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是一個“二元對立”的世界。什么意思呢?
? ? ? ? 一項事物的存在必須借由其對立面的存在,才能存在。
? ? ? ? 有點拗口,打幾個比方說:如果沒有“冷”的體驗就不會有“熱”的感受;沒有“矮子”就不會有“高個”;沒有“黑暗”,“光明”也無法成為“光明”;同理,沒有“邪惡”,就不會有“善良”這個概念……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心經》
? ? ? ? “空中”才“無色”呢!
? ? ? ? 而物質世界的表相是在兩極中顯化出來的,真理就居住在矛盾之中。
? ? ? ? 堯的簡樸,“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這一概念,必須借由他兒子丹朱的奢侈,“天下是老子的天下”這一概念,才能體現出來。
? ? ? ? 當然啦,我不會給這幫十歲左右的小家伙們講這些比較深奧的東西,目前適合他們理解的是下面這個道理:
? ? ? 【 堯的“利他”? vs? 丹朱的“利己”】
? ? ? “你們做過哪些利益自己的事情?”
? ? ? “你們做過哪些利益他人的事情?”
? ? ? “做利益他人的事情的時候希望得到回報嗎?”
? ? ? “分享自己東西的時候是心甘情愿的嗎?”
? ? ? “做哪些事情既能利他又能利己?”
? ? ? “如何在自私和分享之間得到平衡?”
? ? ? ? 所以呢…如果你是老師的話,你會聽到孩子們很有意思的回答喔,我比較懶,也比較健忘,就不在這里列舉了。
? ? ? ? 繼續說成人話題,小盆友奏凱~
? ? ? 【“出世”? vs? “入世”】
? ? ? ? 堯是個“出世”之人,他不貪戀榮華富貴,不執著功名利祿。他的兒子丹朱則是一個“入世”之人,他拼命索取一切,當堯不將帝位傳與他時,不惜伙同南方部落叛變,將黎民百姓引入戰火之中,只為自己能繼續不停地索取,占有……
? ? ? ? 從表面上看“出世”與“入世”是這樣的,很鮮明的例子對吧?but……
? ? ? ? 真正的“入世”是“出世”的,真正的“出世”是“入世”的。
? ? ? ? 這句話如果要說明,會說很久,而且口舌耗盡后,我說的還不一定準確,有時候啊,這文字還真是有局限性,所以有句話叫“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呢?不過有句話可以很好的為此作注:
? ? ? ? 小隱隱于野;
? ? ? ? 中隱隱于市;
? ? ? ? 大隱隱于朝。
? ? ? ? 大德們隱身于朝廷之中,他們雖處于喧囂的時政,卻能大智若愚、淡然處之,周旋于各種勢力,匡扶天下,這才是真正的隱者。
? ? ? ? 由此牽出【堯的故事】中的第二個故事,《許由洗耳》:
? ? ? ? 大家都知道堯后來是把天下禪讓給了舜,但是在此之前,堯想把帝位讓給一位叫許由的人。但許由是個以不問政治為“清高”的人,不但拒絕了堯的請求,而且連夜逃進箕山,隱居不出。
? ? ? ? 當時堯還以為許由謙虛,更加敬重,便又派人去請他,說:“如果堅不接受帝位,則希望能出來當個“九州長”。不料許由聽了這個消息,更加厭惡,立刻跑到山下的穎水邊去,掬水洗耳。
? ? ? ? 許由的朋友巢父也隱居在這里,這時正巧牽著一條小牛來給它飲水,便問許由干什么。許由就把消息告訴他,并且說:“我聽了這樣的不干凈的話,怎能不趕快洗洗我清白的耳朵呢!”,巢父聽了,冷笑一聲說道:“哼,誰叫你在外面招搖,造成名聲,現在惹出麻煩來了,完全是你自討的,還洗什么耳朵!算了吧,別弄臟這清溪沾污了我小牛的嘴!”,說著,牽起小牛,徑自走向水流的上游去了。
? ? ? ? 許由是真隱士還是假隱士呢?
? ? ? ? 我們先來看看隱士的定義:
? ? ? ? 那些向往入仕但卻無機會無能力入仕之人不是隱士,那些沒有文化的農夫樵子細民野老也不是隱士;只有那些能保持獨立人格、追求思想自由、不委曲求全、不依附權勢、具有超凡才德學識、并且是真正出自內心不愿入仕的隱居者,才能被稱之為隱士。
? ? ? ? 許由有才華,名聲在外,卻拒絕堯的禪位,并以為恥,要用水洗耳朵才行。(傲嬌界的祖師爺)從這一點來看,的確是個隱士啊!但巢父的一番話說的也有道理:你不想出名,你跑出去招搖干嘛?你如果真不想讓人所知,你干嘛和人交往接觸呢?你的才華學識干嘛要展露出來呢?
? ? ? ? 但我要替許由說一句了
? ? ? ? 長得帥難道是我的錯嗎?
? ? ? ? 所以, 這個《許由洗耳》的故事,自古以來便是有很多爭論,我也只能用一個故事去為這個故事注解…
? ? ? ? 莊子和惠子一道在橋上游玩。莊子:“這魚兒游得多么悠閑自在,這就是魚兒的快樂。”惠子:“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莊子:“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兒的快樂?”
? ? ? ? 很多時候,我們連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怎么會搞清楚別人呢?
? ? ? ? 與其花時間琢磨別人,不如花時間琢磨自己。
? ? ? ? ? ? ? ? ? ? ? —— 吳鵬于“中秋節慶宿醉之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8.9.23
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