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自帶輸入法有多好用?iPhone 6S Plus最痛苦
自iOS 8發(fā)布以來,第三方輸入法就在iOS設(shè)備上遍地開花。不管是在中文輸入法領(lǐng)域有豐富經(jīng)驗的巨頭,還是企圖在該領(lǐng)域破冰的初創(chuàng)團隊,都紛紛在App Store上線了自家的輸入法。
你很可能找到了自己心儀的那一款,但對一直使用iOS自帶拼音輸入法(全鍵盤)的我來說,布局混亂、功能冗雜、使用卡頓的第三方輸入法都無法讓我滿意。
其實從 iOS 7 時代開始,我對iOS的中文輸入法就已經(jīng)比較滿意,最主要的原因是流暢度的大幅提升和智能糾錯的加入。在此之前,我使用的是 WI 輸入法,選擇它的原因同樣是流暢度以及智能糾錯。
為什么是全鍵盤?
在對九宮格輸入法非常狂熱的中國用戶看來,在手機上使用全鍵盤拼音輸入法似乎是很不可想象的一件事。也許大多數(shù)人都在想:按鍵那么小,不是很容易按錯嗎?這個問題,我們留到后面解答。在此之前,我想先聊聊九宮格的優(yōu)與劣。
誠然,對許多從九宮格鍵盤手機轉(zhuǎn)移到觸屏手機的用戶來說,九宮格輸入法是最接近習慣體驗的。它還是一個可以單手掌控的輸入法,對屏幕越來越大的 iPhone 和以公車和地鐵為主要出行方式的部分中國用戶來說,這是很重要的因素。
但劣勢也很明顯。由于一個按鍵對應(yīng)幾個音符,在輸入拼音的時候,一旦遇到重碼就很容易無法快速選擇想要的候選詞。
相比之下,用全鍵盤輸入法,輸入的拼音除了音調(diào)之外(甚至,音調(diào)你也可以自己輸入)重碼的幾率大大降低,輸入效率也能相應(yīng)提高。也許這并不足以說服你,據(jù)我所知很多朋友會因為「習慣」而選擇相對劣等的方案,但相信我,全鍵盤輸入法會是更好的選擇。
智能糾錯

現(xiàn)在來回答一下「按鍵小容易按錯」的問題,答案就是智能糾錯。
什么是智能糾錯?簡而言之,就是自動幫你把打錯的拼音糾正過來的技術(shù)。早期在手機上使用全鍵盤輸入法的時候,經(jīng)常會遇到按錯拼音字符的情況。這個時候,如果要刪掉重新輸入是非常低效的一件事(很有可能第二次還是會打錯),后來就有人研究出了智能糾錯技術(shù)并運用于全鍵盤輸入法上,成為提高全鍵盤輸入效率的一個關(guān)鍵原因。
目前運用到 iOS 全鍵盤輸入法上的智能糾錯已經(jīng)比較成熟,對我來說實現(xiàn)盲打已經(jīng)完全不是問題。在快速輸入的時候經(jīng)常會遇到輸錯拼音字符的情況,但實際上,我基本不需要做什么修改,智能糾錯已經(jīng)搞定了一切。
需要指出的一點是,智能糾錯也有好壞之分。目前大多數(shù)的中文輸入法都已經(jīng)有智能糾錯功能,但你或許會在使用它們的過程遇到「過度糾錯」的情況,我遇到過最夸張的就是把打?qū)Φ钠匆舳技m壞了……這就是我所說的「壞」的智能糾錯。
中英混輸
阻礙我轉(zhuǎn)用其他輸入法的還有中英混輸?shù)捏w驗問題。說這個問題之前有另一個前提:我之所以對大部分第三方輸入法都不滿意,是因為它們在面對上千萬已經(jīng)習慣 iOS 自帶輸入法鍵盤布局的用戶時,竟然自以為是使用了另一套很難適應(yīng)的鍵盤布局。
其實也不是每一個第三方輸入法都如此不尊重用戶習慣。觸寶是在這方面表現(xiàn)最出色的一家,其鍵盤布局相比iOS自帶中文輸入法并沒有太大改動,「導入系統(tǒng)用戶詞典」這個功能更是把筆者感動得熱淚盈眶。
可惜,這一切都被其中文鍵盤上腦殘程度突破天際的「分詞」按鈕毀了。我實在想不通糾錯功能如此出色的輸入法為什么會想著讓用戶去手動為拼音分詞。之所以對這個按鈕意見如此之大,是因為它嚴重影響到了中英混輸?shù)捏w驗。在它霸占了Shift的位置后,我不得不經(jīng)常為了打一個首字母大寫的單詞切換到英文鍵盤上去。
觸寶就這樣與我心目中最完美的第三方中文輸入法擦肩而過了。而iOS自帶拼音輸入法在這方面處理更為合理(或者應(yīng)該說,更符合我的習慣)。在輸入中文的過程中,如果我需要輸入英文,只需在輸入想要的英文字母(無論大小寫)之后,按下「換行」鍵即可上屏,根本沒有必要切換到英文輸入法。
你一定用得到的輸入法技巧
智能糾錯和中英混熟保證了iOS全鍵盤拼音輸入法的基本體驗,而文本替換(iOS 9 以前叫用戶詞典)功能則是大幅提升輸入效率的殺手功能。
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在日常打字上浪費了多少時間。仔細想想,有很多固定的文字是我們每天都在輸入的,比如自我介紹、手機號、家庭住址、辦公室地址等等,再比如一些專有名詞,比如iPhone, Google Play等等……
