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之音:拉奧孔為什么不驚叫

前面一期,我們講了《拉奧孔》,但是,在歷史上關于還有一個關于《拉奧孔》最最關鍵的話題,我們沒有講述,那就是“拉奧孔為什么沒有尖叫”。

在說這個話題之前,咱們先來了解一下《拉奧孔》的故事背景。

拉奧孔的故事,發生在特洛伊戰爭時期。在希臘神話中特洛伊戰爭的故事講到,希臘人攻打特洛伊城十年,始終未獲成功,后來建造了一個大木馬,并假裝撤退,希臘將士卻暗藏于馬腹中。特洛伊人以為希臘人已走,就把木馬當作是獻給雅典娜的禮物搬入城中。晚上,希臘將士沖出木馬,毀滅了特洛伊城,這就是著名的木馬計。

拉奧孔是當時阿波羅在特洛伊城的一個祭司,他曾警告特洛伊人不要將木馬引人城中。這觸怒了希臘的保護神雅典娜想要毀滅特洛伊城的意志,于是雅典娜派出了兩條巨蛇先將正在祭壇祭祀的拉奧孔的兩個兒子纏住,拉奧孔為救兒子也被雅典娜派的蛇所咬死,特洛伊人見拉奧孔死,以為是拉奧孔當初的警告觸怒了神靈,于是特洛伊人更加深信不疑地將木馬運進城里,在進城之后特洛伊人還遭到了特洛伊預言家卡珊德拉的警告,但一切都被由希臘人奧德修斯所派去的間諜西農所編的謊話遮掩的天衣無縫,連當時特洛伊國王普利阿莫斯也深信不疑,接著就是士兵的慶祝,喝的迷醉,完全破除了戒備,夜里在沖天的火光里古老的特洛伊帝國走向了毀滅。

拉奧孔這個雕塑,就是再現地拉奧孔父子被毒蛇糾纏的一瞬間。但是,無論是雕塑中拉奧孔的兒子,還是我們根據常理判斷,拉奧孔是應該尖叫的。但是,為何雕塑之中的拉奧孔卻緊閉雙唇。

相信很多人聽到這個問題之后,都會笑了,因為,在很多人看來,討論這個問題究竟有什么價值呢?但是,總是有一些人不如你聰明啊,還是鉆四牛角尖談論這個問題,甚至可以說,這個話題持續時間長,影響人物之廣,在藝術界也是絕無僅有,很多藝術、哲學大師都加入了論戰。

討論這個干什么?又不當飯吃。的確不當飯吃,但是,人家很多大師都是不愁吃穿的,不為吃穿發愁,不討論這個討論什么?哪能比得上你們這幫窮鬼,天天這么充實地為吃穿發愁,

所以,說到這里,我倒是比較贊同村上春樹的一句話:所謂藝術,就是奴隸燒陶漁獵,貴族青春作賦的產物。如果你想看藝術,起碼得退回到有貴族、有不勞動的階層那里。

我們這個時代大家都很忙,忙著混飯吃,哪里還有什么藝術!

話休煩絮,回歸正題。拉奧孔為什么不驚叫?

歷來美學家都有自己的解釋,比如有些狗屎主義說:“這是作者借拉奧孔來反映被壓迫人民的不屈精神”。如果這個問題可以用這種狗屁言論來回答,咱們還要九年義務干什么,三年級就可以畢業了!

倒是德國萊辛比如認真,甚至為此還寫了一部皇皇巨著,他認為,“驚叫,這一表情與美不相容。”

之后,叔本華作出了自己的解釋:“即使雕塑家刻畫出拉奧孔張嘴這一動作也毫無意義——因為石頭依然不能發出聲音!雕塑藝術沒有表現聲音的能力!相反,如果拉奧孔張著嘴,勢必遮蓋雕塑人物的面部表情。”

叔本華的意思是,作為視覺藝術的雕塑,沒有必要去追求,也無法實現一種聽覺效果,所以,就干脆追求視覺效果的最大化,讓拉奧孔不驚叫。

起初,我是比較相信叔本華這個說法的。但是越到現在,我越是懷疑這個說法,為什么呢?因為,叔本華這個見解,看似天衣無縫,實際上是有一個重大的缺陷,就是把藝術作品從純物理性質的角度來理解。

他說的,有一定的道理,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標準答案。但是藝術的答案從來不是標準的。所以,我就拋棄了這個說法。

叔本華也很認可萊辛的看法——“驚叫,這一表情與美不相容。”首先,咱們要說,萊辛這個美學觀點,可不是鼓勵藝術玩假大空,玩唯美主義。他這里的美,是美學的美,是一種更為深層的倫理觀念。

我的理解,和萊辛比較接近,但是在根本上,說得不是一回事。在我看來,拉奧孔為什么不會驚叫,因為他不能驚叫——且別忙著罵我說廢話,聽我慢慢道來。

拉奧孔在那一瞬間,明確得感受到了死亡的襲來。這種死亡的襲來,讓拉奧孔更加深層地認識到了生命和世界的關系——對!就是存在!

呵呵,話題繞來繞去,我們還是要將存在。存在,是一種關系,對于這種關系的洞察,產生了思和詩。前面我們說過,詩是顯示而隱藏的,思是隱藏而顯示的。

所以,拉奧孔為什么不能驚叫,因為他體察到了存在。這種存在太過豐富,以至于讓拉奧孔心里千言萬語,就是說不出來。

我們再回到萊辛的話:驚叫,這一表情與美不相容。萊辛說對了,但是,你如果翻開他的《拉奧孔》,你就會發現這種正確是一種誤打誤撞的正確,他并沒從根本上理解,為什么驚叫與美不相容。恰恰不是驚叫屬于懦弱,屬于丑陋,而是因為,那一剎拉奧孔索要驚叫的內容太過豐富,遠超美學的范疇。

《拉奧孔》這個雕塑的價值就在于:它如詩歌一樣顯示了,但是,又通過拉奧孔緊閉的雙唇而像思一樣有所隱藏。

詩和思,都來自于存在,而存在,是一種寂靜之音。它無可言說,只要在人死亡面前悄然而至,讓你窺見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