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是文字之光“陪伴”主題第六天點評時間。
按照服務部安排,這一天點評由梅美生活老師主持,我做配合。
幾天前,梅美老師就為主持活動做準備,寫要求,做安排。還不時提醒我,要在別人主持時留心記下主持環節和相關流程!
我按梅美生活老師的提示也提早做準備,記錄活動時間,收集主持流程,學做點評提示鏈接等。
這一天如期而來,4月19日下午19點40梅美生活老師就開始在【文字之光】點評活動群進行前熱身:
今晚正式點評開始前,我特向筆友們推薦一首非常喜歡的世界經典曲目《夜鶯》。
《夜鶯》是雅尼的作品。他覺得小鳥的鳴叫中充滿了旋律和節奏,而中國笛子模仿小鳥的鳴叫再合適不過,于是專門做出了這首充滿中國古典音樂情調的現代音樂作品。
笛子、小提琴、大提琴、鋼琴和電聲樂隊,還有人聲的加入,顯示了這首樂曲獨特的魅力。
《夜鶯》對我的啟發:
《夜鶯》就像我們今晚“文字之光”的點評活動,把笛子演繹的“夜鶯”比喻為文章作者,那么其他樂器的獨奏與交響就是每個點評者對作者文章的回應。
那么就讓《夜鶯》鳴唱,陪伴我們所有參與者一同陶醉在文字的盛宴里。同時在群里分享了樂曲《在夜鶯》,這是一曲百年經典的名曲,久聽不厭。
可以看出,梅美生活老師很喜歡音樂,把音樂與文字緊密結合,肯定是一位高雅,知性,有情趣的女子。
梅美生活老師在19點45發出點評參考:
杜甫說:“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但文章既給人看,就要評論。而評論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但我相信,大家對文章的看法有著基本一致的評論標準:
1)內容好、深刻、清新、能使人向上。
2)表達好、確切、簡練、生動、能使人清楚了解,并享受語言美。
3)自利利他、真情、自我療愈等也應該被考慮在內。
4)普世價值觀中的愛國、愛家以及倫理、道德的范疇都可做為衡量標準。
貼心提示:
簡書是個平臺,請大家可以收藏王大珊老師的這篇《怎樣避免文章被鎖》以避免發文被鎖。http://www.lxweimin.com/p/e0aa878bee01?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
同時又分享了4月18日最觸動作者內心的點評者名單,大家的目光一下就聚焦在了這張圖上!
頓時,群里喝彩聲、鼓掌聲、放炮聲此起彼伏!
19點50分,大家準時在群里接龍,共有41人參與點評。
20:00點評準時開始
梅美生活發出主持語: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第一篇文章。作者是我們【文字之光】社區的社長。
第一篇? 作者:朋友是老酒
文章:《18陪伴丨親子共成長》http://www.lxweimin.com/p/f3e96fe36445。請作者發表自薦語!
自從聽了全國家校合育專家武際金的報告后,我懂得了家庭教育的四大鐵律,關系重于教育,身教重于言傳,成長重于成績,相信就會看到。
我開始寫親子日記,每天閱讀《父母規》。我意識到,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家長最重要的事業。錢沒有了可以再賺,孩子的陪伴卻是有期限的,一旦錯過,無法彌補。
我把女兒的成長過程記錄下來,成了這篇文章,原汁原味,沒有修改。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多多益善!
