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一個孩子養四個老人,公共場合發飆了
? ? 中國有句諺語“養兒防老”真的是這樣嗎?
上次在電梯里遇見一位將近六十歲的奶奶帶倆孫女下樓,“小姑娘,你們真漂亮”奶奶卻接了一句“漂亮有啥用,不都是女孩嗎?我們是農村人,在農村沒有男孩是不行的。”我沒有再接她的話,笑著看了看站在身邊兩個安靜的小姑娘。
? ? ? “生男生女都一樣,男女平等”的口號以及廣告語,在農村的墻面上隨處可見,可它只是一個口號,它阻止不了不愛女孩的父母和親戚,更改不了老一輩重男輕女的思想,它也只是寫在墻面上的一句“廣告語”而已。
? ? ? 親戚家有兩個孩子,女孩是老大,最小的自然是男孩。聽婆婆說,男孩的爺爺是一名人民教師,祖輩幾代都是單傳(只有一個男孩)男孩自然成了家里的“土皇上”,整天騎在爺爺的脖子玩,爺爺還給他教叫自己的名字,他叫一聲,被他騎在脖子上的爺爺,樂樂呵呵地答應著,孫子叫他的名字,仿佛就讓他得到了全世界一樣。他疼愛孫子不說,還整天背著兒子和兒媳,給孫子金額很大的零花錢,買最好的衣服,最好的玩具,最好的水果,孫子什么都讓買,唯獨不讓爺爺買學習用品。
? ? ? 慢慢地,他長大了,上了初中,沒能進得了高中的大門,卻進了社會的大門。跟隨一幫兄弟(狐朋狗友)去了廣東,找體面的工作,沒有能力,進工廠卻說又累又臟,工資還不高。帶著僅有的幾百塊錢,在廣東的白天黑夜混噠了幾天,眼看要流落街頭了,依然沒有上班的想法,最后打電話給位親戚,說他被兄弟拋棄了,沒錢吃飯了,親戚于心不忍,打了五百塊錢給他的賬戶,告訴他,吃頓飯,買張火車票趕緊回家。他在電話那邊,扮演了一個乖孩子,說什么都應合著,等了一周卻了無音訊。
? ? ? 最終還是回來了,在家清閑了幾日,整天除了買買買,就是逛逛逛,似乎他的人生沒有別的意義。父母想揍打他一頓,被年邁的爺爺奶奶阻攔了,“誰要打我孫子,就先打我這把老骨頭”父母嘆著氣,擺了擺手,進了屋。
? ? ? 他在爺爺奶奶的庇護下安靜了幾天,誰知在一個安靜的早上爺爺卻一覺沒醒,家里人為此都傷痛欲絕,男孩的爸爸都幾度昏厥過去,而他卻像沒事人一樣,整天閑進閑出,從沒為疼愛他的爺爺流半滴眼淚。
? ? ? 一個人,可以沒長大,但不能沒有“人情味”不能沒有孝心,何況他是一直為你沖鋒陷陣的“恩人”。
?? ? ? 近日,男孩又不安分了,學別人在網上貸款,只有幾萬塊錢,最終連本在利高達十五萬,男孩的姐姐知道后怕父母傷心,偷偷幫弟弟還了這次不成熟的債務。誰知,他并沒有覺悟,又一次在網上貸款,數額一次比一次大,姐姐沒辦法再幫弟弟補窟窿,父母從別人的嘴里得知兒子欠了債,母親整日以淚洗面,眼睛腫得瞇成了一條縫,臉上溝溝壑壑的皺紋此起彼伏地跳動著,卻把眼前的“敗家子”奈何不了。父親,被他氣的住了醫院,可依然躲不過網上的債務,哭的像個孩子的父親站在他面前,懇求他懂點事,給家里省點心,他不屑地看著窗外,似乎他是一個旁聽者。
?? ? ? 看他,會想起已不在世的爺爺,會想到現在依然把他當寶的奶奶,看到,被他氣的大哭的母親和生病的父親,似乎每一個人都是受害者,同時每一個人又都是“儈子手”。在他成長的道路,扼殺了他的成長,斷送了他的熟知,硬生生把他培養成了一個“白眼狼”。
?? ? ? 本來不打算把別人的事,寫在這里??芍形绯燥垥r,遇見了,“孫子在公共場合辱罵老人的,老人卻無力還口”的場景。
?? ? ? 中午帶兒子和婆婆去一家很久沒去的快餐店吃飯,飯菜還是以前的味道,只是價格比以前高處了很多,和婆婆正說,格漲了,店里的人比去年少了很多,少的有些冷清,大概老板也意識到生意的冷淡,所以又做起了第二個副業,那就是買串串,看著吃串串的工具,蜂窩煤簍子,小板凳,小桌子等等,就在我們說著這家店的生意時,我抬頭看了一眼窗外面,正好看見一個穿戴陽光的男孩在一輛白色的轎車讓,攙扶著從車上下來的老人。就因為這個舉動,深深地打動了我。在要和婆婆說我剛看到的情景時,剛看見的這個男孩小伙帶著父母及爺爺奶奶走進了店里,剛進店時,他攙扶走路并不利索的爺爺,把爺爺安頓坐穩后,他又轉身扶著奶奶繞桌子轉了一圈坐在爺爺斜對面的位置上,母親坐在奶奶的對面,父親稍沒注意已不見了蹤影。老人大概都已過了八十歲的高齡,歲月在他(她)們的臉上勾勒出了深深的刀疤狀,眼睛也已凹了進去,沒了青年人的亮度,臉上的斑點清晰可見,佝僂著身子,走顫顫巍巍,手里提著一包西藥。青年人的們舉動,發動了我,心想,現在好多年輕人不是打游戲,就是陪女朋友逛街,要不就是環游世界。眼前的這個男孩,難得在身邊陪家人,卻也如此有耐心,有孝心。
