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自媒體時代,關注于各種自我提升、自我管理、IT信息已經成為不少人的常態,然而正如電視的流行讓不少專家擔心會使人面對信息時陷入被動一樣,自媒體時代的信息給人以快感,卻也存在著碎片化的弊端。面對大量信息,過于碎片化,卻不見得對人有多少幫助。當然不可否認的是,一些大牛分享的干貨的確成為了提升之道,所以在第一篇簡書里與大家互相分享我的方法:
1.碎片化的弊端自然是不夠系統,盡管看上去讓人心情澎湃,,實際上不少人卻只是一知半解。
我則傾向于關注一大堆的牛人,(在一個領域最好多關注幾位牛人),在等他們推送的時候,先大致瞄一眼,把有用信息截屏或者復制,(如果關注的較多,推送量還是很大的,如果發現新牛人,建議把歷史文章翻出來)等信息量到達一定的時候或者有需求的時候(而關于中間這一段原本看文章的時間如何處置第3點會提到),再統一閱讀,甚至做上筆記,或者腦圖,沒用的就刪掉。(我的截屏量就很大)
2注意書單
一般許多文章可能會出現推薦的書單,建議閱讀,畢竟文章總結都是比較片面的摘抄,但有了文章的初步總結和摘錄,閱讀時的速度相信會快很多。這同時也避免接受文章時過于碎片化.
3定時查看筆記并實踐
所以這也是第一點為什么使用快速截屏的原因,接受過多的信息卻缺少總結與實踐,一切都是浮云啊,而截屏后先不閱讀,把時間空出用于實踐才能使人真正受益。
最后一點,實踐后不要忘了分享經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