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幾個月之前,為了保證每天的閱讀量,我在每晚睡前會用一個小時的時間讀書,希望可以養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但是發現有很多原因導致我很難保證在這一個小時的時間內專心閱讀,幾乎每天的閱讀量都達不到自己預期計劃的量。
反思:在習慣養成過程中,沒有對影響習慣養成的因素做記錄與分析,可以通過哪些調整去除影響習慣達成的因素。我的問題主要出現在習慣養成四階段中反應階段中的環境因素,一個原因是女兒的經常性打斷,還有一個原因是為了陪娃在臥室讀書,經常會讀著讀著就困得不行了,可以在這兩個方面進行改進。
A1+:
Step1:確定目標:每晚讀書一小時,習慣養成的四個步驟:
提示:晚上九點鐘鬧鐘提示閱讀時間到了。
渴求:增加閱讀量,自己的習慣養成的身份定位是成為一個積極成長的學習者。
反應:每晚專注讀書或者做筆記整理一小時。
獎勵:堅持一個月可以獎勵自己一次100元購買紙質書的機會。哈哈,讀電子書是一種挑戰,做不到不許買書,對自己這是有多苛刻啊!
Step2:記錄行為:記錄一個月當中,自己在睡前讀書過程中出現的狀況,都有什么阻礙了讀書的正常進行。比如女兒不想自己單獨睡覺,希望我在臥室陪她,把我拉到臥室里;女兒睡不著,總想與我聊天問很多千奇百怪的問題,我難以集中精力讀書。
Step3:分析習慣:我的讀書習慣很難保質保量的完成,多半因為女兒的干擾比較多。
Step4:找準對策:在反應階段,我的讀書不易行,需要排除環境干擾,我就需要先把娃搞定,讓她在九點前能夠自己單獨在臥室睡覺。首先要讓娃心情好,體力有消耗,又不讓娃覺得自己被忽略,這樣我才可以安心讀書。我可以在晚飯做完作業后用至少半個小時與娃做游戲,最好是體力型的游戲,跑跑跳跳她能夠消耗一些精力,更好入睡;我娃是個話嘮,我還需要與娃至少有二十分鐘的聊天或者讀故事時間,把她想說的話都提前說完,也能夠促進我們的親子關系;然后要與娃提前把我的時間規劃告訴她,再與她商量具體細節,在她認可的情況下,更好的實現前面睡前的所有鋪墊工作。搞定了娃,我的閱讀習慣也基本搞定了。
A2:目標:從2020年3月份開始,每半個月輸出一篇讀書筆記分享稿。
Step1:確定目標:半個月輸出一篇讀書筆記。
提示:每月的1號和16號設置鬧鐘確定所讀書籍,12號與18號設置鬧鐘提示筆記輸出。
渴求:動機兩個,一個是強輸出,加快自我成長;一個是準備投稿,為理財開源做嘗試。
反應:需要每半個月精讀一本書,輸出需要學習寫作技巧。易行應該是OK的,但是有挑戰,不是很簡單,需要不斷做嘗試與修正。
獎勵:全年完成20本書的輸出,獎勵自己一個漂亮的筆記本,一個新的文具盒(哈哈,童心未泯啊)下一年做讀書筆記,還有一個在娃面前驕傲的宣布自己成績的機會,有娘如此,娃還有何求?嘿嘿,自戀展示時間一定要有!美的不行了。
Step2:記錄行為:記錄下每個月的情況,查看哪里有影響這個習慣完成的因素,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分別是什么?
Step3:分析習慣:對記錄下來的習慣進行分析。預計問題多出現在反應階段,這個嘗試對自己是個挑戰,并不簡單,需要前期學習一些讀書筆記整理的技巧,還有寫作技巧;還有一個是時間問題,今年自己計劃的學習內容依然很多,理財、拆書過級、拆研班、日更公眾號,再加上讀書輸出,精力和時間管理會是一個重要因素,需要精打細算。
Step4:找準對策:讀書筆記整理與寫作技巧可以盡量在二月份做好前期學習;精力和時間管理對自己是一個新的挑戰,嘗試去做,做了才知道是不是可以實現。
2.4 學霸題(可選,非必要)1、你最近想養成/戒掉多少個習慣?請把你想到了的習慣都列舉出來。2、如果只讓你選一個習慣來重點養成,你會選哪一個?為什么?
拆頁:行為改變的四大定律(P040~P041)2.0 圖書《掌控習慣》詹姆斯·克利爾2.1 R原文我把這個框架稱為行為轉變的四大定律。它為我們培養好習慣并破除壞習慣提供了一套簡單的規則。你可以把每一條定律看作是影響人類行為的杠桿。當杠桿處于正確的位置時,培養好習慣不費吹灰之力。但當它們處于錯誤的位置時,培養好習慣就變得幾乎不可能了。
我們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借以改掉壞習慣。
假如我說這四條定律基本囊括了改變人類任何行為的無以復加的框架,那是不負責任的,但我認為它們已經很接近了。正如你很快會看到的那樣,行為轉變的四大定律幾乎適用于所有領域,從體育到政治,從藝術到醫學,從喜劇到管理。無論你面臨什么樣的挑戰,都可以應用這些定律,不需要采取完全不同的策略予以應對。
每當你想改變你的行為時,你可以問自己幾個簡單的問題:
1.我怎樣才能讓它變得明顯?
2.我怎樣才能讓它有吸引力?
3.我怎樣才能讓它變得容易?
4.我怎樣才能讓它令人愉悅?
