猶記得前幾年家長們還言猶在耳,明里暗里告訴你,不要早戀。不過才短短幾年,還沒來得及晃過神,風向已經完全轉變。曾經沒有談戀愛被家長視為好孩子,現在不談戀愛被家長視為終身大事都解決不了的問題青年。
只能說時代變化太快,完全跟不上腳步啊。
不只是我,根據《中國逼婚現狀調查報告》,有七成的受訪者被逼婚,也就是說,適婚年齡的男女中,大部分人都被父母催婚,尤其是在過年這種舉國歡慶的日子里,催婚的浪潮更是達到了頂點。
每一個到了適婚年齡且沒有對象的小伙伴,哪一個提起過年被催婚不是頭都大了啊,這種催婚熱潮似乎只在國內獨有,國外的家長們給孩子足夠廣闊的個人空間,不會這樣去干涉子女的婚姻,也會給孩子獨立選擇生活的權利。
所以,為什么中國式家長那么熱衷于催婚?!
1.你不結婚,太讓我丟人了
現在社會發展很快,女性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有了足以保障自我生活的經濟實力。在幾經蹉跎還未有適婚的人之后,很多人便一直單著,或者直接選擇獨身。
孩子可以選擇獨身,但是父母的思想還是停留在上個世紀的。在父母眼里,再沒有什么比家里有一個大齡未嫁的女兒更讓人丟人的了。
我有個表姐,三十歲的時候還沒有結婚,整個家族里的所有親戚都為她憂急,不管親疏遠近,全都熱衷于給表姐介紹對象,之所以會這么憂急,主要還是因為姨媽實在太著急,她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你都30了,還不結婚,太讓我丟人了,我現在連廣場舞都不去跳了,人家都是帶著孫子去跳的”,表姐每次都是又氣又急,她30歲沒結婚,仿佛變成了罪人一樣。
2.想要你幸福,怕你孤獨終老
大部分父母催婚還是因為愛孩子,怕女兒年紀大了找不著好的對象,怕兒子年齡大了會被女孩嫌棄,他們也知道孩子并沒有那么急于結婚,但他們未雨綢繆,知道年齡在婚戀市場上是很大的優勢,年齡大了之后就失去了主動挑選的權利,只能被人挑挑選選。
所以父母很急,急于讓孩子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這樣他們才能安心。我的爸媽就是這樣,若是我真正嫁人,他們一定十分舍不得,但不管多么不舍,他們也想要看到我幸福,找到一個可靠的人托付終身。但見我遲遲不戀愛,本來不急的他們,一個個也現實說法,告訴我一定要早點戀愛,等年紀大了以后好的就都被人家挑走了。
有時候我也會說我可以不結婚,但爸媽立馬便會打斷我,“瞎說,等你老了怎么辦”。不得不說,現有的各種制度,真的不足以保障老年生活,假如老了喪失行為能力,真的什么都有可能發生,沒有兒女的晚年,真的十分凄涼。
3.習慣性操心
有很多家長,真的是習慣性為孩子操心。孩子小的時候,操心孩子的學習;孩子大了,操心孩子的工作;孩子到了適婚年齡,操心孩子的婚姻;孩子有了孩子,又開始操心孫子。
大部分中國式家長都這樣,一輩子都在為孩子而活,半生積蓄都用來給孩子娶妻生子,孩子結婚以后還是不能功成身退,還得繼續為下一代操心。
中國式家長,永遠有操不完的心。這時候家里有一個適婚年齡且沒有對象的孩子,那簡直是操碎了心啊。
我姨媽就是這樣,操心完表姐的婚事之后,操心表哥的。表哥大學畢業,工作穩定,但遲遲沒對象,姨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拜托了很多親戚朋友們給表哥介紹對象。表哥煩不勝煩,但胳膊擰不過大腿,在姨媽的安排下,奔赴著一場又一場的相親宴。
雖然很多人都對姨媽說,表哥本身也很優秀,只是還未遇到合適的人,不用那么急,兒孫自有兒孫福,別老為孩子那么操心。但姨媽根本不聽,還是一個勁兒給表哥介紹對象,在姨媽眼里,表哥身負傳宗接代的大任,只有生了孫子之后,她才能安心。
4.用催婚來豐富生活
其實,很多長輩們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所以在過年的飯桌上胡吃海喝的時候難免會沒有話題,而催婚實在是一個頗能吸引大家關注且能持續聊下去的話題。
不管你沒有對象的真實情況是怎樣的,長輩們都會統一套路,“談沒談對象啊”,“年紀不小了,也該談了”,“別太挑了,差不多就行了”,“得抓緊啊,等年紀大了就不好找了”!