梅美生活老師:??好了,大家現在進入發表點評時段。希望大家不要著急,避免發生光速造成的奮力爬坡情況。
發完點評后,你可以閱讀其他人的點評帶給自己不同的理解與分析。
(經作者朋友是老酒推薦,最觸動作者內心的點評者名單是:張小晚如月、王大珊、方海敏)
1.【點評作者】10張小晩如月
【文章特色】
讀完老酒老師的文章,深刻地感受到傾聽和陪伴的重要意義。
本文以時間為序展開闡述,通過對女兒成長過程中的點滴記錄,從側面說明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回家第一眼看到女兒沉睡時的表情,幼兒園看著扎著羊角辮的女兒消失在教室門口的背影,包括親自日記的長期堅持,這些點點滴滴,都是一位父親對女兒不言而喻的愛。
【文章建議】
整篇文章可以分為三部分:寫在前面的話、傾聽和陪伴、致我的寶貝女兒,建議使用小標題,增加文章的層次感。
2.【點評作者】49王大珊
【文章特色】
這篇散文主體部分按時間軸順序展開,線條非常清晰地講述了搖籃中的女兒、 上幼兒園的女兒、上小學時的女兒、上初中的女兒的陪伴故事。我認為文章有以下幾個特點:
1.對家長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特別是親子日記,作者用親身實踐驗證了對于親子成長的巨大作用,是一種現代的、科學的家庭教育方式之一。在家庭分工角色上看,很多父親對子女的陪伴粗心大意甚至缺少陪伴,作者為“父親們”樹立了一個好榜樣。
2.真材實料的背后是作者十幾年用心陪伴女兒情感與汗水的辛勤付出,這里沒有蒼白的口號和空洞的理論,而是腳踏實地的成果結晶,所以令人信服。
3.語言雖平實,但情感飽滿,這種對子女深切的真愛會打動讀者的心弦。
【優化建議】
1.結構上,頭兩個自然段或者刪去或者變成前記與主體內容切割,否則有點像講演稿。后面的詩歌也采取“引用”格式與敘事行文區分,從形式上避免主體內容頭重腳輕。
2.故事描寫應該再深入一些、再生動一些。作者的親子日記有大量素材,完全有深加工的空間。篇幅不妨加長,現在感覺有點單薄。
3.詩歌中的女婿是未來時,但給人感覺是現在時,應該修改一下。
【一點思考】
家庭教育,現在是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親子陪伴可以進行多元化探索。親子日記有很多優點,但在與子女互動方面也有其不足,特別是女兒上初中后,其陪伴形式也需要改變。近期,“文字之光”準備啟動“親子寫作成長營”,這是親子陪伴模式新探索,希望老酒社長帶頭參加試驗。
3.【點評作者】40方海敏
【文章特色】
1. 文章圍繞親子教育突出主題。緊緊圍繞孩子成長離不開父母陪伴,從實例中闡述“父母陪孩子慢慢長大,孩子們陪我們慢慢變老”的主題思想。
2.文章從細節入手進行理性思考。作者每天都寫親子日記和教育類文章,教育觀念新穎,解決方法科學,并且能抓住生活中的細小事件,發現癥結,展開思考,并給與科學解決,體現先進的家庭教育觀念。從而讓理性陪伴提升家庭教育質量,給讀者傳遞了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
3.文章思想基調一直充滿愛育,不論是剛出生,還是上幼兒園受委屈轉園,抑或上小學培養自主能力,到初中遇到青春期的獨立,始終用理智的愛在教育孩子,提現父愛如山。
4. 文章很好的突出孩子成長,父母當好引路人,做好陪伴,但不包辦的思想觀念。不唯分數,但教會孩子要努力,不攀比當第一,但一定要做有用人。同時,作者寫親子日記,不但改變了自己的教育方式,還改變了親子關系。道出堅持寫親子日記,為家庭教育增加一雙關注的眼睛,通過記錄家庭教育理念在日常生活瑣事中的應用和反思,從而改變家庭中的親子關系。
5. 親子日記科學育兒,改變家長態度,改變孩子習慣,讓親子關系更和諧。
6.文章末尾為女兒寫的詩很好地升華了文章主題,溫馨有愛,處處展現父親的擔當、責任和引領。
【優化建議】? ? ? ?
個人拙見,建議把文章開頭的活動情況去掉,有點沖淡文章中貫穿的親子陪伴!
【總體評語】
文字樸實,情感真誠,案例立足實際,方法科學恰當,很好地突出家庭教育中父母理性陪伴的重要性,為讀者傳達了先進的家庭教育觀念
大家積極討論,各個都稱贊朋友老酒是一位貼心的老爸,一位稱職的暖爸。有的友友說要收藏他的文章,好好學習,也要開始為自己的孩子寫親子日記;有的說家長寫親子日記,有助于改善親子關系;有的說記錄親子日記,是給孩子一筆寶貴的財富!
