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本質是激發商業,為什么這么說?因為一個人上班8個小時,能做多少事,完全取決于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高低。盡力來自于本分,而盡心來自于善意。
概念:激發善意
你不僅要雇傭他的雙手來為你工作,還必須連同雙手的大腦一起雇傭。
案例:
一.員工做的:
海底撈用心服務理念,在江湖上的名聲那是鼎鼎大名。你應該聽說過,客人對于盤子里沒吃完的西瓜準備帶走,結果服務員說:這樣帶走的西瓜容易有細菌,結果就送了他們整個西瓜,等等,這樣的例子,經常會在海底撈發生。這樣的行為,你說怎么樣的考核機制才能考核地好?
二.公司做的:
1.對于剛入職的員工提供培訓,什么你不會用ATM機,不會做地鐵,別擔心,我們給你培訓。
2.發工資了,會有一部分的工資發到員工的爸媽那里去,你忘記盡孝道,那么公司來幫你。
3.有一天你因為一些原因要離職,等等再走,這么多年你對公司的貢獻,公司無以回報,只好請你接受:你是店長,請您領到8W元的補貼、小區經理領20W、大區經理送一座火鍋店。公司這樣的行為深深地激發著海底撈員工的善意,誰也不會輕易地離開公司,跳槽到競爭對手那里去。(餐飲行業平均跳槽率在:21%,海底撈的跳槽率卻只有:10%)
之所以員工變著花樣地為客人好,是因為公司變著花樣對員工好的原因,這里就用到了:激發善意。
運用:案例
劉強東從公司創立之初,到今天坐擁300億身價的他,每年都還會陪員工一起吃果凍,接著用吃完果凍的杯子喝白酒。甚至還要用一天來親自送快遞。這樣的行為也是在激發善意。
小結:管理的本質是什么?
管理本質就是激發善意。為了“雇傭整個人”。你從來不可能真正激發一個人,你只能給他一個理由,讓他激發自己。
認識到這一點以后,就不要單單想著,我給你發工資,你給我干活就行了。而是源于”激發善意“的思想和行為,為員工好,最終反而做到了“既雇傭了員工的雙手,又雇傭到了雙手主人的目的。
參考:《劉潤.5分鐘商學院》? 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