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們談了報到證和檔案,今天來說說工齡和學歷吧。為了讓大家更快更清楚地了解我所介紹的內容,先上幅手繪的思維導圖再來介紹吧。
工齡
分為一般工齡和連續工齡。一般工齡指社保的累計繳費年限。工齡越高,退休后的養老金越高。其實最重要的是連續工齡,連續工齡,顧名思義社保繳費沒斷過的。
那連續工齡有哪些作用呢?
1、評職稱的依據。現在很多地方都要求具有一定工作年限才能考職稱,所謂工作年限就是看你的連續工齡。
2、定級,體制內人員的工資分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崗位工資和學歷有關。而薪級和工齡有關,工齡越高,薪級越高,工資也就越高。
這里看起來是相差不大,但是調工資的時候也是根據工齡來調的。工齡越長,加得越多。每月多一點,就像滾雪球,越滾越大。到你退休時也就不是一點點了。
3、退休工資,工齡越長,工資越高。工齡大于等于35年按退休時工資的90%算退休金;工齡為30~34年的按退休時工資的85%計算;工齡為25~29年的按80%計算;小于25年的按75%計算。
4、年假。工齡1~10年,年假5天;工齡10~20年,年假10天;工齡滿20年,年假15天。
5、病假工資。工齡越長病假工資越高。
6、晉升。如果進體制內想要晉升的話,事業單位人員的是編辦先審核,呵呵,當然事業編基本上是不可能當官的,事業編想要更快的加工資基本上得靠考職稱。公務員的話是組織部審核。不管你是哪一種?晉升的時候工齡都是重要的考慮因素。
第一篇的時候我說到了,從2015年1月1日起工齡是按社保繳費來算的。現在檔案放人才交流中心是不算工齡的,這點人社部門是不可能來通知你的。
所以我覺得如果以后想進體制內的人,最好現在找工作找個能幫你繳五險一金的工作,要不然社保是需要你自己去補的。我就吃了這個虧,當時找工作根本沒意識到社保的重要性,只考慮拿到手的工資。導致現在需要補社保,2015年一年5700元,2016年一年5900元。算上利息啥的補上兩年社保需要一萬二左右。這個可不是一筆小數。
學歷
不管你是不是在校生,以后進不進體制內。學歷都是和工資有關的。體制內人員的學歷和崗位工資有關。而體制外和工資的起薪有關。學歷越高,工資越高。
我現在就在自考本。由于了解的比較晚,畢業后才開始考,后面又由于各種因素導致一直拖著,現在還差五門才能畢業。所以我覺得大家如果有時間的話,一定要想辦法提高下自己的學歷。而且它也是你的一種學習證明不是,去面試的時候,可以是一個加分項,當然不是所有面試官都會注重這一點啦。如果你想進體制內的話,基本上只要你報考的崗位沒要求全日制,你就可以按你取得的第二學歷去報考,當然報考的時候還是要發下電話問清楚更穩妥。再一個如果想考研究生、職稱、從業資格證等,很多都對學歷是有限制的。大專和本科或者研究生可以考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好了,說了這么多,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你說的這些感覺大多數都是和體制內人員關系較大的東西啊。我進企業,這些東西和我有什么關系呢?其實不然,只要你進的是較正規的企業或公司,這些都是同樣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