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下著雨,回家的路總是崎嶇。
小時候,很懼怕下雨,不是不喜歡雨,而是不喜歡泥濘。無論多大的風雨,總要一個人去上學,那時候的鄉村,不像現在都是柏油馬路。道路總是充滿泥濘,小小的自行車前后的輪子都沾滿了泥,想要前進,著實困難。往往走一段路程,就要停下來,清理一下泥巴。從家到縣城的學校,也有很長的一段距離,騎著我的小破自行車,雖有雨衣,卻總會淋的全身濕,到了學校必定成落湯雞。現在想想那時候的場景,真是很狼狽,也很辛酸。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上初中以后,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學校,沒有那么一段淋雨的路了,每次下雨,都甚是欣喜。不用擔心旅途遙遠,不用擔心道路泥濘,更不用擔心淋的全身濕。一把雨傘,足以庇護自己,雨中,在校園里,更是一種享受。
現在有時也會害怕下雨,因為又有了這樣一段路,不過也比小時候好太多。
我們永遠不會重溫歷史,我們也不會刻意制造一種泥濘,讓它出現在未來的道路上。但是,當我們在被細雨沖刷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當我們面對無邊的落葉,茫然不知所措時,當我們的筆,面對白紙,不再激情而蒼白無力時,我們是否渴望在泥濘中跋涉一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