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當有人問我做什么的時候,我說會計事務所,對方會贊賞地說:那你是注冊會計師吧,這個好難考的哦!我不以為然地撇撇嘴:我不是注師,我是注師的老板。對方會笑著側目,牛氣!
但是,當我看到記者問馬云:最近您的一幅畫在香港拍出了400萬港幣的價格,對此您有什么想法?馬云答:其實,我是一個藝術家。瞬間臉紅,羞愧不已。
馬云尚且能完全沉浸畫畫中,你我還好意思標榜自己?
眾所周知,注師考試實有難度。以前貪玩,靜不下心來學習,自認為考試會占用大量時間,還不如花點心思想想怎么拓展業務,掙更多的錢來得實惠。
事實上卻是,花了大量的時間在逛街喝茶看小說上,也沒在下班后思考,如何開發新業務模式。而恰恰是因為對上市公司業務知識儲備的缺乏,使得當政策出現變化的時候,我們的從業方向就斷了檔,沒有能提升專業層次,迅速地跟上新興市場的需求。
雖然在長期的摸索中終于調整出一套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但如果具備更扎實的專業知識,以我們多年來在行業內的市場地位,加之廣泛的人脈資源,也許方向會更多元,前景更樂觀。即使公司的發展不完全取決于我本人的意愿,至少自己的眼光也能看到更長遠,終究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吧。
中午午休,跟辦公室正在手機上追劇的90后小妹說,你們誰考注會,刷題的時候帶帶我,我看了書還是錯。妹子說,注會現在有什么用啊,又不能掛靠。
是的,國家諸多新政策使得行業不得不重新定位。原有固定模塊的業務銳減,隨之而來的從業人員大量剩余。這個含金量不錯的執業證,現在也備受市場冷落。可是誰說它就沒用了,上市公司財管的敲門磚啊。
再說了,先別管有沒用,以每天追劇的這勁頭,能否如期考過都很難說。我自己也是,教材買了兩個月,第一遍都還沒過。看不進的時候,會跟自己說,好好享受生活,整這些暫時也用不到。于是,任由自己安于舒適區,放松懶惰。
現在如果再有人問,估計我不太好意思理直氣壯。從業十多年,居然從沒有靜下心來學習,這可是行業的準入門檻。
雖然我在文字里總是透著安于現狀,可那也不是要你心安理得地偷懶啊。
有了明確的小目標,一步一個腳印,才可能向著更遠的目標邁進。當未來越來越清晰,是否更有底氣安于現狀,或者適時抓住機遇作出恰當的調整?
誰說詩和遠方就是游手好閑?你連行動起來的勇氣和定力都沒有,還好意思談詩?即便去了遠方,也無外乎打卡式的拍照秀朋友圈。熱鬧過后,以你當下貧瘠的內心,當真悟到了詩情和畫意?
我們常常說的是,現實的諸多不如意,眾多的日常瑣事困住了自己;或者一上來就是無用論,總有更多更迫切的事要做,還有大好的青春要揮霍,人生重在享受,何必把自己搞得那么辛苦。
可是你辛苦嗎?上班的時候少逛淘寶,多琢磨琢磨怎么把事情做好;下班的時候少追劇,多看看書;早上大家都在睡懶覺的時候,你起來跑跑步,一天輕松愉悅地開始。
還是那句被引用濫了的話,以絕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去拼天賦。
《士兵突擊》中有句臺詞:他做的每件小事就好象抓住一棵救命稻草一樣,到最后你才發現,他抱住的已經是參天大樹。
什么造就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當他在默默地做著每件不起眼的小事,你看不到差異;等看到了,他已經甩出你好遠距離。可你依然只是認為:他運氣好,他有天賦,或者他有關系。于是,你仍然徘徊在原地,繼續抱怨待遇太低,社會不公,家庭環境不好,學歷不夠高。
每每我看到頭懸梁,錐刺骨,都不知何故,古人會用到如此煽情的字眼。當真他們需要讀的書太多,或者只是夸張的修辭手法?其實很多時候,遠遠還沒到拼吃苦的程度,更談不上需要用到如此慘烈的手段。
懶漢實在太多,只要做到基本的勤勞,就可以致富了。
我自己就是個反例,特懶散,早上醒了起不來,繼續賴床的理由是睡眠質量不好。當我果斷爬起床跑步一段時間,驚奇地發現,倒是睡得越來越香。誰說一定得睡足八小時,至少我自己的親身體驗,以前的八小時,還沒有現在的六小時更神清氣爽。
最近徐靜蕾很火,每個女人都視她為奇跡。愛過的每個男人提到她時,都無一例外地豎起大拇指。她每個轉身都華麗麗,每個角色的嘗試都恰到好處。那是因為,她總在不斷地用行動去嘗試去證明,不一樣的自己。最重要的是,在不斷的探索中,耐得住寂寞。所以,才永遠不缺,主動選擇的權力和底氣。
回頭再看,有沒有用真是想多了。只管行動起來,先跨過去再說。
等你到達彼岸,自是另一番風景。
??????T???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