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期文章,我把最近這一個月以來,與大家交流過程中,大家最為感興趣的一些相聲術語和行話做一個小小的總結。這也可以算是我寫作一個月的一次小結“作業”。
入門篇
1、逗哏:
曲藝名詞,對口相聲演出時不斷地說出笑料以讓人發笑的主要敘述故事情節的演員,即相聲中的"主角"。在傳統相聲中,逗哏的笑料應遠多于捧哏。對口相聲中,通過捧逗的襯托、鋪墊,逗哏與捧哏合作,使敘述中逐漸組成包袱,產生笑料。
2、捧哏:
曲藝名詞。對口或群口相聲演出時配合"逗哏"敘述故事情節的演員,現通常稱作"乙"。又稱"量活兒的"。別小看這個捧哏,在使活的時候捧哏是掌舵的,講究“不把一個包袱扔在地上”,一般都是老藝人給新手量活,幫助掌握尺寸。
3、活、這塊活、使活
活就是相聲段子,說相聲就叫使活,一段相聲就是“一塊活”,塊是個量詞。
相聲界有一句傳統俗語,叫“三分逗,七分捧”,說的是無論逗哏的多么華巧,沒有捧哏恰到好處的“捧”,包袱也出不來??墒菃栴}在于,這個世界無論哪一門行當,永遠是外行遠遠多于內行,觀眾看得不是捧,而是實實在在的逗,他們可不愿去琢磨每一次笑聲背后的玄機。日久天長,捧哏演員的地位也似乎就被固定在了配角的位置上。
范例參考:《論捧逗》
視頻來源:網絡 ? ?演員:高峰欒云平
進階篇
4、膩縫兒(Nì Fèngr)
群口相聲里邊也有捧哏和逗哏,同時還有一種角色叫“膩縫”,就是穿插在捧逗之間,將笑料進行傳遞的,比如《扒馬褂》里面扮演正直中間人的角色。在兩段相聲之間的換場,也有演員上臺來繼續前面相聲的包袱,也叫膩縫兒。比如在說《夸住宅》的時候,最后描述捧哏演員的爸爸戴表“什么金殼套銀殼套歐米伽.....左手拿著八音盒,右手抱著大座鐘.....”捧哏:“這是我爸爸戴表?”逗哏:“這是給鐘表鋪搬家”包袱響了,觀眾笑了,演員正要下臺來,突然又有一位演員戴著很多手表抱著座鐘上臺來說:“我給鐘表鋪搬家呢”。于是觀眾又繼續大笑,這也叫“膩縫兒”。
5、包袱
很多人把“包袱”和笑料畫等號,這是不對的?!鞍ぁ笔窍嗦暤男g語,指的是經過細密組織、鋪墊,達到的喜劇效果。
相聲的抖“包袱兒”,列入“逗”的技法之中。馬季在其《相聲藝術漫談》中將組織包袱兒的手法分為二十二類:三翻四抖,先褒后貶,性格語言,違反常規,陰錯陽差,故弄玄虛,詞意錯覺,荒誕夸張,自相矛盾,機智巧辯,邏輯混亂,顛倒岔說,運用諧音,吹捧奉承,誤會曲解,亂用詞語,引申發揮,強詞奪理,歪講歪唱,用俏皮話,借助形聲,有意自嘲。這些手法一般是交錯、混合使用的。
6、計時收費
計時收費是在零打錢的基礎上衍化而來的,較零打錢更為合理。這種方式最早出現于20世紀40年代的濟南晨光茶社。普遍采用則是在50年代中期的天津。之后北京、沈陽、濟南、唐山等多個城市紛紛效仿。這種方式自1966年后取消。
升階篇:
7、春典唇典
在“江湖”中有這樣一句話“寧贈一錠金,不教一句春”,由此可見“春典”對藝人的重要性。它作為一種行業保護手段,可以用以表達不便當著觀眾或其他人講的話,以免產生不必要的事端和麻煩。
這個起源說法也各異,一說是最早的江湖行話分南北兩派,南方江湖行話叫“春”,北方叫“典”?!澳洗骸焙汀氨钡洹备鞑幌嗤阅媳眱膳芍g沒法溝通。后來融合南北的行話,將“南春”和“北典”統稱為“春典”。還有一說,這個詞本是“唇典”,就是嘴上的典故,諧音“春典”。
春典”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姑且不說它的作用,在用詞用字方面它就很有道理,而且很有意思。比如說:帽子叫“頂天兒”,因為全身的部位屬頭最高,而帽子還在頭的上邊,距離天最近。
今天一些個別的“春典”已經成為社會共同語,為大眾所熟知,如“走穴”、“穴頭”、“大腕兒”等。
8、貫口
對口相聲中常見的表現形式,也叫"背口"。"貫口"的"貫"字,是一氣呵成,一貫到底的意思。常見的段子如《報菜名》 《八扇屏 》《白事會》 都含有大段的貫口。貫口分為大貫兒和小貫兒兩種。大貫兒一般上百句,例如《報菜名》、《地理圖》(并稱"兩大貫兒")。小貫兒一般十幾句到幾十句不等,例如《白事會》中就有一些小貫兒。
9、東倒西怯
主要是學方言方音。創作時,根據內容需要設計好,表演時就使用某地方言方音來敘述或摹擬人物。語言本身具有鄉土氣息,也能產生風趣。代表段子《學四省》等。
其它行話:
比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又稱“柳月汪折中,申行張愛臺”,也可以稱“由中人工大,天主井羊非”,還可以說“魚水千年合,芝蘭百世呂”或者“丁譚品吊拐,鬧柴別彎卡”。
再比如說,男人叫“孫食”、媳婦叫“果食”等等各種稱呼。
為什么這樣稱呼呢?
還有哪些特別有趣的行話呢?
聽聽下面這段《批行話》吧!
視頻來源:網絡 ? 相聲演員:高峰欒云平
返場:送一段經典對話及解讀
補充行話——返場,是一種相聲術語。指演員演完下場后,應觀眾要求,再次上場表演。
《林海雪原》中寫到楊子榮進威虎山時,記載了很多東北黑話。
土匪:蘑菇,溜哪路,什么價?(什么人,到哪里去?)
楊:嘿!想啥來啥,想吃奶,就來了媽媽,想娘家的人,小孩他舅舅就來啦?。ㄕ彝小#?/p>
楊:緊三天,慢三天,怎么不見天王山?(我走了九天,也沒有找到哇?)
土匪:野雞悶頭鉆,哪能上天王山。(因為你不是正牌的。)見到座山雕。
雕:天王蓋地虎。(你好大的膽!敢來氣你祖宗。)
楊:寶塔鎮河妖。(要是那樣,叫我從山上摔死,掉河里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