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救急不救窮”。這句話被廣為流傳。但是放在親戚之間就不實用了。因為,選擇是否要幫助一個人,取決于我們于ta時間的實際感情。而不是ta當下的處境。
血緣可以是一些人和另一些人之間的紐帶。但是,它不是決定人們之間關系程度的核心原因。
不是我與你的DNA相似度越高,我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就應該隨隨便便借給你。我們只愿意借給我們愿意借的人。
很多人在工作幾年后,從月光族到有了點積蓄的小白領。就會難免遇到親戚說,要裝修,要買房,要買車,要創業,如果遇到股市牛市沒準還要借錢炒股。
我的建議是,如果是后兩種借錢理由,無論關系怎么樣都不要借。因為,把錢借給他人做低概率的事情,最后的結果很有可能是把感情也傷了。
對于前三種情況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決定。但是這個意愿是在不要被道德綁架,不被互惠互利原理束縛的前提下。什么樣算是道德綁架和互惠原理呢?
我們一般被迫出借主要有兩種原因:一是,擔心如果不借錢給對方,ta會認為我們是小氣鬼,說我們是不看重親情的人,而且還在其它親友之間bibi的結果會影響自己在親友間的形象。二是,擔心這次拒絕了ta,以后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得不到幫助。
首先我們來分析第一個顧慮。簡單的說,對于第一種結果的顧慮大部分都是我們自己假象出來的。
因為,如果你拒絕了一個你不愿意借錢給他的人。就證明你們之間的情感和關系都是比較弱,還沒有到相互財務來往自如的層次。
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拒絕ta,也許ta只會恨我們,但是不要在意ta的恨。因為,ta的恨不是因為ta的感情受到了傷害,而且因為你沒讓ta在你的身上借到錢,被拒絕的本能反應。也是因為ta沒在我們身上撈到什么而恨。
如果是真正感情好的親友,即使你因為某種原因無法借他錢,只要你說清楚,他自然也會理解你的。
接下來說一下我們的第二種擔心。人與人之間確實存在著互惠互利的原則,這個規律其實也存在于整個動物界,比如,黑猩猩之間會相互梳理毛發,如果其中一只在其它黑猩猩給它梳理后,不給人家梳理。以后在這個群體里,它就不能再得到類似的幫助了。
人類作為更高級的靈長類生物,比其他動物更聰明,創建的社會更復雜。也鑒于此,這個互惠互利的規律被人類發現且利用起來。
借錢者很清楚ta所處的社會中,絕大多數人都知道,并遵守這個互惠互利原則。所以ta就把這個作為應該借給ta錢的理由,而不是基于情感。
ta會在心里理直氣壯的想,你就應該借我錢,因為你有所擔心,有所害怕。所以,ta就真的對我們開尊口了。
這個時候我們在煎熬和焦慮中把錢打到ta的微信里,支付寶或卡里。在整個過程中,ta覺得的你都是理所應當的。心想:“誰讓你是我親戚呢。我是這么聰明,你是那么賤”。
其實,這一切都有辦法避免。首先,我們要有正確的觀念。比如正確的理財觀念,不要認為把錢借給他人,那人就會認為自己謙我們的。不要抱有賺人情債總比放在銀行或者余額寶里劃算。
如果對方覺得你借ta錢是理所應當的,你借ta錢是你作為ta的親戚的義務。那這個人情債就是你的一廂情愿了。
其次,要知道,商人圈子里商人與商人之間的相互借貸和拆借和你一個親友過來向你借錢完全是兩碼事。
商人圈子里的借貸是一種日常的經濟行為,不是基于感情,是基于長期信用和實體或非實體的抵押物。在商人圈子里失信是毀滅性的。
而如果親友在你面前失信,倒霉的只有你自己。所以不要把我們自己生活中的借錢和商人的借貸聯想在一起。
上面說的是我們在心理層面的準備,現在說下具體的辦法。
我們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的財務隱私。下面這句話放在這里雖然感覺有些不好聽,但很準確。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著”。
我們一定要保證自己的財務信息不輕易讓別人知道,這里的別人是包括親友。要知道,能戳傷我們的人,往往是我們身邊了解自己的人。
財務信息不僅包括我們有多少儲蓄,還包括我們的稅后到手的工資和其他外來收入。因為你身邊的人如果ta想要計算,是能很容易算出你一年能大概儲蓄多少。
保護好財務隱私是對借錢人說“NO”的前提。
因為,當ta知道你手里大概有多少錢的時候,ta就會理所應當的認為你這錢是你花不了的,就該借給ta。但是這錢是你省吃儉用攢下來的,這只有你自己知道。
其次,如果你真的給自己攢下來一筆希望以后用來實現夢想的啟動資金。就要好好規劃它現在的去處。
你可以嘗試學習一步步的理財。具體怎么理財你自己去外面慢慢學,這里還是回到主題。
當親友找你借錢,你又恰巧不想借ta。你就可以說,我的錢做了xxx投資理財了,現在拿不出來,至少要到20xx年后才能取出。這個時候你要注意,如果你是真的做了投資,切記不要拿出什么投資證明給ta看。
你還真別覺得哪有這么傻的人?還真不好說,有的人為了化解當時的尷尬或是怕對方不信,真就把投資憑證啪的一下放到對方眼前了。到那時才是真尷尬呢。
如果我們沒有把錢拿去投資理財,而且簡單的存起來了,我們該怎么說呢?很簡單--善意的謊言。
還有一個要注意的是,如果對方請求你找別人幫ta借錢。這個時候你一定不要答應,除非我們一開始就打算借錢給ta。
因為,如果我們作為第三方參與他們借錢,成了中間的牽線人,這樣會把原來可以簡單拒絕的事情變復雜化了。
倘若以后他們之間出任何小問題都會牽扯到你。可能最后把出借人和借錢的人都得罪了,何必呢。
當然我們也不能讓來向我們借錢的人就這么灰溜溜的走了,沒錢但人還在。看看ta遇到的問題有哪部分是可以通過我們的能力幫到的。如果確實是要用錢解決的問題,你可以推薦ta去網絡借貸,互聯網金融尋求幫助。
如果ta沒有接觸過網絡借貸你可以推薦ta嘗試嘗試。如果ta在找我們借錢之前已經在網上借了能借錢了,但是還是不夠。那我們就要表示愛莫能助,因為,ta已經把自己的信用使用到了極限。
這里有個注意事項要在這里提醒大家。既然我們沒有借給對方錢,那也不要輕易的當面否定對方借錢的用途。
因為,我們在任何時候說話要考慮對方的感受,尤其這個時候更要注意(但如果ta是借錢賭博等,我們要盡可能的語言制止,因為,這才是我們作為親友的唯一責任)。
還有種情景,這種情況還挺普遍。就是自己愛人的原生家庭的人來借錢(例如:小舅子,老丈人……),但是我們恰巧不愿意借,那該怎么辦?
這樣的情況和上面不同的是:一是,你的愛人知道家里的詳細財務情景。二是,要認真考慮自己愛人的面子問題。
對于這種情況辦法還是有的,但是介于今天的這篇有些長了,下次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