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昨晚逛圈兒,有個學姐看完《芳華》發了段說說,其中一句話是:在那個年代,好人沒有青春。
? ? ? ? 臨時決定本周去影院看看。主人公的命運放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能理解但有深深的無奈感。
? ? ? ? 看后突然想起曾經辦公室的討論:剛接觸初中教材時我很困惑,覺得這些顯而易見的東西還需要講?這不都是家庭教育中潛移默化的內容嘛?例如舊教材的自尊,自立,自強,自信;新教材的尊重他人,以禮待人,誠實守信;也有人提出,如果學生真按我們講的去做,步入社會后會不會吃虧,會不會“栽跟頭”。就像生活中,總有一些惡人以“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來為自己開脫;善良的人總被人們在背后稱為“傻”……
? ? ? ? 人,究竟為什么要善良?
? ? ? ? 想起一個故事:A是專門主持兒童電臺兒童心理學家。他曾接過一個電話,小女孩說自己是個好孩子,弟弟是個壞孩子。父母要求他們每晚九點上床睡覺,她很乖,每次都照做;弟弟每次都要求額外吃個蘋果,而弟弟的要求每次都能得逞。小女孩也想要一個蘋果,但父母從來不給。她很困惑:為什么壞孩子弟弟有蘋果吃,而好孩子的她確沒有。A跟誠實的告訴小女孩他不知道,并承諾他一旦想到答案就會告訴她。多年后,A在參加一個婚禮時新郎錯把戴在右手的戒指戴到新娘的左手。牧師解圍說:孩子,她的左手已經跟完美了,你戴在她的右手吧。A恍然大悟,通過自己的節目回復小女孩:希望你不要再為壞孩子得到蘋果而耿耿于懷。壞孩子雖然得到了蘋果,但你得到了上帝最好的禮物,就是——你是一個好孩子。
? ? ? ? 孟子《盡心上》中曾說: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也許善良就是人一生最大的底氣和福氣吧!佛語有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人為善,福雖不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不至,福已遠離。成為一個好人,心中自有一片美好的世界。這是怎樣都求不來的。
? ? ? ? 愿你被晨曦的第一縷陽光喚醒,凈心素雅,淡看浮華,純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