第一次被催婚的時候你還會有點不好意思,還會覺得年紀小不著急,后來則是,不論長輩說什么,只管答應著就是了,懶得反駁了,而且也知道長輩們其實也不過是找個話題隨口說說,不然兩人相對無言,多尷尬啊。
還有好多長輩們用催婚和介紹對象來豐富貧乏的生活。孩子們都大了以后,很多家長仿佛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重心,而沒事催催婚介紹介紹對象,實在是貧乏生活的一大樂趣,萬一真給介紹成功了,別提有多高興了。
前兩年的時候,我并不覺得催婚是一件可怕的事,但現在,年齡漸漸長成爸媽眼里可怕的數字,不得不說,催婚真的十分可怕。看到朋友家有看著還算合適的男孩之后,也不管現實因素,都非要你去看看人,耳提面命,苦口婆心,搞得你不去,就是一點面子都不給,還特別像千古罪人。
我特別想對那些熱衷于催婚的家長說:
1.從來不想獨身,但又預感晚婚
真正抱有獨身主義想法的人還是很少的,誰不想有個合適的人一起度過孤獨長日呢,奈何那個合適的人卻遲遲不出現。余生幾十年并不算短,總不能因為年紀大了,因為流言蜚語而隨隨便便找個人結婚,這樣的婚姻也并不牢靠,風雨欲來時很難不散架子。
所以那些將“年紀不小了,趕緊談對象吧”掛在嘴邊的家長們,我想說,并沒有誰拒絕戀愛,拒絕婚姻,只是現在不比往日,我們無需為了其他的一些因素而選擇婚姻,所以我們更想為自己而選擇一個真正合適的三觀相合的在往后的日子里能夠彼此獨立又相互依存的伴侶。
那個人也許是腳步慢了,也許是迷路了,但我相信,他一定會來,所以我愿意等,等這個世上唯一契合靈魂。
2.嫁錯人比不嫁人更可怕
對女孩來說,嫁錯人比不嫁人更可怕。對男孩來說,娶錯人同樣也很可怕。
30歲的表姐不堪姨媽的催婚嫁給了在姨媽眼里非常適于結婚有房有車的表姐夫,但他們婚后并不幸福。兩人沒有多少感情基礎,表姐夫言語之中總是流露出表姐30歲的年紀還能嫁給他實在是莫大的福氣,表姐心里其實也很委屈,她不喜歡表姐夫身上的市井氣,但又無可奈何。
婚后第二年,表姐剛生完孩子,表姐夫就出軌了,表姐在月子里心灰意冷,但看著嗷嗷待哺的小孩,又狠不下心離婚,一步錯步步錯,你以為往前一步是海闊天空,其實卻是萬丈深淵。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
一個朋友和老婆是相親結婚,兩人認識沒多久便訂婚了,但婚后卻婆媳矛盾深重,朋友夾在中間,也根本處理不好這一對天敵,老婆看著朋友一次次偏向媽媽,置自己的心情于不顧,一氣之下跑回了娘家,朋友幾次去道歉,卻始終帶不回媳婦,兩人漸漸鬧到離婚的地步。
本來平靜的家庭,因為這一段不幸的婚姻,而變得天翻地覆。當然這一切并不是女孩的錯,只是他們的婚姻實在太過草率,還未確定要和這個人過一輩子,便草草地建立了家庭。大人怎樣鬧倒也還好,只是可憐了那個剛滿一歲的小孩。
比孤獨終老更可怕的是與一個讓你感覺孤獨的人終老。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他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一個怎樣的人,所以家長們,不要催促,不要急于讓孩子結婚,要知道,從來都沒有該結婚的年紀,只有該結婚的感情。
3.不用擔心將來,一個人也可以過很好
婚姻其實就是找個人一起對抗生活的風險,很多事情,一個人很難解決,有個人一起幫著,也就好辦了許多。但如果這個可以結婚的人一直不出現,我們也會盡全力做好生活各方面的應對措施。
有許多美貌知性賺許多錢的女性,在對婚姻不抱希望后,直接選擇了不婚,她們的生活豐富優渥,也有足夠的錢用來養老,雖然偶爾也會感覺孤獨,但凡事有利有弊,她們不必忍受婚姻的雞毛蒜皮。
如果覺得自己可能不會遇到一個合適的人,那么在年輕時,便好好努力,賺很多的錢,讓父母知道你有足以支撐下半生的經濟實力,并且一個人也能過好余生。就像俞飛鴻那樣,年近50,優雅有內涵,豐富又有趣,不急不緩地享受著生活。
金士杰老師在《剩者為王》里最后的那段獨白很感人,但站在女兒的立場是這樣的:
我們想要幸福,想要結一場沒有遺憾的婚姻,想要將手無怨無悔地放在一個男人的手里,在往后的日子里不會后悔怎么就選擇了一個這樣的人。
我們不想為父母結婚,更不想因為外面的風言風語而結婚,我們只想與自己喜歡的人白頭偕老地結婚,昂首挺胸的,特別硬氣的,好像贏了一樣,指著身邊的男人對你們說,看,我找到了,就這個人,我非他不嫁。
愛情和婚姻是百分百對等的,這是我們堅持了很久的一個準則,所以催婚的家長們,我希望你們能與我們一起守護我們所堅持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