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提供了大量的精神食糧給我,閱讀伴隨我成長,閱讀于我從來都是喂養者與享用的關系。
我愛閱讀可以追溯到小學時代。作為半個留守兒童,我總會爬上書架,翻出我舅舅那些落滿塵埃的書來看。那時候我剛識字,很多字還是從報紙上認識的。我讀過的第一本散文集名為《雪凌花》,寫的是東北遼闊的河面上冬季捕魚的故事。身在西北的我,那時候只有過年才能看見一條魚,卻已經對冬季撒網捕魚的細節有所了解。我看遍舅舅的所有書,包括電工手冊。因為除了玩,回家后就沒有別的消遣了。每次打開一本書就像是打開一扇門,一個孤獨的兒童用這樣的方式認知世界。那時我看過最有趣的一本書是講世界上第一次出現的事物。比如說:冰激凌最初出現在我國明朝,是馬可波羅帶回歐洲;人類通過電話說的第一句話是:華特生先生,你快來啊;奶酪是怎么形成的等等。那本科普書讓我很受益,當我給周圍的小孩講的時候他們基本上 都處于蒙圈狀態。還有連環畫、小人書更是我的最愛了,印象深刻的是紅樓夢連環畫,晴雯半夜點燈給寶玉縫補披風那個場景讓我潸然淚下。
上初中后我變成了武俠迷,渺小的我心中留存過一個又一個英雄豪杰?;旧衔鋫b書都是套裝,至少有4本,我那時候很專注,常常一個晚上讀完一本。由于讀得快,所以基本上看完了金庸全系和古龍半系。之所以古龍半系,是因為古龍筆下的人物太“決絕”,不夠豐滿。放棄他之后我又專向梁羽生,終究都是因為太愛金庸系而擱淺。對于武俠,我有自己的追求,決不將就。可是,對于言情小說我閱讀的范圍就非常廣泛了。那時候閱讀言情書,都是偷偷摸摸的。一方面憧憬瓊瑤式的轟轟烈烈,另一方面又怕被大人發現而心情緊張,那是一段非凡的閱讀體驗。我偷偷地看過好幾部瓊瑤的著作,例如《我是一片云》《心有千千結》《失火的天堂》《梅花三弄》等等。
其實我能有這么多的資源,完全得益于我叔叔的鐵哥們開了一個書店。
高中開始我就進入了高壓氣氛,閱讀時間被大大壓縮了。我不再能隨意出入叔叔的書店了。只有在每次考試后,作為獎勵我可以歡快地跑過去拿走幾本書。當女孩們開始大搖大擺地看瓊瑤時,我又開始向席慕容、亦舒、林燕妮等作家進軍了。在專職學習的那些年,課外書籍像是一個萬花筒,向我展示了豐富多彩的世界,讓我勞逸結合,適當放松。此后,當我有時間可以自由閱讀時,電子時代已經到來,閱讀開始變得很稀有了。
前段時間開展讀書日活動,閱讀這樣享受的事情竟然變成了一種刻意,需要很多人互相鼓勵著、監督著每天共讀。并且育兒頻道每天推送如何讓孩子熱愛閱讀。閱讀的好處雖然多,可以開闊眼界,增加談資,提高境界。但是能夠作為一種享受才是閱讀最大的價值。前幾天有位網紅說了:你不會聊天是因為你見識不夠。我很認同!孩子有自己的社交群,當閱讀能夠帶給她更多的資源、更多的見識、更多的熱愛,她自然而然會愛上閱讀。
每一位企圖讓孩子愛閱讀的父母,應該先自己愛上閱讀,因為閱讀的氛圍需要長期經營。一個安靜舒適的閱讀環境,一本舒暢心靈的書籍,一曲輕揚的音樂,是多么美好的事情??!我想我此生都離不開閱讀,那么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