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花喝茶,是愛人的習慣。
每天清晨,愛人總要倒出茶盞中濃濃的隔夜茶,再往盞中添點涼水,倒出后,摻在杯子里的濃茶上,搖勻,靠近鼻子,輕輕一吸,“嗯,茶有余香,花會喜歡的”,然后拿著杯子,請窗臺上的茉莉花喝茶去了。
此時,正是茉莉花開的時節,而今年又開得好,白瓷盆上疏朗翠綠的枝葉上開了五六簇白花,白花潔凈如雪、柔嫩如絲,還散發著清新淡雅的香氣,聞著香氣,我耳畔似乎響起了那帶著高流水氣息的歌聲: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椏,又香又白人人夸……
愛人繞著根部把茶水勻勻地澆了一圈,茶水慢慢滲入根部,茉莉花緩緩地張開了毛孔,慢慢地品著這一杯早茶,似乎還打個嗝,吐出一口香氣,芬芳如茉莉花茶。愛人并沒有陶醉在一片芬芳里,而是撫摸著一片片微微凸起的葉子,感慨地說:“這幾片葉子凹凸不平,葉脈硬了,葉面粗糙了,就像老人靜脈曲張的癥狀,怎么辦呢?”隨后陷入沉思中……
“無花草不成家”是愛人的口頭禪。這也許是受岳父的影響。岳父在世時養護了許多花草,庭前院后都有花欄,栽種著松樹、茶花、桂樹、翠竹、劍蘭等,四季常青,花色不斷。耳濡目染,愛人也養成了養花惜花的習慣。我們建立小家庭后,一些容易生養的綠蘿、富貴竹等花草先后被請進家中,布置在能增加景致,怡人心神的位置。乃至如一張棋盤大小、褐色黑底的木質茶幾中部邊上,都擺上一個4厘米見方的透明香水瓶,瓶中插著一條小綠蘿,浸在清水里的綠須纖毫畢現,瓶口之上的枝葉苗條婀娜,這為品茶增添了一份小雅趣。
目前,最為愛人所寶貝的是三盆花,除了那盆茉莉花外,還有一盆紅掌,一盆吊蘭。綠蘿與富貴竹養護容易,只要定時添水,修剪黃葉,而這幾盆花的養護則麻煩得多。前幾年,這三盆花剛買回來時無不枝葉繁茂,花開正好,然而花期一過,枝葉也漸漸枯萎了。愛人定期澆水,修剪枯枝敗葉,然而養著養著,枝葉漸漸稀疏,有的竟然枯死了。愛人回去請教岳父,岳父說,家里的花圃土壤多,養分足,澆澆水就行,而養在小盆里的花因土壤太少,營養不足,還得加點肥料,最好是有機肥,預防土壤板結。
我突然想起小時候外公養花,給花加“有機肥”的情形。那時,外公家庭院角落的一口破缸里種著一株桂花樹,外公不時笑呵呵地往缸里倒入茶渣茶水,桂樹長得墨綠,開得馥郁。我好奇地問外公桂花怎么也喝茶,外公告訴我這是給花添加有機肥。喔,難怪桂樹越長越好。我們家有泡茶的習慣,于是我提議把茶渣茶水倒入花盆里。結果倒了幾次,遭到愛人的反對,原來,茶渣腐爛會生點蚊蠅,這對愛整潔的人來說怎能忍受?于是就不往盆里倒茶渣,只請花喝茶了。
在愛人精心呵護下,三盆枯得只剩根部的花草,漸漸地緩和過來,從一苗一葉,一花一蕊開始慢慢地生長起來,看著她們艱難而頑強的生長態勢,我總想到大病初愈的人,這些病人如果沒有親人細致耐心的照料,很難恢復如初。
經過了幾年的修養,吊蘭郁郁蔥蔥,放在書桌旁,散發著清素淡雅的氣息,為讀書寫字增添幾分靜氣;而嬌艷熱情的紅掌則擺在客廳的電視機旁,每天看著心里亮堂堂;窗臺上的茉莉花偏居一隅,有時會忘了她的存在,但每年盛夏,她準時綻放,為晨昏送來清香,為酷暑帶來清涼。
當習慣了幾盆花草的存在,每株花草就都成為家里的一員,我想,“請花喝茶”也應該成為我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