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飛去深圳,坐在窗邊,4個小時的行程實在難熬,中間位置的旅客不知道串到哪去了,給我和過道的乘客創造了交流空間,借著播放的電影就聊開了,劇情是女主角被男二欺凌,男一報復的故事,真的很久沒看這種幼稚的愛情劇了。
“電視里的男主角基本都是有錢一族,生活中的90%都是普通人。”“不對,是99%都是普通人。”他反駁道,怎么是1%呢,他給我說了他的推理。
2016年中國的經濟總量大約有100萬億人民幣,中國約有14億人口,14億的百分之一大約是1000多萬人,100萬億人民幣分給1000萬人,每個人大約是1000萬左右,而且這1000萬還得是可支配的自由資產,房產、汽車等不動產是不算的。
1%的人每個人才分到1000萬,的確不多,看來99%的人都是普通人呀。當時跟著他的思路差點給我繞蒙圈,真的很聰明呀,暗暗猜想這種邏輯像學會計的。
他從農村考上大學,剛畢業的時候父母就沒給生活費了,30塊錢過了最難的一個月,買了一箱方便面做每天的午餐,晚上買饅頭沾方便面調料。
和女友結婚的時候家里一分錢沒有出,還是岳父給拿了兩萬塊,現在畢業9年,在沈陽有自己的房子,2臺50萬以下的車,一個月工資2萬多,說自己還沒有賺到人生的第一個100萬,“已經很不錯啦,真的!”我由衷感嘆。
我們都贊同一個觀點:擁有人生第一個100萬很難,但是有了第一個,再賺第二個的時候就快多了。想想那傲立潮頭的1%,能擁有1000萬的人真的很不容易呀。
對于女主角的遭遇他品評道,現實中很多“好白菜都被豬拱了”,咦,挺有意思,我有個觀點一直沒有人可以探討,聊聊吧,從小父母教育女孩子要傳統,但是很多非傳統的女孩兒也收獲了幸福。
舉四個例子:朋友A和男友分手,男友為此痛苦N年,借酒消愁到進醫院,朋友A憑借潛規則找到好工作,又換了幾任有錢男友,最終嫁給有錢人。
朋友B喜歡濃妝艷抹,開了一輛奧迪,以其家庭根本買不起這類型車,工資也養不起車,最終嫁了個帥氣工作穩定的男人。
朋友C秉承傳統觀念,守身如玉,遇到渣男,質疑朋友C為什么之前不弄個寶馬或者奧迪,受傷頗深還單身。
朋友D單純傳統,畢業后和高中同學結婚。
他說父母不會那么現實的教育女孩,事實上,這是一種等價交換的原則,一方付出青春,一方收獲想要的,彼此都滿意,事后漂亮女孩再找個適合的老公嫁了,一生也會過得很幸福,年輕時遇到渣男的,就當是免費交換青春了。
現在做“小三”其實也蠻難的,無論是情商、智商、顏值都要過硬,不是人人都能成為“小三”的,而且還能做到不影響對方家庭和諧,往往很多女人最后會投入真感情,這就不值當了,因為男人很少會放棄原本的家庭。
羨慕嫉妒有些美女的人生,覺得自己的青春虧本了,對自己來說都是不值當的,“三觀一致”是奢望,老天給每個人一項生存技能,有可能美貌也是一種技能呢,人能活著就已經很不容易啦,別要求太多,大多數都是普通人嘛。
說到底,我們只能以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他人,畢竟不能代替他人活,都是成年人,有自己選擇生活的方式,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人生很難用簡單的成本收益核算來衡量是否值得,尤其是不能站在人性的至高點去品評每個人的選擇,甚至說出一些惡毒或者攻擊的言語,上升為道德層面去譴責。
《微微一笑很傾城》中有一段話很深刻,貝微微被其他女人抹黑,肖奈回了一句:“只要她愿意和我在一起,我不會在意這些。”
今天之前的每一天都已經是過去,不管別人是否接納自己,女人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就好,不羨慕,不嫉妒,不后悔。秉承“堅持,執著,微笑”去過好每一天,即使不能擠進1%,最后也都不會差的。
快下飛機的時候,得知他是一個學校畢業的師哥,專業是財務管理(看來我的猜測沒錯),遞給我一張名片,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師哥問我下飛機要不要一起搭車走,那當然得蹭順路的出租車了,飛機晚點,落地都快晚上7點了,他出差是可以報銷車費的,而且可以節省我很多時間,必須得蹭啊。
飛機開始滑行一直到我們坐上出租車,他的手機就沒閑著,說晚上入住酒店就有飯局,明天要參加朋友公司的上市會議,幾乎每個月都來深圳,但是從來沒有得空出去玩過,商界精英的生活,每一分鐘都是在發揮價值吧。
入住的是五星級酒店,每家深圳的五星級酒店都住過,卻選擇了一家普通的五星,因為認床,只有這家酒店還能湊合睡著。出差這么辛苦,白天又如此忙碌,晚上瞪著眼睛看天花板的感覺估計很不爽。
沒去蹭師哥的晚餐,分開后,自己吃了碗牛肉面,喝了杯沙棘汁,坐上地鐵看著形形色色的人流,幸運的是旁邊還坐了位大帥哥,偷偷回頭看了好幾眼窗玻璃(反射帥哥的全貌),晚上10點鐘才趕到我預訂的快捷酒店,想想我到哪都是沾枕頭就著,很幸福啦。
結束語:別在人性的高點往下看,努力賺錢天經地義,同時要有開放的心態,因為身邊的99%都是普通人,做好自己,要想出頭,必先埋頭。我的第一個100萬在哪呢,得努力賺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