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資料收集控 ,總是看到好的資料就忍不住收藏下來,于是電腦里的文件變得越來越多。光圖片文件,還不算我收集的手工資料圖片,就有將近30G。本來對這些寶貝我是無比喜歡的,但是隨著數量的不斷增加,它們卻給我帶來了痛苦。原因就在于,我要找它們的時候,明明記得自己收集過,就是找不到。這樣的話,那我的這些收藏不就等于擺設了么?于是,我無數次試圖給它們分類 ,但是分著分著就混亂了。每次花了很久時間分,最后要么是類目太多分不下去了;要么就是分了一半,發現找起來還是找不到,于是放棄了。
前一陣子和一位小伙伴說起圖片分類這個事,他給了我不少建議,但是最后我還是由于思路不清楚,加上想到以前分類的痛苦經歷,遲遲沒有再次動手。不過在文件名上打標簽這個主意我覺得挺不錯的,以前也沒有試過,于是就在辦公室用少量文件試了試。因為文件少,分類不太多,目前用的也不太多,所以效果暫時還是可以的。但是我決定再觀察一段時間,實踐效果好的話再整理家里的資料。
上周,這位伙伴又很熱心的給我分享了別人整理文件寫的心得,看了4篇后,我感覺自己好像思維清晰了點,于是打開了電腦。然后我發現,其實我需要整理的不僅僅是圖片。。。。。。好吧,反正也是整理,那就把電腦,移動硬盤,網盤里的資料一起整理了算了。
奮斗開始!
最初我是這么想的:我把自己做的文件放一個盤,這個盤不放其他的東西,看起來不就清晰了么。然后,其他盤全部從一級目錄開始,每個盤的文件先分大類,分類越少越好。先把文件都放進幾個大類別的文件夾,然后再去分。
于是我的E盤就成了這樣子,看上去還不錯吧。
然后 ,電腦文件乾坤大挪移中,我就先去整理網盤里收藏的視頻了。(不包括教程視頻)
第一次我的分類是這樣的
然后我和朋友討論分類這個問題的時候給她看了下,她驚訝的說:你這分的也太細了吧!本來覺得分的挺好的我,瞬間被打擊了。不過,覺得她說的還是很有道理,雖然我已經覺得自己分的很精簡了。
于是我又琢磨了一下,把它變成了這個樣子。
這版感覺又更順眼了,除了未分類的那個文件夾,其實只分了4個類別,而且這樣找起文件來也比較方便。視頻這樣分好了。
那圖片要怎么分呢?那天看了群友分享來的4篇文章,我想到的是以后找圖片應該要用搜索的方式來找,這樣的話分類肯定要結合標簽來命名,但是,我還得再想想。昨天,無意中看到公眾號里一片文章,上面說蜜蜂的習慣是采蜜前先把蜂巢的框架搭好,然后再去努力采蜜。然后我明白了,其實我現在要做的也是搭一個框架。但是這個框架怎么搭建呢?我想起了老師說的目的導向。
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我分類的目的是什么啊?是為了需要文件的時候能夠快速的找到文件。
平時我是怎么找文件的呢?好像是這樣,好像又是那樣,不能太確定,怎么辦呢?那做個記錄好了,花幾天時間來記錄下自己使用文件的具體習慣。再按照習慣來制定標簽。
然后先分一小部分文件,分完試試,看是否能夠比較準確的找到自己想要的資料。如果不是很合用就根據遇到的問題再調整。
框架先搭建好了,后面的事情就會清晰了。
以前我分類總是亂,就是因為沒有一個框架在,想到什么名字適用就分一個文件夾,由于能分的維度太多,有的文件好像這個文件夾也能放,那個文件夾也能放,最后可能就單獨又建了一個文件夾,所以很容易陷入越分越細的境地。分了無數個文件夾,但是對找文件幾乎沒什么幫助。由于文件名沒有整理,很多都是網上下下來時用數字或字母作為的文件名,不適用于搜索(主要我也沒有想到搜索來找文件,一般都是直接找),我又沒有考慮過自己的使用情況,于是出現了找文件困難的情況。
現在明白了問題的癥結所在,我打算好好花時間來搭建這個框架,先把基礎工作做好。思路清晰了,我相信這次應該能把它們解決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