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蘊德修行原創靈魂隨享】【眾籌哪些事】
? ?一.緣起
?在二零一六年七月七日,我為自己的生命之書發起了眾籌,為何進行眾籌,原因如下:三年之前在朋友、老師的鼓勵之下,我開始了寫作修行,在寫作的過程中我經歷了寫作最初的階段:寫出來、寫清楚,在寫出來、寫清楚的階段,文筆干澀、不知所言、絞盡腦汁搜腸刮肚是正常的體現,隨著三年多的堅持寫作,素材已積累了二三十萬字,已夠出版一本書的基礎,曾經有一個起心動念:假如某天,我的初女作出版發行,我希望這是個善的回流:我通過寫作進行自我修煉,能夠認同我的家人、親人、朋友購買我的書籍,所得書款部分用于贈閱、幫助到遭遇生命重大事件需要幫助的朋友,這個起心動念隨著時間的沉淀由種子在心中生根發芽,在二零一六年五月二十五日這天,驚聞楊絳先生的去世,看到先生的生平事跡,我找到自己在寫作修行道路上人生學習的榜樣:一個具備“五福臨門【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的世紀精神老人,看到了她為國人的精神素質提升所做出的社會貢獻及關愛家人方面做出的身體力行,為此感到汗顏:我不是最才的女,也不是最賢的妻,更談不上自己能夠為這個社會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貢獻,榜樣的力量讓我看到自己終身寫作修行的無限潛能,也看到了自己最初的起心動念由生根發芽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
? 二.經歷
? 當我把最初的起心動念演變成自己人生的宇宙定單時,我想起了當下流行的眾籌模式,在向眾籌成功的社會精英們請教的過程中,我設定了自己眾籌的目標:44660元,這個目標詮釋了我終身寫作修行的意義:44是在我人生的四十四歲時,已步入了中年,已沒有年輕人的朝氣和活力,66是經歷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責任,經歷著持續學習十五年的沉淀,經歷了人生的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希望自己在終身寫作修行的道路上把自己的心量擴大,把自己的人格品行朝著至善方面延伸,真正的修煉自己成為一個五福臨門的人!0是人生需要時時歸零,把自己的心靈一切清空,在思想上“從零開始”,在實踐中“從零做起”!
? 當我一遍遍的問自己,如何讓參與眾籌的家人、親人、朋友有所收獲,有所回報時,我清澀的寫出了眾籌方案,羅列了一堆眾籌回報,假想了大家可能的需要,在徘徊不定中漸漸的堅定了信念!
三.感悟
? 當我把眾籌方案在朋友圈里推出,隨后在社群里進行了路演,分享了自己為何眾籌的感受,對自己自認為可以信任的家人、親人、朋友進行了私信,希望得到了認可、理解、支持!
?在這個過程中感慨萬千,感受到中科院研究人員對于公眾信任度負責任的調查:公眾對于親人的信任度接近于100%,對于朋友的信任度86.5%,對于鄰居的信任度80.1%,對于陌生人的信任度5.6%,眾籌成功的基礎是信任,在這個過程充滿著失望與驚喜,對于我曾經幫助過、信任、互贊的朋友,我好希望在我人生宇宙清單中留下支持信任的足跡,遺憾之中我看到了自己的渺小與自私,明白了理解了“朋友幫你是善事,是道義,朋友不幫你也無可厚非,不該心懷怨尤,因為人家不欠你的”,在驚喜中我感恩在朋友圈里不常互動的生命貴人,用行動給予我宇宙能量愛的信任與支持,在他們的朋友圈、社群里進行了我眾籌方案的轉發,在眾籌的評論中留下了他們真摯愛的回聲,在此深深的叩謝與感恩!
? 人生只有經歷了,才會學會給予、學會理解、學會分辨、學會自重、學會自強,在此過程中如同林語堂先生所言:“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人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膽量,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
? 在這個過程中,看到了自己愛的喚醒、臣服、認領、連接,看到了眾籌目標44660到44660.99結果,感受到宇宙能量愛的加持:生命之書是自己內外兼修的一種過程、一種存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內在的世界很豐盈,來過不求形式,走了留下精神的印跡!
? ?深刻的理解了維克多.弗蘭克爾對于活著意義的詮釋:“不要只想著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敗,成功就像幸福一樣,可遇不可求,它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產物,是一個人無意識地投身于某一偉大的事業時產生的衍生品,或者是為他人奉獻的副產品,幸福總會降臨的,成功也同樣常常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總有一天,你會發現,當然是相當長的時間之后~~正是由于這種不關注,成功將降臨于你!找尋到生命意義的三個途徑:工作【做有意義的事】、愛【關愛他人】以及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苦難本身毫無意義,但我們可以通過自身對苦難的反應賦于其意義,人的內在力量是可以改變其外在命運的”!
? ?感恩生命貴人宇宙能量愛的加持,我將加快我內外兼修的速度與步伐,在終身寫作修行的過程中朝著寫作的“寫好”、“寫杰作”方面進行延伸沉淀,真正的做到“五福臨門”至善的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