不論怎樣的結果,家長寫親子日記,其實就是在記錄孩子的成長過程和審視自己的教養方法。
我覺得,家長寫親子日記一方面培養了孩子,另一方面也成就自己。因為教育孩子只有一次機會,家長來不及試錯,也不能試錯。唯有做的,只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能及時針對成長中的問題,不斷完善自己的教養方法,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經過點評討論朋友是老酒發表感言:
看了大家的意見,除了感動還是感動。畢竟,在快節奏的今天,能用心閱讀文章實屬不易,指出不足更是可貴。“良藥苦口利于病,忠逆耳利于行”,對于所有人的優化建議,我會“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爭取讓文章煥然一新,不辜負大家的良苦用心。
20:30
主持人梅美生活老師:下來我們看第二篇文章
第二篇? 作者:小塵老師
文章:《19陪伴 | 不曾離開》http://www.lxweimin.com/p/6d240b603ec2
“小塵老師”,是一個用文字傳播真善美的教育工作者。文字之光運營部成員,請發表自薦語。
小塵老師發表自薦語:
因天災、人禍等原因,有些人、有些東西會突然離我們而去,毫無征兆地消失。今年很多人這種不確定感、災難感應該更強烈。所以,陪伴有了另一種形式——住在心里的陪伴。很多曾經的美好因特殊原因不得不離開我們,但其實他們都不曾離開。我們是一味地思念,一味地沉浸在失去的悲痛中?還是有所寄托,有所轉移。顯然,本文想表達的是后者。
愿望是好的,但材料的選取與組織,語言的表達,主題的突出等等一定還存在不少問題。大家多提寶貴的意見。
(經作者小塵老師推薦,最觸動作者內心的點評者名單是:韓涵微語、王大珊、瘋狂的茶葉蛋)
1.【點評作者】20韓涵微語
【文章特色】
本文是一篇記敘文,或者說故事。
文章以偶遇他人的“金毛狗”開篇,在比較中“咪咪”出場。接下來,作者采用倒敘的方法,分別講述了“咪咪”的由來;“咪咪”因野性差點被逐出家門,跟隨“二姑”放牛,接主任下班;遭遇車禍,又意外回來;“咪咪”意外失蹤,再也沒沒有回來;故事啟示。
文章語言質樸自然,行文流暢,把與狗狗的這一份偶遇到相處再到失而復得乃至最后失去,寫得一波三折,帶給讀者較為濃厚的閱讀興趣。
最后故事啟發也寫的有哲理,擴展了陪伴的另一層含義。
【優化建議】
一、字詞方面:
語言表達上可以再準確簡潔些,建議作者可以大聲朗讀出來,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
二、內容方面:
1.可以圍繞狗狗進行著墨,把無關或者關鍵不大的部分可以果斷地砍去,這樣整篇文章會更加干凈利落。
2.第一、二節可以合并,第五、六、七節可以合并,避免分節多太碎而影響閱讀。
2.【點評作者】49王大珊
【文章特色】
文章仿佛是一部連續劇,小狗“咪咪” 與主人公相遇、安家、陪伴、被撞失蹤、回歸直到再次消失,故事一波三折,很耐讀。
文章最后的感悟點題以小見大,給出了陪伴的另一種詮釋,很有哲理。
語言流暢,形象生動。
【優化建議】
1.文章故事的戲劇性較強,不妨在序號后邊擬上有趣的小標題,可能效果還會好些。
2.如果上邊的建議成立,應該對內容再做適當的增補、剪裁處理。
3.小狗“咪咪”的動作行為描寫很成功,但靜態形象描寫少了一些,可以適當增加一些特寫鏡頭。
【優化建議】
大家討論:對動物的形態描寫、人狗情感,最后因孩子再沒養狗
3.【點評作者】01瘋狂的茶葉蛋
【文章特色】
又是一篇人狗奇緣。與咪咪的相遇可謂奇妙,僅僅是一面之緣,狗狗卻似乎能識別主人的善意,主動跟隨,主動親近,才有了后來的日日相隨。
野狗自有野性,刨沙發,撕紙巾自有它的一番樂趣。可被主人家驅趕以后,它也收斂野性,變成乖狗狗啦,不再調皮搗亂。
后來的走散,也許是它心知主人的不便親近,又或許是它找到了更好的歸宿,又或許是它想繼續天地闖蕩…
它陪你走過一段路,你永記它在心尖,真好!
