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打車是一款大家都熟悉的O2O打車軟件,通過這個軟件能找到車輛和司機。其熱度之高,大家為此還惡搞出了“滴滴打人”,并在印度成功落地成為現實。不過我們今天介紹的并不是這款軟件,而是阿里音樂旗下的天天動聽軟件,其最新的8.2 Android版推出了一個名為“滴滴求歌”的新功能。
滴滴求歌,顧名思義,就是讓你手機滴滴一下求歌推薦,發布需求榜,然后天天動聽會將你的需求發給周圍的人,如果周圍有人相應需求給你推薦,你可以選取自己最滿意的結果,并能與之取得聯系。系統也會給揭榜者以相應獎勵。
為何要提供這個功能?我是這么理解的:聽歌的時候都是有場景和心境的。當你升職加薪,想找人分享;或是被老師老板家長領導責罵,心情不好求開導時;或是逢年過節單身狗空虛寂寞冷,希望有人陪伴時,都會想聽音樂,但往往想不起或者找不到符合這個場景的歌曲,這時這個功能就派上用場了。
對很多人而言,這個世界的美好就在于其多樣性,而認識不同的人,探索周圍未知的領域,實在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情。“滴滴求歌”這個功能就能讓你有機會認識更多的人,其有可能是音樂大V,有可能是獨立音樂人,也有可能是怪人,小清新,文藝青年……一切皆有可能,通過音樂聽歌會友,遇見不一樣的人,這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啊。
其實這并非天天動聽增加社交化的首次嘗試,其之前的版本當中,就有將歌曲分享到微博、朋友圈等社交應用上的功能,其大火程度甚至引得騰訊將其封殺。為何一款聽歌軟件也需要引入社交化功能呢?
對用戶而言,單純聽歌未免太單調了些,如果聽歌軟件能幫你找到周圍喜歡相同音樂風格和歌手的志同道合之人,何樂而不為。而對于企業而言,功能單一的音樂播放軟件并不利于用戶的黏度,如果加入UGC和LBS功能,挖掘更多的數據,就能進入更廣闊的領域,對于用戶數量的增長也會起到非常明顯的提升作用。
為何社交加LBS的形式能夠成功?微信和陌陌就是最好的例子。其附近的人功能,使得大家都來“搖一搖”,畢竟人的好奇心是無窮的。而主打陌生人陌陌更是將其發揮到極致:將用戶根據所填的愛好標簽進行分組,用戶可以自由選擇加入不同的小組,認識志同道合的人。資本市場對陌陌的模式也是否的認同:短短三年時間,陌陌就登陸納斯達克,市值達到20億美元,創造了一個資本奇跡。
眾所周知,中國互聯網市場BAT三家當中,百度的重點是搜索,阿里的重點是電商,騰訊的重點是社交。而市場競爭的激烈使得三家紛紛進軍和侵蝕對方的領地,如騰訊就提供微信、入股京東等方式入侵阿里賴以生存的電商和支付領域,并對其造成威脅。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馬云坐不住了,對全體員工發表了要采取行動“把企鵝趕回南極去”、“我們要看到火燒南極”等言論。而此次天天動聽推出的“滴滴求歌”功能,就是阿里音樂切入社交領域的一次嘗試和探索,具體成效如何,還有待市場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