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互聯網對相親的影響

相親其實就是以結婚目的,從陌生人到建立親密關系的一種方式。

接近時喜歡的一個重要成分:在別人成為你的浪漫伴侶之前,你必須先和他們交流,最先的交流方式又極大的依賴了互聯網。

互聯網的出現給很多人建立了一種新的身份,這個身份很有可能是獨立于在社會的身份,他們建立這種身份的目的不同。比如說,在一個把妹交流群里,教練會告訴你微信頭像,朋友圈背景以及內容的建設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這其實就是建立了一種新的身份。人們可以在這種方式里擴展自我經驗;能通過表明自己的身份來獲得健康和自我接受。

這種方式確實可以把表面特征的影響降低,并且建立一種心理上的接近。

這種方式現在的弊端也逐漸顯露,人們可能使他們的生活以某種方式分裂,從而導致不適應行為,同時,一些人也正是因為過于依賴了這種溝通方式而導致在面對面的交流中過于的害羞。

而當把面對面的交流方式在生活中降低到最低限度的話,我認為就非常有可能的會導致“社交恐怖癥(social phobia)”——個人對可悲他人察覺到公眾場合,預先感到的一種持久的/非理性的恐懼。這絕對不可以說是病態,已經可以稱之為一種“常態”。

所以當一個異性與你在社交平臺上聊的火熱的時候,別以為自己十拿九穩了,非常有可能的一種情況就是——你連面都見不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