【優化建議】
1.因為這條小狗太可愛了,
因為去掉
2.對我倆也似乎很是聽話。
也很聽話。
3.小黑狗也有野性的一面
前面加 不過 起轉折意
4.最后還是收留了他
最后我們還是收留了他
20:49
關于養寵物的話題也許觸動了友友們的神經和視角,加之很多友友都有養寵物的經歷,所以對文章評論積極主動,評論語應接不暇。
小塵老師也許激動不已,還沒等主持人邀請發表感言,自己就主動發了出來。這足以說明小塵老師的總結、吸收能力很強!
小塵老師發表點評感言:
謝謝大家的認真閱讀與點評,真的是除了感動還是感動。大家的點評我會一一收藏,抽空修改。
一個好的團隊的引領,一種好的互動方式,再加上一群認真努力的同行者,收獲真的特別多。
感恩遇見,感恩陪伴
主持人梅美生活老師很幽默:@小塵老師 太激動了,還有十分鐘時間呢!
不過大家可以在自由討論!
這一下仿佛炸開了鍋,各種留言都,有的友友說狗通人性,狗是人類的朋友,有的說趕緊養條狗狗……狗狗的話題討論的熱火朝天!
梅美生活老師應變能力很強,似乎很了解養狗友友的心理。不過,據我了解,她養過許多小動物,也有很多經驗。但因時間關系,沒有展開繼續討論。
于是很切實際地主持到:好了,關于狗狗的話題和經驗咱們后面搞個單獨的活動吧!大家又時一陣熱烈討論!(點贊、稱贊、鼓掌一浪蓋過一浪!)
梅美生活老師主持到: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主編韓涵微語老師的文章!
“韓涵微語”,專注教育、熱愛寫作。愿傾一己溫柔傳播教育的本真!以文字沉淀內心,用微語傳遞力量!文字之光編輯部主編。
第三篇? ? 作者:韓涵微語
文章:《20陪伴|永不缺席》http://www.lxweimin.com/p/cd3d0ab2d7b2
作者韓涵微語發表自薦語
考場有形,孩子在場內沙沙作答,專注是一道風景;老師在場內默默關切,無言是一道風景。
考場無形,家長在場外默默祈禱,靜默是一道風景;老師在場外竊竊揣摩,擔心是一道風景。
你考我陪。可到底如何陪考,才能真正助力孩子跨越高考、舞動青春,恐怕不單是有愛心和用心就夠了,更需要有智慧和理性。
歡迎大家走進我的文章《20陪伴|永不缺席》一探究竟吧。
我愿淹沒在點評里,奮力掙扎中獲得重生。
不愧為主編,自薦語都寫的這么富有詩意還不失理性思考!
