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體內含量最高的組成成分,約占人體比重的70%左右,是維持正常人體生理機能的重要營養要素之一。
人體在充分運動時,人體的骨骼肌會產生高量的熱能,同時人體的物質代謝也會不斷增強,體內的代謝廢物也會不斷的產生并且不斷的增多,所以只有科學的多補充些水分,才能促進人體代謝廢物的及時排出、及時的調節人體體溫、有效的滿足人體物質代謝的需要。運動中的科學補水對于恢復運動員的體能、提高運動員在訓練中的運動能力和日常的身體健康都具有很多的積極作用。運動中的科學補水不僅限于運動員的比賽之中,還應貫穿于運動員整個的訓練時期、日常生活中以及恢復時期。運動中的科學補水與運動訓練緊密的相結合,將有利于運動員在運動中有效的提高其運動能力。但是平時人們在運動之中補充水分的時候常常不注意補充水分的方法,有些人在運動后補水時會暴飲,這就引起了腹疼、胃脹等不適的感覺。因此,在體育運動之中的科學補水和水合作用特別重要。
水在運動中的生理功能
(1)水在人體之內有具有潤滑的作用,體腔和肌肉關節的潤滑劑是水,因為水粘度在人體內較小,可以減少摩擦面在潤滑的運動時的損傷,同時對人體內的器官、組織水還起到保護和緩沖的作用。
(2)水在參與人體內許多代謝的過程之中,水的溶解性也非常大,可以使人體內物質流動性、溶解性曾大,并加速其生化反應,這將有利于人體內的物質運輸,從食物營養的消化和吸收到生物的氧化和運輸再到人體內的代謝廢物以及廢物的排出,都將在人體內水的參與之下進行,在運動之中,機體能量的需求也將依靠人體內水的給予和運輸才能得以保證。
(3)水在人體內參與人體體溫的調節。水的冷化熱度高、比熱較大,人體蒸發少量汗水時就能散發出大量的體熱,運動中代謝釋放出的大量熱被人體內的水吸收,而機體內的體溫又不會有明顯的波動。在運動的過程之中,人體要穩定身體體溫就是靠這種機制,各種組織在人體內產生代謝的強度不一,熱量也不等,要使人體內各個組織器官的保持最基本的一致,就是通過人體內水的導熱,這也有利于人體內體溫可維持在正常血液之中的水,可以隨著血液的循環來調節人體的體溫,使人體的體溫不會因機體的體育運動而產生機體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的溫度發生改變而產生明顯的變化。
(4)水可以維持人體內臟器的機能和形態,體內蛋白質粘多糖結合水和磷脂等等,在相結合之中形成膠體,使人體內的臟器可以維持在一定的堅實性形態之下,人體的心臟之中結合了水使其在形態的堅實之下形成固體,游離水在人體內的血液之中有利于人體內血液的循環性流動。人體內的水是僅次于人體內的氧在維持人生命之中必備的物質,運動者在體內的水分尚還充足之時,才能有效的調節人體體溫和維持住人體內良好細胞的功能,從而獲得人體最大的身體機能和體力。
體育運動中體內失水及其危害
1
運動導致體液大量流失
運動員每次在參加比賽或者平時的訓練時,會因為體育運動的強度、氣候的狀況和運動者自身訓練的體形、水平、排汗率和著裝等等因素而影響到運動者體液的消耗量。但就總體來講,運動員在進行運動訓練時,人體內就會發生一系列生理變化:人體內的內分泌機能將有所提高,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也將會活動緊張;新陳代謝功能會較旺盛,人體內的酶系統也將會非常的活躍;單位時間之內的人體內能量的損耗將倍增;體內熱能的代謝比平時將增加10~20倍,運動者在訓練中肌肉進行收縮的時候,人體肌肉的能源物脂肪、質糖、蛋白質在燃燒時所產生的是人體化學能,人體的機體要將此類化學能逐步的轉化為人體的機械能,這就意味著人體內其余75%將轉化成為熱能并積蓄在人體體內,使人體的體溫不斷升高。人體肌肉之中的熱能也由血液轉化到體表之上,再通過人體的汗液隨著運動蒸發將體內的熱量散去。一次較強烈的運動量,大強度的訓練而導致的排汗量也可達到7000L,據科學分析,而人體內每蒸發出1g汗液,就可散出熱量570J,所以,人體在運動時出汗也是調控人體體溫非常重要的方式。
2
運動中脫水的影響
