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都學了些什么吧。
1 . 三個算法專題,高精度,dfs,bfs,高精度基礎應用沒什么問題,dfs,bfs,題做了一些,但感覺還是不熟練,不是很能理解,還是得抽時間多練;
2 . 集訓期間講的并查集,最小生成樹(prim,kruskal),最短路(Dijkstra,flyod),模板題能做,稍微變一下形就不行了,還是得努力學習,努力刷題,提高姿勢水平;
3 . 零零散散地學了一些排序算法,素數篩法,結構體排序,map,set等等。。。。。。
然后再總結一下我這一個學期以來的學習經歷吧。
我是從國慶節后,開始學習c語言的,開始基本上是瞎折騰,只學習了一些c語言的基礎知識。然后差不多十一月中旬的樣子,有幾個學長學姐晚自習來宣傳acm校隊,然后我去聽了宣講會,覺得加入acm實驗室能學到很多東西。
剛開始做題,刷完幾道入門的水題后,就去學校的官網上做了一道題,當時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用c++中的字符串比較函數做出來的,結果做出來超時了,去群里問學長學姐才知道那是一道字典樹的模板題,當時就隱約能感受到acm題的坑爹,以及算法和數據結構的魅力;
第一次講座是高精度計算,當時聽了覺得好神奇,可以用字符數組來解決超出int范圍的計算。第二次講座是dfs,當時聽完很懵逼,回家做題更懵逼,折騰了很久才理解漢諾塔問題,那一個星期都不開心。第三次講座是bfs,回家做題的時候,能做出幾道水題,難一點的題實在想不出來的,翻了一下題解,然后寫的,總的說來,在做題的過程中還是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代碼力有很大的提高;
集訓前半段的6天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并查集,最小生成樹,最短路,歐拉回路等等,獲益匪淺。還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有上進心的朋友。總的來說,很開心。
就是其中講的一些算法還不是很能理解,接下來還需要努力學習,為集訓的后半段打下基礎。還有就是要好好學一下英語,不然遇到英文題,因為讀不懂題,做不出來,就太可惜了。
嗯,差不多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