(經作者韓涵微語推薦,最觸動作者內心的點評者名單是:阿斌、遼東沈氏布衣、方海敏)
1.【點評作者】04 阿斌 abin
【文章特色】
1.這是一篇既充滿感情,又非常理性的議論文章。文章的主題是在“陪伴”下延伸出的“陪考”,這是與年輕學子們人生大考的陪伴,是心的陪伴,是見證青春的成長。
2.作者的文章充滿了暖暖的愛。作者在文章中說:“作為一名高中老師,注定走在陪考的路上:用專業知識陪同學生進行知識和技能的積蓄,用大愛和責任陪同學生進行能量和夢想的續航……”這樣的語言深深地打動了我,我相信也會打動讀者們,讓讀者看到,作為高中老師的作者是如何將自己的大愛獻給了她的學生。在這份愛中,有的不僅僅是知識與技能的傳遞與積蓄,更多的是她為她的學生們鼓起了前進的風帆,帶著夢想,帶著動力,帶著勃勃的生機與他們一起去遠航。我為她的學生們感到驕傲,因為孩子們遇到了一位難得的盡責的恩師。學生們會感謝作者一輩子。
3.作者的文章充滿理性的光輝。文章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什么是陪考,陪考的意義,如何陪考和要不要陪考。作者在第一部分“什么是(W)”中,先論述了陪考的外在壓力,進而分析了陪考的三種類型,即:生活型、知識技能型和心理型;在第二部分“為什么(W)”中,作者論述對外在壓力的積極因素進行了淺層和深層的分析,并列舉了作者當年參加高考的感受,用自己的感受來印證作者的觀點;在第三部分如何做(H)中,作者作者論述了陪考的四種能力,即物質保障能力、堅定的應對能力、邊界意識和履職能力、探究能力;在第四部分中,作者得出結論:“陪考,陪的是考,用的是心,傳的是情。”
4.作者最后點題說:“陪考路上,我們從不曾缺席。因為有幸見證孩子生命綻放的無限可能,因為有幸在見證中點燃青春的記憶……”
5.作者文章一氣呵成,順理成章,既洋溢著青春的氣息,又對家長有指導意義。
【優化建議】
對于本文沒有優化建議。
但另外多說一句,是這次主題創作無關的話題,作者是否可在此文章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或以“我對陪考的幾點思考”為題,進行深一步論述,可分為教師篇和家長篇,或集中一起論述,思路可按照“5W2H分析法”中相關內容進行分析,選取其中重要內容,估計會成為一篇(或兩篇)不錯的教育理論論文。目前來看,作者的思路已基本具備。或許您已經寫過,可忽略不計。
附:“5W2H分析法”基本框架
1. 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2. WHY:為什么要做?
3. WHO:由誰來做?
4. WHEN:何時做?在什么時間做?
5. WHERE:在什么地方做?
6. HOW:如何做?如何實施?方法論?
7. HOW MUCH:做到什么程度?達到的質量水平如何?
不必面面俱到,選擇其中重要內容。
2.【點評作者】40方海敏
【文章特色】
1.本文結構嚴謹,從故事引進主題,溫馨又暖人。經歷過陪考的家長都深有感觸,陪考不僅要做好物質準備,生活照顧,最重要的是做好心理陪考。我親身經歷了女兒高中三年陪學陪考,高三學生面對高考的心理壓力無法用語言來描。但重要的是家長陪考要提前疏導好孩子的心理狀態,讓孩子坦然面對高考。同時自己還要有強大的心理支撐力,該做的事情繼續做好,不要讓孩子察覺出你的焦慮。
2.作者抓住專業特點和家長的關注熱點,在文中對陪考既有事例描述又有理性思考,更有專業知識論述和專業引導,讓“陪伴”上升一定的高度,拓寬了陪伴的寫作范疇。
3.文章層次分明,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操作性。在時下正符合高三家長學習實踐,對他們當前的高考焦慮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在教育方法上具有一定的指導性,能有效轉變家長教育觀念。
4.文中處處有心理指導,對高三學生、家長有一定的幫助,在心理上起一定的疏導作用,給家長一個明確的方向。
5.文章結尾升華做的很好“陪的是考,用的是心,傳的是情”!
【優化建議】
個人拙見:
1.一諾到底怎么了,是考試前的心理壓力太大,還是家長沒來陪考?老師做的很好,但原因不清楚。
2.家長陪考的過程中語言修養應該給與指導。有的家長喜歡關鍵時刻“加油”,結果造成學生過大的心理壓力;有的還叮囑“好好考”等,搞的孩子上了考場緊張分心;更不能在考完一門出考場就給暗示或詢問成績,這樣影響孩子下一門考試的情緒。
3.【點評作者】31遼東沈氏布衣
【文章特色】這是一篇側重論說的作品,有敘有議,側重議論和闡釋。你說它議論文也可以,作品的主干就是這樣;你若說它是一篇散文也行,開頭結尾還有中間一小部分,散文的味道也很濃。但最終還是把它歸結為論說文較為準確。這就是與眾不同的地方。下面,就讓我們從作品中抽取一些段落和經典語言來證明以上的結論吧。
開篇,作者開宗明義,直接亮出自己的身份:自己是一名高中老師,又是一名家長。作為一名老師,注定走在陪考的路上:用專業知識陪同學生進行知識和技能的積蓄,用大愛和責任陪同學生進行能量和夢想的續航……
作為一名家長,注定走在陪考的路上:用生命和擔當陪護孩子茁壯成長,用愛和理想陪同孩子綻放生命。
01 .何為陪考?都陪什么?
