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起床,冷不丁的一場過堂風掃的全身雞皮疙瘩。看看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下飄著幾絲雨才感覺秋天真的來了。思索著光著腳踩地板的日子就快沒了,該穿上毛襪了,我有點怕冷,又有點怕熱,要是整年待在四季常春的地方,估計我又會想念這樣又冷又熱的日子,四季分明的日子才有血肉。要是室外的溫度總是跟體表的溫度一樣,應該會死氣沉沉吧,會不會悶悶的呢?
聽說,今年有秋臺風,所以涼的那么快。有時候,遇見天氣異常,我們還是會有點點小興奮。因為處于沿海地帶,夏天的時候時有臺風,我們就要抗臺。頂著10級風推著自行車都要去超市采購,泡面這些搶手貨,不早點到就沒有了。采購完就要一股腦跑去江邊看汛情,看會不會滿上來,要是江邊那個公園都看到水了,就該跑回家了。印象中小鎮每年一淹,我們那個街道地勢較為低洼,又處在防汛河旁,一來臺風,就下大雨,河邊的水一滿,我們這里淹滿至一樓樓頂。但幸虧家住四樓,除了斷水斷電,不能外出,其他并沒有什么損失,困在家里的時候能看到有人劃竹筏在街道里賣泡面,水面上偶有漂過幾個西瓜和沙發,另有一些不知名狀的物品,一樓的住戶確實損失較為嚴重,盡管水漲的速度慢,搬東西的速度快,總還是要損失的。這樣淹水的情況自鎮上修水站后就沒有發生了。
再說南方的冬天,沒有北方冷,小學三年級下了一場雪,大家稀奇的中獎一樣,不少小朋友手上玩雪長了凍瘡,我也是,連長了三年,手指又腫又癢。濕冷濕冷的冬天裹著厚厚的棉衣,期盼著下雪。坐在老屋的大堂里,大家圍著柴火堆,對著火苗拱開雙手,直到臉上的水分被烤干,緊繃繃的紅起來,大家說著閑話,等著灶臺那里埋著悶熟的番薯。
恩,秋天,印象中的秋天很短。中考的作文里我寫了一個雨夜,街道兩旁的窗戶零散的開著幾盞燈,一個人在昏暗的燈光下從路的這邊走到了路的那邊,這路的長度大概就是秋天的長度了。天氣有點涼,多添點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