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今年參加高考,美術生,文化成績四百二十幾分、美術成績:三百五十幾分,上海非藝術類的本科線是402,藝術類的本科線是二百多分,我覺得這個成績,應該還可以,證明孩子非常努力,這個成績,我沒有過多的遺憾,頂多就是+3的這幾門,離我預估的稍微低了點。孩子確實很辛苦,既要畫畫,又要攻文化,最讓我感動的一次,是孩子參加考前美術集訓,停了二個月文化課,12月美術高考結束后,回學校上課,差不多就是期末考試了吧,應該是一模,我女兒語、數、外總分,全班第一名,挺讓我吃驚的,好幾個月沒上課,文化成績能夠得第一名,說明她是用了功(她是普通高中)。
高考分數出來那天,孩子也是非常緊張,8點查成績,孩子7點鐘就全身發抖,成績查到后,孩子第一時間通知我,高興得不得了。我因為有事情在外面沒有陪在孩子身邊,孩子的爸爸也出差在外。
填志愿時,我們也是非常非常謹慎,不敢往好學校填,因為我們都知道,藝術生志愿就那么二次機會,甲批次一所學校,乙批次一所學校,要么一本,要么就是二本,沒有其他余地,我們到處請教,去畫室咨詢,去大學的招生辦咨詢,這個分數行不行?拿出這些學校三年的分數,按公式,一年年的比,覺得有三所學校比較適合,上師大、上理工、上海海事,上師大,我們超出去年的分數線將近三十分,上理工超了大概是十分不到,海事超得更多了,為了不掉到二本里,我們還是謹慎的填了上師大。結果以五分落選了,直接掉到二本里了。
后來才知道,今年填上師大的和上海海事的是最多的,上理工今年填的人非常少,上理工跟海事我們分數都到了……我女兒之前一直堅持要填上理工,我一直做她思想工作,怕錄不上……我們很早就知道結果,從此一家人都陷入深深的痛苦中,我每天都是以淚洗面,我女兒把自己關在小房間里,飯也不肯吃,話都不說一句……我更是陷入深深的自責當中,是我害了孩子……
后來聽我女兒說,她的分數是超同濟,還有華師大的,她的同學一心想去二本的,分數不夠,聽了我女兒的建議,填的上理工,結果錄上去了。填同濟的,也是這種情況,有的孩子分數不夠,一本都進不了,就瞎填同濟,結果錄上去了……同濟今年分數很低,2015年也是,只有民辦大學的分數線。
很多一本掉二本里了,但是很多二本的,混到一本去了,甚至名校去了……
高考是這種結果,那還要鼓勵孩子讀什么書,孩子,你不用這么努力,這么拼命,因為你分數再高,有可能也就是個二本。孩子成績差也沒關系,運氣好點,就可以進同濟。
我想問一下,中國的教育到這個狀況,會是一個什么結果,同濟是名校,出來的孩子,水平這么差,高等涵數他們能聽懂嗎?這么差的孩子,拿著同濟的文憑,打的是誰的臉?同濟這么好的師資,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不是誰都可以進的,如果同濟對學生確實是沒有要求,那你要給同濟這么好的名份干什么?……
我一直以為是我害了孩子,后來發現,是上海的高考不平等的政策害了孩子,受傷害的不僅僅只有我一個孩子,還有很多的受害者!還有高校也是受害者,為了不讓更加多的孩子,學校受到傷害,我也跟政府呼吁一下,這個不合理政策,為什么不能改呢?
為什么美術生就不能跟非美術生同樣的待遇呢,給他們多幾次選擇的機會,不管你第一志愿填的哪所學校,第二志愿填的哪所學校,只要填過的,統統按高分,從高到低錄取,不行嗎?我們這一批孩子的命運已無法改變,希望不要讓下一屆孩子成為受害者!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