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點鐘起床》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高效能人士,堅持四點起床已經十二年(截止出書時間),絕對是一位牛氣轟轟的斜杠青年,哦,不,應該是斜杠中年。
先抖兩條作者牛逼轟轟的料:
開掛的人生:記者 / 作家 / 講師 / 咨詢顧問 / 大學教授 / 電視評論員
每天讀八本書,每月出一本書,六個專欄簽約作者
為什么他這么牛逼?因為他四點鐘起床,而且每天還睡足6-8個小時。
為什么要四點鐘起床?
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看:
第一、這是最順應身體自然規律的養生方式。
從人類進化史來看,人類從采集者進化到農耕社會,幾千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順應天時,換算成現在的時間,基本是晚八點早四點;
從科學研究上來看,大腦在早上比晚上更聰明,因為腎上腺素分泌高峰期在早7點,這事我們在早上大腦更清明的先決條件。為什么有人晚上也很精神?大腦還有一個開關叫興奮,如果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大腦則會分泌β-內啡肽,讓我們保持興奮、不知疲倦,但無法維持很長時間,就如晚上打麻將很精神,但越到后面,腦子越是灌了漿糊。
即使到如今,也很多寺院和農耕者,仍然維持這個最順應自然的起床規律,早睡早起;也有很多成功人士,加入了早起行列。
太多的事實證明,早起型人更容易創造高效能。根本原因在于,這本就是人類基因里就已經設定好的程序,我們只需要負責打開就好了。
第二、這是最高效能最容易實現的時間管理。
根據身體的自然規律,大腦在早上的效率比晚上要翻三倍以上,早上一個小時相當于晚上3個小時。在這樣一段高效時間,能做的事情不要太多:
1、運動、沐浴,喚醒大腦
運動二十分鐘,能夠緩解疲勞、解除壓力,運動后的沐浴簡直是人生享受。
作為一個高效能人士,在這樣的運動前中也會有特別加料:
1-吃一顆巧克力,給大腦快速供應能量;
2-喝一杯深海水,清掃腸胃垃圾,讓身體排毒;
3-再來一杯牛奶,為接下來的運動加持減脂增肌功效。
需要補充的是運動的小竅門,任何一段健康的運動,熱身、運動和拉伸三個環節必不可少:
1-前五分鐘熱身,讓肌肉活躍到高位,能夠在接下來的運動中最大耗能;
2-至少持續二十分鐘,才能起到消脂作用,這個原理就不用多解說了;
3-運動后,拉伸是非常必要的,拉伸有助于塑形,也有助于舒緩肌肉酸脹疲軟。這個時候,再來一杯高蛋白飲品,就是給消脂增肌加持了。
2、學習、自我投資的最佳時間
對于作者這么一位以筆桿子為主的斜杠中年(作家/記者/社評家)來說,寫書、學習、搜集信息、調查就是工作,所以,人大清早的起來,基本上就一心撲在工作上了,而且還是過去的工作——按照作者時間三等分法,早上四點到中午十二點,這是完成過去工作的8小時;12點到晚上8點,才是完成未來工作的時間;而晚上八點到早上4點,那是保證睡眠的時段了。
對于其他人來說,可以干點啥呢?
