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耳機里單曲循環的歌是《越過山丘》,極富畫面感的歌詞,穿梭于過往的旋律,聽著聽著,不經意間,就讓人淚濕眼眶。
這首歌由高曉松親自操刀,包攬詞曲,用來向今年59歲的李宗盛致敬。
在大家集體懷念經典的時候,我卻被楊宗緯真誠的嗓音,敘事般的演唱,狠狠地,扎了一下。
高曉松說:別人還在比唱歌,而楊宗緯,是在歌唱。
李宗盛是楊宗緯的伯樂,他曾說,華語男歌手里,最欣賞張學友、陳奕迅和楊宗緯。
也許,這就是在華語樂壇能呼風喚雨的高曉松,為何會在那么多歌手里,選擇楊宗緯來演唱這首意義非凡的歌的原因了。
一
楊宗緯的歌聲有種讓人瞬間安靜的能力,無論多鬧騰的場,只要他一開口,觀眾似乎就能平靜下來。
楊宗緯唱過很多膾炙人口的歌,而他的翻唱,堪稱一絕。
2013年,第一屆的《我是歌手》異常火爆,請來了許多老牌實力唱將,黃貫中被淘汰后,楊宗緯以補位歌手的身份參加了比賽。
既然是比賽,選歌就成了首要問題。很多人都推薦他演唱自己的成名曲《洋蔥》,但他拒絕了。
“我真的很喜歡《矜持》,我要先對得起自己,才有那個勇氣唱給大家聽。而不是去考慮是否符合大眾審美。”
于是,一首重新編曲的《矜持》,“誕生”了,從一首純女性的表達,變成了一個娓娓道來的故事,將內心的糾結與疑惑表現的淋漓盡致。
向來惜字如金的菲姐在聽過楊宗緯的版本后,也手動點贊,能得到原唱的認可,是多少翻唱歌者夢寐以求的事情呢。楊宗緯,做到了。
后來,他又翻唱了那英的經典之作《征服》,細膩動人,用情至深。這樣的演繹,在男歌手里,實屬罕見。
但可惜的是,五百名觀眾評審各有所好,因兩場墊底,他被淘汰了。
之后的復活賽,王者歸來。在觀眾的呼聲里,楊宗緯把《流浪記》唱成了經典,獨特的哭腔,轉音,都能觸及最深的淚腺。
后來,在第一季總決賽翻唱的《我要我們在一起》,他邀請到了歌曲的創作者,音樂詩人李泉。
“哎喲哎喲哎喲哎喲”,極其細膩的處理,嬌滴動人,一唱出來,就將現場的氣氛推至高潮。賽后,他說,唱歌的時候完全進入了角色,自己已經“愛上”李泉了。
他每次出場都會向樂隊點頭,彎腰示意,雙手合十表達自己的敬意與感謝。在后臺,其它歌手進屋,他也總是第一個起身。
楊宗緯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他把同臺競技的歌手稱為前輩或老師,像一個初來乍到的學生一樣小心翼翼,眼神里又透露著真誠。
謙虛,友善,舉手投足的某一個細節里都透露出他對每一個人深深的善意。
如此深情又謙遜的歌手,怎能讓人不愛?
樂評人“耳帝”,也從不掩飾對楊宗緯的厚愛:華語樂壇從未有過這樣的歌手,技術功底和人文色彩兼備,使唱將與詩人都被迫接受了一個新的高標準。
“熱鬧是別人的,我只想安靜地歌唱。”這或許就是楊宗緯內心的真實寫照。
二
2007年的一天,楊宗緯在路邊看到“超級星光大道”的廣告牌,于是報了名。
可當第一次試唱時,前面一個胖女孩,唱了幾句就被叫停,評委說:你從現在每天去跑步,減了肥再來。這是一個選美比賽嗎?楊宗緯心里有些疑惑與失望。
后來,憑借獨特的嗓音與強勁的實力,他俘獲了大批粉絲,
但由于造型的原因,還是被大家吐槽為“山頂洞人”,也有人說他“唱歌像是猴子”。當他和另外兩個長相普通的選手分在一組,會被稱為“最沒有收視率的一組”。
后來,又因年齡造假事件,被逼退賽,星途異常坎坷。
涉世未深,青澀內向的楊宗緯,不知如何為自己辯解。所幸的是,節目主辦方華研唱片公司和他簽約了,但事業卻并未有起色。
后來,他簽進了另一家經紀公司,結果這家公司被曝出有黑道背景。造化弄人,兩次合約糾紛后,留下一堆攤爛子,他心力交瘁。
兩年屢遭不順,負面消息纏身,最后竟連演唱會都不能唱自己的歌。
在那場演唱會上他和“鴿子”們哭成了一團。
楊宗緯在臺上說:“謝謝大家來聽我唱歌,希望大家對我的聲音戒不掉。”
那段時間的楊宗緯很痛苦,什么都干不了,甚至有想過放棄。
“”我自己的想法是,我什么都能做,我好手好腳的,我去當一個服務生也可以,我之前也有當游泳教練、救生員,不能因為我帶有什么樣的光環就不能去做。外界對你當然有很多評價,可能是帶著有色的眼光去看你。但是沒有人可以決定你自己是否善良,你人品如何,這部分你自己要相信自己。自己要經營自己。”