文本替換(用戶詞典)就是一個可以幫你快速輸入這些文字的功能,你可以設(shè)置輸入as的時候就打出AppSolution,或者ip就打出 iPhone。這個功能的玩法很多,除了固定詞組或語句,我也會用它來快捷輸入emoji表情。
你可以在[設(shè)置]-[通用]-[鍵盤]-[文本替換(用戶詞典)]里設(shè)置這個功能。
特殊符號的輸入
iOS 自帶輸入法如何輸入「」這個直角引號?實際上,只要長按iOS鍵盤上的雙引號,就可以看到五種不同的引號選擇,這個技巧可以運用在幾乎每一個鍵位上:比如長按數(shù)字可以輸入各種樣式的序號,長按韻母可以輸入帶有音調(diào)的拼音,長按符號可以輸入全角、半角及其他衍生的同類符號等等。
emoji和顏文字表情
大家都知道iOS自帶了一個表情鍵盤,不過我只有在少數(shù)特殊情況下才會去使用。在iPhone上輸入emoji表情我一般用兩種方法,一種是前面說到的文本替換里設(shè)置常用的emoji表情搭配,另外一種則是直接輸入詞語的拼音:
舉個例子,你輸入「披薩」的拼音就能在候選詞里看到披薩的emoji符號,輸入「哭」的拼音能看到哭的表情,輸入「汗」的拼音就能看到流汗的表情……
對于大家來說,比起在表情鍵盤里一頁一頁翻,這是更直覺、高效的emoji輸入方法。你也許想知道,如何找到emoji表情和拼音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我個人喜歡沒事就試一下有沒有新的emoji跑出來,如果你對顏文字情有獨鐘,iOS輸入法也提供了選擇,按123再按 #+=,點擊笑臉就能看到顏文字的列表了。
最被低估的特性:聽寫輸入
我已經(jīng)忘了iOS拼音輸入法的聽寫功能是什么時候加入的了。只記得在此之前,有不少人都在想方設(shè)法把鍵盤上的聽寫按鈕干掉,因為它就在空格鍵旁邊,有時候會誤觸到。但真相是,它或許才是iOS拼音輸入法被忽視得最厲害的一個功能。
我真正開始使用iOS的聽寫功能,是在換了iPhone 6S Plus之后。大屏帶來的好處和壞處都很明顯,其中之一就是單手打字實在是太痛苦。另外,天氣冷的時候,我猜也沒有多少人有打字的心情……
在一番掙扎之后,我發(fā)現(xiàn)聽寫是非常不錯的解決方案:聽寫按鈕的位置,即使單手操作也不難按到;聽寫識別度出乎意料地好,大多數(shù)時候一次成功;即使沒成功,點擊有藍色下劃虛線的部分,可以進行智能糾錯。
這里再分享一下筆者摸索出來的輸入技巧:
語音輸入的一大弊端是不適合中英混輸,不過類似iPhone、iPad、Apple Watch這些專有名詞識別是沒有問題的;另一個問題是輸入標點符號,通過停頓來輸入并不靠譜,最可靠的是直接讀出感嘆號、逗號、句號來輸入;
不方便或者不想打字的時候,建議你不妨試試這個功能。如果你沒找到聽寫按鈕,可以在[設(shè)置]-[通用]-[鍵盤]-[啟用聽寫]里開啟。
一些你可能沒留意到的細節(jié)
1、在iOS的原生中文輸入法中提供了兩種候選字的選擇方式,第一種是橫向的單行滾動方式,當在滾動多行后仍沒有找到需要的字,用戶往往會切換至第二種的候選字視圖。
這時仔細留意的話,會發(fā)現(xiàn)在切換過程中有一個非常貼心的過渡效果,即會優(yōu)先顯示切換前的那一行候選字,然后再通過漸入的方式顯示其余候選字,這樣用戶就可以對之前的瀏覽點進行一個快速定位,提高查字的效率。
2、Safari 在識別到頁面中有信用卡的輸入字段時,會在虛擬鍵盤中提供Scan Credit Card「掃描信用卡」的選項。iOS的原生中文輸入法會根據(jù)所輸內(nèi)容智能判斷該句是否已輸入完畢,并自動顯示常用標點符號。
3、一個在輸入文字中快捷輸入符號的技巧:按住123滑動到你想輸入的符號或數(shù)字(注意,這里也支持長按操作),再松手就能完成輸入符號并返回的效果了。此外,你也可以用文本替換功能來快速輸入符號。
4、對拼音不太好的同學來說,分不清平翹舌、前后鼻音是常有的事。其實iOS自帶拼音輸入法提供模糊拼音的選項,你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自行調(diào)整。
5、iPhone 6S系用戶可以用3D? Touch來快速調(diào)整光標位置。
6、相比第三方輸入法(特別是要求允許完全訪問的),將輸入信息交給蘋果我比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