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設計作品集是最貴的,看完這兩篇文章,將為你節省幾千元錢,輕松學會怎樣做一份適合自己的作品集。
作為一個設計師,作品集是標配,但是交互設計的作品集,卻跟其他設計方向的作品集大相徑庭,界面視覺設計、平面設計、環藝設計、公共設計、工業設計、陶瓷、服裝、甚至國畫、油畫、插畫,等等,只要你把那張作品圖擺在這里,大體上高低立判,無需多言了。
但是,交互設計不一樣,需要展現的不僅是作品的賣相如何,更重要的是:整個作品集給人的體驗是否舒適、每一頁中的信息層級是否清晰、頁與頁之間的邏輯關系是否嚴謹、一項作品與另一項作品之間是否有體現你能力的關聯性,等等。
它就像是你在交互設計領域內的專業知識體系,展現著你的曾經,也關系著你的未來。
然鵝~ 該如何下手呢?
交互設計作品集注重思維與邏輯,是一個非常費腦子又大工程的工作。
我們的原始作品文件,可能是這樣的:
打開之后,可能是這樣的:
這樣的:
甚至,是這樣的:
是不是紛繁復雜,甚是專業?但絲毫不想看下去,┓( ′?` )┏
我們需要把他們變成這樣的:
至少是這樣的:
那么,要如何做,才能既保留原始資料的專業度、作品質與量,又能將如此復雜繁多的項目內容 清晰簡約、賞心悅目展現出來呢?
項目經驗多、原始資源雜亂的職場精英,不要心累,我們有方法簡化它們;
項目經驗少、作品幾乎都是作業的在校同學,不要擔憂,作業是可以改成作品的。
以下內容,認真看完,你一定會受益匪淺的。
此刻,就讓我們像做一款產品一樣,來做我們的作品集吧~~
前期分析
跟交互設計流程一樣,當我們立項之后,首先要梳理研究一下背景和目標用戶,再看一下用戶需求,從而找到自己作品集的定位,才能更好的進行制作。
一、你為什么要做這份作品集。目前最大的兩類:
1.升學:出國留學、國內保研或考研。
2.求職:應屆生找工作、職場人跳槽。
二、作品集作為一款產品(代表你自己的產品),與它相關的交互設計五要素都有哪些特點,也就是分析受眾,決定你作品集的定位。
作品集準備工作
1.收集作品,對其簡單歸類(簡單即可,不用特別精準細致,自己能夠區分和檢索不同的作品就可以)。沒有整理作品習慣的小伙伴,很多成果都散落在各種硬盤、網盤、電腦、郵箱、網站平臺上。現在,要把所有相關的作品、作業、小練習等等,屬于你自己版權的所有,全部集中在一個文件夾內。
2.寫腦圖。這個很重要,你作品集的整個基礎框架就是這個腦圖,的邏輯關系就是由它決定的,有時候腦圖要改很多次。為了大家閱讀清晰,我也以腦圖的方式,給大家講作品集主體框架的搭建。
一份作品集應包含以下幾部分:
怎么樣?看完之后是不是覺得任重道遠~~ so,一份優質的作品集,當然不容易,要不各種培訓班怎么會好幾千的價格來培訓你一份作品集。
本文會重點講圖中,“四、作品集主體”這一部分。
在講之前,先po一張圖,是我根據上面框架整理出的我的作品集腦圖。大家可以對比“框架”和“實例”,體悟一下實踐的技巧。
是不是挺簡單的?沒看出什么奧妙。注意圖中畫紅線的結點,下圖是點開這個結點之后的內容:
對的,這張圖就是“我的作品集→主體項目部分→項目1”的腦圖部分,由于我做過的項目多且類型多樣,但大都圍繞著一個品牌或產品,所以我分了幾章,每章里有小項目。
機智的小伙伴可能發現了,在建立腦圖框架之時,重點在于建立 “? 二、個人簡歷 ”和 “ 四、項目主體 ”這兩個部分,而“封面、目錄、感悟、致謝”這些,在收尾階段都會應運而生的。
so,劃重點:前期腦圖的思路是 “ 確定作品集分哪幾部分→寫出個人簡歷的腦圖→將文件夾中集合的作品按“四”中的特點分類→寫每個項目所具備的能體現你能力的結點 ” 。
這個環節很累,但作品因人而異,沒有普適的方法論,千篇一律的作品集也是面試官最厭煩的。你必須靠自己的努力把它整理出來。
小嘮叨一下:交互設計作品集要用心,偷懶和捷徑是不真誠的,設計師的不真誠,一定會傳遞到你的作品中。春招不遠了,大家開始著手做吧,如果你的腦圖整理好了,就去看下一篇文章哦。
加油
關于如何寫背景分析,可查看文章《項目背景分析怎么寫》
關于用戶調研。可查看文章:《了解用戶:調研的定量與定性》《用戶體驗之定量調研:讓問卷無可挑剔》《用戶體驗之定性調研:讓訪談物盡其用》
\(^o^)/~:
為了更好的幫助大家,蒹葭姐姐對應的作品集課程也上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