1-看書
要稍微提到一點關于速度的方法。
首先,要相信速讀這件事是每個人(眼不瞎)都可以通過訓練辦到,因為任何人都能在眨眼之間,在腦子里重現眼前場景的能力。
其次,速讀的關鍵在于控制眼睛的閱讀方式,往細了說,有很多種跳讀、略讀、掃讀的方式,關鍵是是:擴大眼睛對書的可視范圍、抓關鍵字or句子、不要回掃;
再次,速讀重在理解,讀得更慢不一定有助于理解,讀得更快不一定不利于理解。讀的書越多,對書的內容理解速讀更快,不光是眼睛的跳讀技巧成熟,同時也是看過的書沉淀在腦子里的知識有助于新的內容的消化和吸收。
真正的速讀,是像拍照片一樣讀書。
速讀每分鐘300字的,是高中生水平;超過1000字的,算是大學畢業了;超過2000字,算是讀書多,熟能生巧,但仍然是沒有經過訓練的水平(這個時候已經能夠半小時1本200頁的書了,也就是我現在的水平);經過一定時間的刻意訓練,部分人能達到像翻照片一樣翻書了吧(傳說中的水平,好羨慕ing)
2-寫作
寫作是一個集合了輸入、梳理、消化、吸收、再輸出的過程。
學到了東西,能夠轉手教會別人,才算是真正的學到,寫作可以促使這個過程發生得順理成章。
3-學習
可以是學習外語:這里大部分時候指的是英語。不過在作者開掛的人生里,他覺得六門語言一起學,更容易彼此理解和滲透(這是在秀,是么?能不能不要這么個秀法?),作者在叨叨的時候(寫書就是嘮叨的另一種表示啊),喜歡多說幾句(這怎么和大前研一這么像?開掛人生都這樣么?),譬如如何提高英語之類(我建議直接去看更專業的指導書,畢竟每個人有不同的學習方式)
英語究竟是有多重要,大前研一不僅自己把英語玩得像母語一樣,還覺得每個日本青年都應該學;李笑來覺得英語是基礎技能,不僅要學,還要學得好;
也可以學習專業,專業就沒什么好說的,每個行業各有不同。
4-工作list
仍然是那個著名的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緊急不重要的劃分法。一天之中,能夠完成3件重要的事情,效率可以翻一倍,完成六件重要的事情,就可以開掛了。
5-最難處理的工作
在上一步完成的基礎上,就可以開始處理一天中最難處理的問題了。
6-建立人脈關系
到公司,可以和所有人打招呼,建立關系,這是一個額外的好處。而早起的人,更靠譜,這是一個附加值,是一個不錯的為信譽加分的方式。
至于早餐會議、早餐社交、早起學習社,基本不適國情。言而總之,總而言之,早起的好處多多。
再抖點時間管理小技巧:
1、關掉鬧鐘,如何起床?
書中看來,鬧鐘是個最要不得的玩意,會強制喚醒睡眠,給大腦施加巨大壓力,最槽糕的是人醒腦未醒,狀態昏昏沉沉,持續一會還行,持續一天就得不償失了。
什么是最好的鬧鐘?體感鬧鐘,不過這里翻譯成生理鬧鐘,更好理解些。
學會控制體感鬧鐘。褪黑素控制睡意,光線會影響褪黑素的含量,因此光線是最好的喚醒方式,尤其是自然光。SO,睡眠的正確方式,是睡前打開窗簾,而不是拉上窗簾。
其次,是自然的聲音,如鳥叫,至少也是早起型鳥的那種,而不是貓頭鷹那種。沒有的話,用鳥叫聲做鬧鐘吧,至少可以避免讓最喜歡的鈴聲變成最討厭的鈴聲。
還有一個是普適性的睡眠規律,睡眠過程中有三個節點,睡后3小時、4.5小時、6小時,如果需要熬夜,最好掐在這幾個時間點,大腦會更清明。
2、如何學英語?
同時學六國語言比較快(這條基本可以忽略)
借助電視節目,有很多早起型英語學習電臺,可以搜羅一下;
和外國人說話,這是檢驗學習效果的最好方式
聽和說是重點(這句基本也是廢話)
3、24小時三等分法
人生兩季分配法,早起型人擁有兩段可以工作的八小時,作者算計得挺精:
上午:4點到12點,過去的工作,即已經確定要完成的工作;
下午:12點到8點,未來的工作,即開辟明天或者更遠的工作,換句話說,談業務,建立人際脈絡,為未來的工作做鋪墊。不管其他人如何,作者牛逼的斜杠人生是從下午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