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幾天讀得有點慢,就像平日里的很多時候,什么也不想做,就是睡覺,帶菘玩,或者看著時間發呆。
從五代詞到宋詞,很明顯能看到一個由唐詩大氣磅礴下的回歸,這時候,人們的心不再是向外征服的,就像蔣勛所說,人在追求的時候是很難看見自己的,所以,從巨大的繁華過后,想要再超過這樣的繁華是很難做到的,這時候就出現了詞,從民間歌曲變成了一種特殊的文學形式,我們才會讀到“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這樣“自戀”而“頹廢”的句子。
蔣勛說,這有點像鄧麗君的歌,都在訴說自己,耽溺在自己的情緒里無法自拔。
但,這也是一種高度的自省。
與唐朝的豪邁和旺盛的生命力相比,宋是安靜的,宋詞也是安靜的,這時候,我們可以靜下來看到自己,寫一個瓜,一片葉子,寫很小很小的東西,不用典故,不用晦澀的詞藻,人人都可以讀懂。
比如:馮延巳的《鵲踏枝》
圖片發自簡書App
用一個意象去表達對時間的傷感,對繁華逝去后的幻滅感。
宋詞的出現有很深的時代性和政治特點,這與宋代富饒的經濟和百姓安居樂業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章內容,將詞的前身后世作了一個完整的解說,也把我們生活中許多生命的狀態作了一個很好的闡釋,讀來覺得酣暢淋漓。
想要做到日更的心,總是因為各種原因拖延,但至少要保持有這樣的目標,才讓自己的心靈更加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