陪考,從字面理解,也就是輔助、陪同考生進行考試。
那么,陪考陪什么?根據內容的不同我大體做了三個分類。
一是生活型陪考。二是知識技能型陪考。三是心理型陪考。
高考在即,考生在知識技能方面的提升空間是微乎其微的。此時,對于家長、老師來說更多的是生活型和心理型陪考。
02.為什么要陪考?意義何在?
熟悉或陌生已不再重要。只一個擁抱就好,征戰高考便不覺孤單。營造有利的學習考試環境,構建平和積極理性的心理應對機制。對于老師和家長無疑都是在見證努力、見證成長的一次經歷,是將我們的愛和力量進行傳遞的一個過程。
而父母在眼睛掃到我的那一刻,如同發現新大陸一樣,高聲喊著我的小名。
03.怎么陪考?需要什么能力?
陪考是個技術活。陪得好,雖不能直接決定孩子考試成績,但會給孩子順利考試錦上添花。如果陪不好,反而會適得其反,不僅不利孩子順利考試,甚至會干擾孩子考試心理狀態,拖累孩子,阻礙孩子在考試中正常發揮。
陪考能力我分為四種:一是必要的物質保障能力。二是平和堅定的應對能力。三是具有定位清晰的邊界意識和履職能力。四是探知孩子需求的探究能力。
04 .要不要陪考?考慮什么?
要不要陪考,主要考慮兩方面:第一、陪考者是否具有陪考能力。第二、孩子自身是否有陪考需求。
陪考,陪的是考,用的是心,傳的是情。
陪考路上,我們從不曾缺席。因為有幸見證孩子生命綻放的無限可能,因為有幸在見證中點燃青春的記憶……
【優化建議】如果不看內容,只看題目,這是一篇散文;如果通篇讀后,這是一篇以議論說明為主的論文。
假如我寫這篇文章,題目就用:教育陪伴的意義。
以上是個人拙見,多多見諒。
這篇文章由于視角獨特,加之時下疫.情影響剛剛復學,正逢高考推遲熱點,社會關注度很高,家長、學生不同程度都有焦慮情緒。韓涵微語老師寫這篇文章正好給家長、孩子一次很好的心理療愈。
當然也引起友友們的熱議,各種評論撲面而來,韓涵老師幽默的說“我都有些出不來了……”
說實話,在當前大家都寫感性文的主題背景下,韓涵老師另辟思路,獨開視角,寫了觀點新穎的理性文,真的佩服她的寫作功底和寫作寓意。
不知不覺到作者發表感言的時間了,韓涵老師早早發出,又讓大家一陣喝彩!
韓涵微語老師發表評后感言:
感謝大家的用心點評,我會在文章留言區一一回復,并認真思考,辯證吸收。
文字的交流,思維的碰撞,我有理由相信我會在大家的鼓勵和鞭策中執著前行。
再次感謝[玫瑰][玫瑰][玫瑰]
大家紛紛點贊,點評結束的時間慢慢接近!
梅美生活總結到:
“朋友是老酒”社長的親子日記
“小塵老師”的小黑狗咪咪的回憶
“韓涵微語”的師生家長高考陪伴
寫的是情
透露的都是愛
感恩在文字之光相遇相知相伴,寫作路上有你們作陪,真好!
辛苦大家了!我們今天的點評活動到此結束。
溫馨提示:
1、點評者可以把點評語粘貼在作者的原文之后,一方面提升簡書互動,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因為:如此認真的妙評應該被更多人看見。除此之外,也是給其他簡友樹立榜樣。總之,好處太多了!
當有趣的靈魂碰撞在一起,思維的火花便熠熠生輝,星光點點,久久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