他選擇一個人去扛。有人問他,你扛得住嗎?楊宗緯回答:扛得住,所以我走過來了。我身強體壯。
直到現在,黃韻玲(《超級星光大道》導師)在《看見你的聲音》碰到他,說:“從他學生時期一直到現在,看到他每次出現,其實我都很想哭。”楊宗緯四兩撥千斤地回應:“換我想哭了”。現場才又被他逗樂。
結合出道后的種種經歷,2008年,楊宗緯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鴿子》,里面有阿信為其量身制作的歌曲《洋蔥》。
“如果你愿意一層一層一層的剝開我的心/你會發現你會訝異/你是我最壓抑/最深處的秘密。”
這首歌,讓我們認識了楊宗緯,他內斂不善言談,但內心感情充沛。
如同歌詞一樣,只有剝去一層層的保護與防備,我們才可以看到他純凈的心,或許是因為唱自己,這首歌才會感動了那么多人。
他表達出了心底最深處的情感,用一種絕對誠懇的演繹,唱出了渴望被理解的需求。
這張專輯充滿了質樸與干凈,也許,這就是他對音樂的初心,簡單,而沒有雜質。
《鴿子》的歌詞“有一種感動它的名字叫念舊/就算襯衫有點皺/球鞋有點破/就算鄉音有點難懂/我卻是情有獨鐘。”
這是一首輕快的歌,配著他醇厚的演唱,聽起來就像是一個少年在講述自己的故事。
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年后,楊宗緯的才華被李宗盛發掘。作為“音樂教父”的李宗盛很欣賞楊宗緯的音樂天賦。
他評價楊宗緯:“這個人身上有一種東西,會讓他把音樂做的越來越有味道。”
在李宗盛的幫助下,楊宗緯發行了第二張專輯《原色》,曲曲精良,每首都有獨特的味道與風格,得到了業內人士的一致好評。
但卻因與唱片市場商業化運作的距離,導致這張專輯里的歌,并未得到廣泛傳唱。
其中的一些歌近年也逐漸為大眾推崇,如:《底細》、《懷珠》、《那個男人》。
楊宗緯曾說:“這張專輯是真正用心制作的,是為了音樂而音樂,也就沒有考慮聽的人感受會怎樣,但是如果能聽到這樣好的歌,也是死而無憾了。”
經歷了那么多的挫折與考驗,卻始終沒有降低對自己的要求與態度,這是一種品格,也為沉寂之后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2013年,楊宗緯推出了第三張專輯《初愛》,這張專輯趨向市場,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主打歌曲《初愛》,節奏悠揚,卻充滿回憶與傷感。
“那時節/黃澄澄的落葉鋪滿整條街/下課鐘聲/ 蕩過悠悠歲月 ”讓人一瞬間回到過去,回到“初”,回到了曾經的“愛”。
他曾解釋到《初愛》的寓意,并不是指簡單的初戀,他想表達的是一種情懷的概念。
初愛其實是分開的,“初”是指曾經的回憶,有關夢想,有關愛情等等,也有對現實的感慨與對曾經的懷念之情。《其實都沒有》《低回》《沒有什么不能》。
而“愛”則包含了很多東西,它是一種宏觀的愛,對象包含了很多,曾經的人、事。這一主題的歌曲如:《忘了我》、《這一路走來》等等。
而《其實都沒有》,是楊宗緯親自填詞的作品。
像是一個人的碎碎念,又像是在給異鄉生活的自己打氣,無奈也好,不舍也罷,生活終究是艱難的,但還是要向前走。
這是一首催淚的歌,也是一首治愈的歌。在失眠的夜晚,像是一種陪伴,慰藉著孤獨的失意者。
“成年人的生活里沒有容易二字”,誰不是一邊撫摸著傷口,一邊大步流星呢。我們總是要偽裝成刀槍不入的樣子,其實只是心里的痛,無人可述而已。
三
1978年,楊宗緯出生于臺灣的一個家庭,父親在政府機關工作,母親是電子公司的作業員。童年生活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平平淡淡,乏善可陳”。
他的童年與音樂似乎并沒有什么關系,甚至還被有意地隔離。家里除了他沒有人愛音樂,更談不上音樂教育了。
洗澡時,在浴室唱歌,甚至還會被家人罵。相比音樂,家人更希望他走“正路”,被送去臺北讀體育系,是父母覺得男生該做的事,是該走的路。
楊宗緯也記不清是什么時候喜歡上音樂的,據他回憶,可能是在青春期一個人聽電臺的時候。
他生性敏感,時常會一邊聽一邊流眼淚。他有個習慣,喜歡邊聽歌邊記歌詞,一記就是一大本,歌本是他最珍愛的寶貝。
相對于做音樂的認真與固執,生活中的楊宗緯,更多的是天然萌。