? ? 剛在心里,夸完他。一聲怒吼帶著不耐煩的聲音嘈雜起來。不由地轉頭看個究竟,原來是他,就是我剛在心里表揚,感動的男孩,他對著自己的爺爺奶奶大吼起來,說話間眉頭緊鎖,把帶著手表的手不停地在爺爺面前拍來拍去,聲音足夠驚醒一個睡意沉沉的孩子,好奇的作怪,讓我忍不住多看了兩眼。爺爺奶奶看了周圍一圈,看見每個人面前都擺放著二十寸的陶瓷碗,小心翼翼地對孫子說,給我來份小碗混沌,我吃不了。只有米線,哪有混沌,說這句話的時候,已聽出了男孩的不耐煩,看著原本陽光的男孩,給老人說話的時候,眉頭緊鎖,聲音生硬,一副不耐煩的樣子。由于坐的比較的,老人繼續說著什么,只見徹底惹怒了眼前的大男孩,他站在整張桌子的西邊,身體微斜雙手拍著桌子,咆哮著“吃不了,倒掉”??茨挲g,老人大概是從饑荒年間過來,看不得浪費,繼續乞求孫子給自己弄小份的飯,早已咆哮的男孩,嘴里罵著聽不懂的外省話,直接奪過老人手里提的一袋子西藥,將袋子撕扯,把藥撒了一桌子,走到母親的位置,要拉著母親走,“不吃了,回家”母親,訓斥他坐下,罵他對爺爺奶奶說話的語氣。原本安靜的店里,不知不覺座位早已坐滿了人。只有老板和一個認識他們的服務員阿姨上前強拉住男孩,說了幾句話,男孩則坐在旁邊的桌子上略帶哭腔地說“我一個人一天照顧你們四個老人,我容易嗎?你們想過我我嗎?我就不累嗎?”當我看向兩位老人時,老爺爺很用力地挺著早已佝僂著的身子,用瘦骨嶙峋的手撿著散落一桌的藥物,撿一盒藥,伸出衣袖擦擦自己的眼鏡。老奶奶則站起身子,朝著老伴的方向移動,試圖想要幫助老伴一起撿藥,她時不時也把衣袖湊到了眼睛上。男孩的母親一直對坐在對面的兩個老人道歉“爸媽,不要生氣,他這幾天太累了,昨晚睡覺都三點多了”。兩位老人沒再說什么,卻把頭壓的很低很低。等我給兒子洗完奶瓶走向座位時,老爺爺的手里拿著被折疊了很多棱角的百元大鈔。
? ? ? 服務員把飯端了上來,碗的卻超出了老人的估算,“給你分點,我吃不了”“媽,你先吃,吃不完了,我吃”,老人執意要給分點出去,男孩的母親向服務員要了一份碗筷,分了一些出來,老人才安心地吃著碗里的飯。
? ? ? ? 其實,愛有很多種。我可以理解為男孩是愛自己的爺爺奶奶,不然,不會攙扶著老人,小心翼翼地坐到座位上,大概,是他沒有學會如何去愛一個人,他以為愛一個人就是讓你吃一大碗飯,即使你吃不完,倒了也可以,他以為的愛,是對著年邁的老人大吼大叫,不留任何情面。
?? ? ? “我一個人照顧你們四個老人,我容易么?”一句話,戳中了。我出生在農村,小的時候,走在路上,路邊的墻面上隨處可見用白色的石灰寫著“只生一個好”。當時的我還一直埋怨我家的兄弟姐妹多(四個)看到眼前發怒的男孩,突然覺得自己很幸福?!爸簧粋€好”這一項政策,剝奪了多少年輕人的快樂。
?? ? ? 如今的二胎政策放開了,卻生二胎的人越來越少。第一,養不起,第二,無人照顧。兩個看不起眼的理由,拒絕二胎的加入,可能二十年,三十年以后眼前的這個男孩,就是你此時獨生子女的未來。
?? ? ? 遇見,這場由于壓力無人分擔無人溝通而導致的“戰爭”后,我問一歲半的兒子,要不要弟弟,妹妹?他說要。我不要自己現在的輕松,造就我孩子以后的辛苦和無助。生孩子,并不是為了傳宗接代,說實在,現在除了五福就不親了,我都已經老人連自己都是累贅或早已年邁老去,我還能知道誰和我留著同一滴血。生小孩,是愛情的結晶,你們對愛共同的貢獻,給孩子有一個玩伴,一個長大后能說悄悄話,能一起面對困難,一起商量決定事情的“親人”。
?? ? ? 愛一個人,不是剝奪自食能力,更不是讓他在奮斗的年紀選擇啃老或安逸,不然他不知道什么叫自食其力,自給自足。
?? ? ? 在這個易怒的社會,很多人容易把壞情緒發泄給最親近的人。一次拜訪中,記者問了好多人,為什么要把壞情緒給最親近的人,把好情緒留給陌生人?異口同聲,因為親近的人會容忍我,不會真的生氣,因為是我的親人。陌生人就不一樣了,他們會生氣。聽了他(她)們的回答后,我在無法不得罪人的情況下,我選擇陌生人,因為我不想傷害愛我的人的心。
?? ? ? 做一個,會控制自己情緒,有耐心,有孝心,有責任心的好兒子,好孫子。請好好愛你懷里抱著的男孩或女孩,一份情很短,珍惜每一個曾經和你有血緣關系的親人或將來和你流著同一滴雪的親人。用溫柔的聲音愛你身邊的老人,小孩,妻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