運動者在運動前沒有充分地補充水分,在運動的過程之中又不注意科學的補水,那么就會導致人體的脫水。人體的脫水程度也將會伴隨著運動的時間不斷延長而導致加重的。人體的大量出汗將造成人體的體液和體內電解質的嚴重損耗,就會造成人體體內電解質的平衡和人體正常的水平衡被嚴重破壞,人體脫水的狀況也將隨之產生。如果是專業的運動員,這不但有礙于運動的成績,而且還會破壞自身的身體健康。在脫水后,人體的血量會減少,這是機體循環所致,心臟每次搏出的血量也會減少,運動者要滿足機體的代謝需要就要通過心臟不斷的增加心率來維持人體內心血輸出量來達到。因此,此時就會加重運動者心臟的負擔。減少人體的機體血量循環,而導致減少了皮膚內部血流的供應,在運動時汗液的蒸發散熱也會減少,導致肌肉收縮時產生的熱量散不出去,而增加蓄積的熱在體內存儲量,就會損傷運動者的機體。與此同時,營養物質和氧氣對于人體肌肉所需的供給也會不足;人體內代謝的廢物也不利于排出。這將非常嚴重的降低運動員訓練時的效果。
運動時科學補充水的最佳時機
運動開始指前30min左右,應先補水300~500mL;在運動的過程之中,每20m in應再補水100~200m L;運動之后,再充分的進行補水。對于運動中科學補水的整體而言,在運動時應及時的把握補水的最佳時機。運動中科學的補水是以避免運動者在運動過程中體內熱過高來作為主要依據的。人體內部水分不足時會導致“口渴”機制變得極為的遲緩;但是在運動的過程之中,人體內水的代謝反應卻是立即需要人體供給的。人體在運動中對于水的補充雖然看似簡單,但是科學的補水在人體運動時正常的運作卻是非常重要的。
運動中需要科學的補水
為了確保在運動之中人體內水分的平衡,所以我們一定要科學的補水。科學補水需要科學來作為原則和理論指導。在運動之中,要保持人體內水平衡,就要使得人體對水分的攝取量要滿足失水量,同時,運動強度、項目及個體之間的差異,還有周遭的條件和自然氣候等等都要考慮到,在訓練或者比賽中,要讓運動人群獲得最佳的競技狀態和在心理與生理上承受最大的負荷,就要在科學補水的方式之上,還要采用多次少量補水的方式。可以在運動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根據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來進行及時的補水。
1
運動前補水
運動之前,大約在15m in之內飲用300~500m L的水。這是人體內“預留”的水分。盡管在補水的時候,運動者不會有口渴的感覺,這些水分還是會在人體運動過程中,開始出汗時被轉化進人體的血液之中,對于一些鍛煉耐力的項目運動者來講,這時是最重要的科學補水時機。
2
運動中補水
運動的過程之中,科學的補水應少量多次,間隔20~30min/次,每次補水量應在150~200mL之間。這種科學的補水方法,可使水分不斷的進入到人體體內,使人體內血容量在不發生太大變化之時,是人體內環境保持穩定,也可以不增加人體內腸胃和心臟的負擔,這將有利于人體運動和生理過程的有效進行。在運動的過程之中,切忌一次性大量的補水,因人體內部胃腸所能吸收水分的速度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一次性補水量過大,那么過量的水分將導致驟然的進入到人體的血液之中,使人體血液變得稀釋,血液的容量將迅速增加,就會導致心臟負擔的增加,反而會降低人體的運動能力。
3
運動后補水
在運動的過程之后,要及時補充在運動過程之中所消耗的水分,在運動的20~30m in之內,補充150~200m L的水量最為適宜。此外,運動后還應注意人體內對鉀、鈉、鎂的及時補充。
運動過程中只有養成良好的科學補水習慣,在運動之中科學的做到合理補水,才能夠保障身體的健康,維持住較好的競技發展和競技能力完美發揮。科學補水不僅是保障人體機體可以進行正常運動的必要品,也是是維持良好生理功能的必需品。因此,在參加運動的同時還要科學、有效、合理地補充人體內所流失的大量水分,以減少人體內的血流阻力,增加人體血漿含量,提高心臟的正常工作效率來保障人體技能的正常和生理的正常功能。來達到在運動中科學增強體質、鍛煉身體、提高人體運動能力的終極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