如果你曾經有過這樣的疑問:“為什么我不照自己說的去做呢?為什么我不減肥或者戒煙,或者為退休存錢,或者開始做兼職呢?為什么我說某事很重要,但似乎從來都不為它抽出些時間?”這些問題的答案全都能從這四條定律中找到。培養好習慣和破除壞習慣的關鍵是理解這些基本定律,并掌握根據你的具體情況加以調整的技巧。如果你設定的每個目標都違背人性,那它注定會失敗。
2.2 I便簽:拆書家講解引導塑造一個新習慣,或者改變一個錯誤的習慣,在這習慣養成的四個步驟上下功夫就可以了。作者提出了成為行為轉變的四大定律的框架,提供改變習慣的一套簡單規則。
1、四大定律如原文拆頁所述,行為改變的四大定律,分別對應著習慣養成的四個步驟——提示、渴求、反應、獎勵。關于四個步驟的闡述,大家可以參考《RIA訓練營:W1-D3作業,習慣養成的四個步驟》。每個定律的描述,在原文的兩個表格中描述得已經很詳細了,我不再贅述。作者詹姆斯·克利爾在書中給了22個建議,分別對應著培養好習慣的16個方法和戒掉壞習慣的6個方法,詳見下圖。
是不是每個習慣都需要把四個部分都設計好呢?答案是不必要。重要的是根據習慣養成的四步驟,記錄并觀察自己在四個步驟上的表現,查找到薄弱的環節,并用表格中對應的措施來加強/攻破。也就是下面的步驟:
Step1:確定目標,挑選一個習慣,識別出習慣形成的四個步驟。
Step2:記錄行為,將自己在這個習慣上的表現記錄下來。記錄的時間可能是一個星期,也可能是一個月,甚至更長。
Step3:分析習慣,根據記錄的情況,分析出自己在哪個環節上比較薄弱,可以用來改變自己的行為。如果對自己的習慣分析得比較透徹,步驟2的時間能縮短。
Step4:找準對策,以表格中對應的方法為方向,去找能讓自己達成目的的具體方案。
2、養成好習慣首先是四大定律正著用,也就是在培養一個好習慣。作者強調我們需要讓提示顯而易見,明確出來,在渴求的部分讓它更有吸引力,好讓自己想著去做,在反應的部分做到簡單易行,輕輕松松能完成,然后讓獎賞來得令人愉悅。舉例說明一下:(1)讓提示顯而易見:夏天我圍著小區跑圈,到了冬天,室外很冷,我改為去公司的健身房跑步,但是經常在上班的時候忘記帶洗漱用品、跑步裝備。經過記錄分析,我發現是提示不夠明顯。于是,我把去公司跑步要用的東西打包好,放在門廳柜邊上,出門就能看見。(2)讓它具有吸引力:最近宅在家里,因為不能到處活動,我迷上了刷攜程、蜂窩網幾個App,看驢友寫的游記、旅游目的地介紹,這嚴重擠占了我看書的時間。為了平衡兩者的時間,我給自己設定的是看20分鐘書,可以5分鐘游記,再簡單休息下。
3、戒除壞習慣那如果遇到一個讓你抓狂的習慣呢?比如說每天熬夜刷快手,你想戒掉它,怎么做呢?就將四大定律反著用。第一種方法讓提示無從顯現,眼不見為凈。第二種方法是讓它缺乏吸引力,想到它就覺得沒什么可期待的。第三種方法讓它難以施行,增大阻力。第四個種方法是讓它帶來的反饋是討厭的。比如說刷抖音停不下來,可以考慮這樣的方式:卸載抖音(消滅提示)、刷惡心視頻(降低吸引力)、一到晚上10點就關閉路由器(增大阻力)、承諾被家人發現刷抖音就包攬家務10天(問責伙伴)。
4、以下哪個習慣養成沒有使用行為轉變的四大定律?A、為了每天寫一篇文章,放棄休息,熬夜趕工。B、長假期間,孩子每天做完作業可以看一集20分鐘的動畫片。C、為了克服總想看電視的習慣,把遙控器藏起來,電視插頭拔掉。答案:A。B利用的是“讓它具有吸引力”,通過孩子喜歡的動畫片來吸引孩子完成作業,當然,這個方法要謹慎使用哈,此處只是為了舉例子。C利用的是戒除壞習慣中的“讓它難以施行“,增大了看電視的阻力,從而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
2.3 A便簽:學習者拆為己用請大家列出你最近期待養成/戒掉的一系列行為習慣,可以是睡前刷抖音、地鐵上看視頻、開車聽廣播等任何習慣,并參考I便簽的How部分來寫出A1和A2便簽。
2.3.1 A1便簽:激活經驗、面向過去回想在最近半年,你養成了的習慣,或者想要養成但雖有行動但沒堅持的習慣,一一列舉出來,識別出這些習慣的四個要素分別是什么。請從中選擇一個對你影響最大的習慣,運用行為改變的四大定律,分析你當時養成了習慣、沒養成/戒掉習慣的原因。
2.3.2 A2便簽:規劃應用,指向未來請思考最近你想要養成/戒除的一個習慣,分析出習慣養成的提示、渴求、反應和獎勵,設計出記錄習慣的簡要模板。推斷一下,你最可能在哪個步驟出現困難呢?請從行為改變的四大定律中挑選對應的定律,盡可能多地列舉出措施,用來刺激行為的養成/戒除吧。
2.4 學霸題(可選,非必要)1、你最近想養成/戒掉多少個習慣?請把你想到了的習慣都列舉出來。2、如果只讓你選一個習慣來重點養成,你會選哪一個?為什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