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位護士長,是前后任,擔任普外科護士長,在他們兩個人的手上,呈現出來的科室風貌完全不同。
兩名護士長,人都很親切,也很民主,常常就科室護理管理建議征詢護士們意見。
為什么呢?原因有很多。
一個質量安全控制會,兩個人的組織和表現截然不同。
第一位護士長,在會前,會中,會后,她分別作了一些安排。
她在開會之前,專門做了三件事。
1.先與科主任溝通,與護理管理小組成員談話、另外還找部分人了解情況,在此信息基礎上,獨立進行思考,思考過后,形成自己的結論。
2.囑咐組長分組詢問組員意見。
3.確定發言規矩,每個人發言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人人發言。
開會中:
1.讓大家先說;
2.適當控制大會傾向,盡可能針對事情改進,不變成抱怨與訴苦會;
3.總結:對大家發言進行答,歸納下一步行動方式。
有兩個特別有趣的細節特別值得推薦,一是她習慣用“我們”進行概括總結,二是她會點人復述總結,還會抽查會議筆記。
開會后:
1.就會上事宜逐項與相關部門溝通落實。
2.落實情況下次會議或微信群上及時反饋。
后來的護士長領導形式上也很民主,開會還是請大家先說。但是,她在細節上與前任不同:
1.會前未充分溝通;
2.總結時,多半是自已想法,與大家提的問題不相關;
3.會后未就相關事宜進行反饋,一件事情往往石沉大海;
4.護士們反映問題時,她有兩個習慣性應對,一是這種問題難改進,別人都這樣;二是領導不重視,改進不了。
漸漸地,很少有人找后任護士長反映問題了,風平浪靜好不自在,但病人投訴多了,PDCA項目開展不起來,科室管理效率一落千丈。
越來越多的協調問題開始出現,領導還在組織大家開會,但會議的主線,已經從在前一位領導時期“以迎戰新問題”為主,變成后一位領導的協調和解決既有問題為主,組織的效率大打折扣。
問題出在哪里?就是下屬的感覺不對。一句話,護士長如果不能讓護士感覺到自已是科室的主任,團隊是帶不好的。
那么,如何讓護士在工作中找到感覺,認為自已對科室發展有一傷責任呢?
關鍵是做好合建化建議管理。從合理化建議開始,爭取用這個方法把護士都推到陣前,推到更高的位置。提升她們的存在感與參與感。
第一步,發現問題。
主要是發現問題,確認問題,根據確認的問題收集數據及相關資料。
護理質量管理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查找問題一般從高風險、高頻率、易出錯的問題入手,問題的來源大致可分為:(1)不良事件或近似錯誤,如一線醫療服務過程中出現的手術部位錯誤、給藥錯誤等意外事件,特別是嚴重的不良事件的不良事件及高頻率發生的不良事件或近似錯誤;(2)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如后勤支持服務過程中的停水、停電等突發事件;(3)相關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如檢查部門和科室自查中發現的病歷書寫問題、護理操作中的規范問題、院感檢查中的感染隱患問題等;(4)根據行業的要求、患者的需求和標桿的比較等,主動尋求更高的標準和質量水平,如縮短平均住院日、降低藥占比、提高住院患者滿意度、以及用失效模式和效應分析(FMEA)評估的服務中高風險流程等。
第二步,現狀分析。
對這個事情進行分析。要理清如下一些內容:發生了什么?在什么地方發生?什么時間發生?涉及到哪些人?包括哪些外部人,哪些內部人,還有哪些貌似無關,但實際上相關的人?哪些人是導致這件事情出現,和解決這個事情的關鍵人物?這個事情對于我們完成業績目標有多重要?目前發展到什么程度?最壞會達到什么程度?還可以詢問其它問題。
盡可能對一件事情從整體到局部,從原因到結果,從現在到未來,有一個更清晰的把握。
第三步,原因分析。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問題?分析的結果,反復問一個為什么,把問題逐漸引向深入,最終找出導致問題發生的作用因素。同時也可以把要改進的流程看作是低效流程,從改變一個低效流程的角度分析問題(表2),問題分析的同時要尋找存在問題與改進目標之間的差距。
第四步,選擇方案。
在這一步,請大家提出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思路,甚至是方案。如果是多個方案,還可以讓每個人都能夠思考,提出建議方案。
根據綜合改善原則。探索取長補短和改進辦法。除提出自己的意見外,鼓勵參加者對他人已經提出的設想進行補充、改進和綜合,強調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和相互完善。
最佳改進方案的確定首先應遵循與醫院宗旨相一致;其次要對達到目標的作用最大,花費少,實現困難相對較少的。對于一些需要獲得批準后才能執行的流程一定要向相應的主管領導或者管理委員會報批。
但是,在進入到這一步時要慎重。如果團隊的凝聚力不夠,大家提出多種方案,而這些方案背后的利益分布又很復雜的時候,讓每一個人都明確提出一個解決方案可能會造成組織內部的隱形沖突。在這種情況下,護士長要掌握權變原則,討論應該適可而止。
第五步,及時反饋。
所有的提議都應該得到回應。護士長可以現場,也可以在經過論證之后,提出解決方案,這是最好的回應。由于經過了所有參與者的提議和共同討論,決策方案就是代表大家意見的。護士長這時要善于推功,把出點子的功勞歸到下屬頭上,在這之后再提出部門間、人員間的協同,相比直接布置任務,認同感強,落實高效。
總而言之,做好合理化建議管理,讓科室護士愿意提建議,善于提建議,能推動護士參與科室護理管理,促進護士自主力、執行力、參與感。極大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