“我可以對棉被說話、可以對墻壁說話、可以對樓梯說話。我說goodmorning,謝謝你照顧我一個晚上。我感覺他們都有生命的感覺。歌迷有送我一些很大的熊,跟我一樣壯的,我會跟它說,很感謝你陪我。你有看過那部電影嗎,臺灣叫《熊馬奇》,它的那部電影的塑型太壞了,我會糾正它。”
楊宗緯自嘲四肢笨拙,跳舞不太協調。不太會用電腦,也很少看電視,到現在也沒有買過ipad,他嫌下載歌曲太麻煩,怕自己又弄不好。
一次偶然,他聽到鐘立風的歌,立馬就在微博上給人家發了一封長長的私信,后來兩人就成了好朋友。
鐘立風說,楊宗緯給我帶來了我最喜歡吃的牛扎糖,人很好,特別謙遜。
“謙卑的人,音樂自然也不會壞到哪兒去。因為一個人把自己放低之后,情感就會變得溫柔了。所以我們看到他在演唱中總是很容易打動人。”
據說,有一次,鐘立風在地鐵里接到了楊宗緯打來的電話,“臺北下雨,于是想給友人撥通電話”。多可愛的兩個人啊。
演唱會上唱《對愛渴望》時,楊宗緯把“原來只是形式上對愛渴望”的詞,臨時改成了“肉體上”,但唱出口后,又特別不好意思地遮住了臉。
有個記者去采訪他,很擔心會冷場,結果發現自己大錯特錯了。
楊宗緯話匣子打開后,根本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一個被唱歌的教育工作者既視感,老干部作風顯而易見。
楊宗緯還是個文青。
在家時,他喜歡讀詩、看繪本,喜歡托爾斯泰、余光中。
他把最愛的詩句放進了歌詞里:“我喜歡你是寂靜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樣;你從遠處聆聽我,我的聲音卻無法觸及你。”
在《你看》里,他寫到:不要沒收我對純真的依賴。單純大男孩的形象躍然浮出。
在《重來》里,他寫到:你看那四季的剪裁,你看那寒暑的編排,你看那生命的色彩,就算哭了也不能重來……四季輪回里,他記錄下了,自己對生命的思考。
天然呆萌又天然傷感,矛盾又和諧,楊宗緯是一個神奇的存在。
四
《夏洛特煩惱》上映后,楊宗緯獻唱的主題曲《一次就好》瞬間占據多個音樂榜單第一名的寶座,朋友圈更是被頻頻分享,后來成了KTV的必點曲目之一。
習慣聽楊宗緯苦情歌的人,也不禁感慨,“楊宗緯這么糾結的嗓子,也可以唱出如此溫暖的歌曲”。
2015年,化身“普羅米修斯”的楊宗緯參加了大熱的《蒙面歌王》,但還沒進入總決賽就退賽了。
原因眾說紛紜,有說是檔期問題,有說和節目組不愉快因而退出。
一路走過來。他好像還是不太會“做人”。
或許就像他寫的一樣,“不要忘記自己熱愛音樂的初衷,其他的都是次要的,流言飛語都會隨時間淡去,唯有音樂與愛會留下來。”
他出專輯的速度很慢,歌迷等得心急。他自己也解釋過:
"對我來講,準備唱片是一件需要負責任的事情。糾結在于,有時候碰到一首好歌,但我沒有被觸動,就是咀嚼不出它那種極致的感覺。可是又覺得不選擇這樣一首歌,棄之可惜,這樣一想,時間越來越過去,一直把那首歌擺在那個地方。可能兩個月后有一天晚上,就自己在哼唱這首歌。發現其實它也慢慢在觸動你的心情,然后再找制作人,去錄音。所以做音樂對我來說很痛苦,也很復雜。"
楊宗緯“掏心挖肺”式的唱法,像演員把自己掏空去揣摩一個角色一樣,要把自己完完全全投入進去。
他說自己很怕看到觀眾哭,因為“看到他們哭我會憋不住”。
他和張碧晨合作了《涼涼》,錄歌的時候,一次成功,兩個用心唱歌的人才會有這樣的默契吧。
他與華晨宇合作了《國王與乞丐》,風格迥然不同的歌手,不僅詮釋了歌曲內在的情感,也給觀眾帶來了意外的驚喜。
楊宗緯的歌含蓄,深情,沒有直白的表達,需要聽者靜下心來,用心感受,才能聽懂他至情至性的訴說。
他的歌同和他的人一樣,不會嘩眾取寵,自然,真實,沒有絲毫造作的成分,有的只是對音樂虔誠而又專注的態度。
有人問:為什么楊宗緯沒有大紅大紫?
一位歌迷的回答是:楊先生追求的不是大紅大紫,他選擇的是成為一名優秀的歌者,而不僅僅是一名最受歡迎的藝人。
對于楊宗緯來說,或許現在的狀態并沒有什么不好,沒有頻繁的曝光,用心做自己的音樂,并且享受其中。
對于自己音樂的定位,楊宗緯顯得質樸如昨:“還是真實吧,它應該是我音樂的生命力所在”。
楊宗緯,一個用心歌唱的歌者,值得我們去聽,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