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 ? 入秋之后所住樓的單元入口處的植物今天早晨忽然注意到依然煥發生機。這倒的確出乎我的意料。本來上次想拯救它的行動失敗后,只能盡我能力給它倒了一些水,算是最后的告別,沒有想到居然又挺了過來。
圖片發自簡書App
? 不過邊上的小植物已經扛不住了,已經枯萎。這張照片是在它們生命最旺盛的時候給拍的照片。雖然說生死都是無常,但是,植物用生命的璀璨告訴我們,即使是無常也要盡情怒放生命的華光。至少,它們讓我感到一份敬意。那是對生命的虔誠。三觀決定了人怎樣活的內驅力。我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我要怎樣生活?這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問題和困惑。或許有些人會忽略前兩個,而直接面對第三個問題。怎樣生活?在一個物質不斷豐富的時代,一個信息和通訊高度發達的社會,物聯網讓人和人人和物萬物互聯的年代,食色名利這些動物性的需求更加容易被滿足和被強化的時候,反求諸己變得更加稀缺和迫切。人與人的關系也因物欲而遠近,也為選擇中漸行漸遠或者重新找到同道中人。
? ? 我今天看到了一個植物對于生命的詮釋。簡單熱烈。萬物有靈,動物能感受你的善意,我昨天撫摸一條從未見過的小狗,它感受到了我的善意,在我和它說我要離開的時候,它有一些不舍。我也相信植物同樣有感受,只是以我們目前的溝通方式,還不能直接對話。人終究是要以元素分解于大自然,再重新被聚合成物,我們也不知道自己下一次被聚合會構成什么。但是,既然這一次我們是萬物之靈,就應該好好珍惜這一次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