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家庭中,同胞兄弟姐妹的出生順序?qū)σ粋€孩子的性格和行為影響很大。
比如一個餓了的“獨(dú)生子”或“頭胎孩子”在想要餅干的時候,通常會有一個大人給他一塊餅干。當(dāng)家里還有其他孩子的時候,他可能不得不等到大人給小弟弟換完尿不濕或小妹妹吃完奶后才能得到那塊餅干。家里的老大或許還能更早學(xué)會自己做事情,而他的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則會有哥哥姐姐遞給他餅干。
當(dāng)一個大孩子在大家都圍著剛出生的小弟弟忙碌時,突然開始哼唧并做出不良行為,其原因是很容易理解的。他也需要爸爸媽媽的關(guān)注,他不想讓另一個人奪走自己獨(dú)有的愛。
出生在一個家庭中的每個孩子體驗(yàn)到的家庭機(jī)構(gòu)在與之前或之后出生的孩子所體驗(yàn)到的會不同。
一般家庭中的第一個孩子,我們對他的關(guān)注度很高,重視程度也很高。一旦有了二寶以后,父母的精力不得不從大寶的身上轉(zhuǎn)移到二寶身上,大寶在心理和行為上都會對二寶產(chǎn)生厭煩的心理,所以我們要二寶時必須提前給大寶做好接受心理的工作。
有了二寶以后,我們做父母的也是存在偏見的心理的。有了二寶以后,大寶一般最小也要1、2歲了,甚至都3、4歲了,一般的行為表達(dá)他都會了,而二寶剛剛出生,一切的行為表達(dá)都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助,當(dāng)我們在忙碌二寶時,老大有了需要我們幫助的行為,我們大部分人會讓老大自己來,這時他往往會有反感老二的心理。我個人認(rèn)為,有了老二以后,作為母親,我們更應(yīng)該關(guān)切老大一下,不要讓他產(chǎn)生媽媽不愛他的心理。
意外有了二寶以后,我怕大寶會有反感的心理,所以我開始跟大寶介紹二寶,分享二寶的變化,我希望他能從心理能夠接受二寶,告訴他,父母留給他最珍貴的禮物就是手足,有了二寶,媽媽依然會愛他。
我:國寶,你喜歡弟弟還是妹妹???
國寶:妹妹。
我:那你有了妹妹會愛她嗎?
國寶:愛。
我:那你給妹妹起個名字吧。
國寶:apple.
我:妹妹叫apple啊,這個名字真好聽。
國寶:apple,好聽。
我:國寶,有了妹妹她會跟你小時候一樣,不會吃飯,需要媽媽喂,拉粑粑了還要媽媽換洗,你可以幫助妹妹嗎?
國寶:喂妹妹,拉粑粑擦。
我:你會嫌棄妹妹臭嗎?
國寶:臭,不。
……
我的小國寶一直都是一個小暖男,盡管不到2歲,但是他很會照顧弟弟妹妹,當(dāng)遇到比他小的孩子,國寶不但不會跟他搶玩具,還會把自己的玩具或者食物分享給弟弟妹妹,而這些東西往往連媽媽都不會給的。
有了二寶以后,大寶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但作為父母,我們總想把對大寶的影響放到最低,可是有時我們真的力不從心。比如,我現(xiàn)在有了二寶,盡管是剛懷孕不久,可是自己每天會感到很累,乏力發(fā)困,一覺到天亮,晚上給大寶把尿的任務(wù)就給了寶爸。今晚,再給國寶洗澡時,蹲的時間長了,明顯感覺肚子憋的厲害……
孩子的出生順序影響著他們的性格和行為,作為父母,我們只能在他成長的道路上指引他走正確的路,差異化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簡寶玉寫作日更第1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