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媽媽講小兒推拿穴位:開天門

開天門——小兒推拿起式第一招


定位取穴:兩眉正中至前發際線,是一條線性穴位。

功效主治:祛風散邪,開竅醒腦

作用機理:怎么去理解天門的功效?或者說天門為什么有這樣的功效?實際上天門所處這個位置從面相來說,屬上部。在頭部前額屬于上,鼻子屬于中,下巴屬于下。而天門穴正從上部的最下端開始,我們操作手法又是往上推的,意思就是把下部的氣血往上提升,往外發散,這就是開天門的主要作用機理。從它的定位你就知道它是作用在人體偏上的位置,也就是對應我們的胸肺以上的位置。如果你用這個穴位去治療人體中下部出現的癥狀,效果就不好,不實際。按照它的作用機理來看,它雖然是上升和發散,但是要注意到作用的部位和層次,有些是從中部往上,有些是從下部往上,它有很多層次的。天門穴主要針對的就是我們上焦較淺部位的瘀滯,把上焦的瘀滯打開。上焦較淺瘀滯最多見的一個癥狀是頭痛,就比如感冒了頭痛這種感覺,實際上是與上焦瘀滯有關,天門穴就能解決這個問題,這時不單是散寒,風邪、濕氣等都能散。因為說是散這個邪氣,其實是疏通這個邪氣引起的郁滯,人體氣血運行就恢復正常,自然出現開竅醒腦的效果,它的功效就是這樣子來的。因為這個氣血循環一旦恢復,往上升的氣血上去后又能順利降下來,不斷把營養送上去又把廢物運出來,人就會很舒服,很清爽,自然就是開竅醒腦。?

學員問:這個地方的上中下,是說臉部的上中下,穴位是不是就是對應臟腑的上中下?

:這樣的說法,叫全息現象。就是說我們人體的每一個相對獨立的局部,都包含有整體的信息。在這里,我們把頭部拿出來看,是不是就是一個比較獨立的部分?它就包括了我們人體的整體信息。按照中醫基礎理論的說法,也分成上中下三部分,實際上它們是有對應關系。所以說我們望診的時候,看頭額部的狀態,你就可以知道他的上焦氣血運行的狀態。我把表示這個對應關系的圖畫在這里(7:47)如下圖:上焦屬心火,中焦屬脾胃,下焦屬腎水,左邊屬肝木,右邊屬肺金,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大家都不要忘記這個圖。天門這個穴位它的主要作用實際上作用在心火這個位置,更具體的其實就是我們的頭面部癥狀,這個就很直觀,很容易理解了。因為我們這里也是分成上中下三部分。所以望診時,一個人長痘痘,長在右臉的話,是肺金往下降的通路出現障礙;如果長在左邊,就是肝木有郁滯。大家對天門穴的作用點就應該很清楚,是在上焦,它的方向是往上升,往外發散的,正因為它有這兩個力量,才可以把頭面部的淤阻推開,所以說它有祛風散邪的作用。等淤阻推開,氣血恢復正常循環以后,它起到開竅醒腦的作用。這個大家好理解吧。

學員問:如果小孩鼻子不通,是不是說明是脾胃問題?因為是中段嘛。

:那肯定啊,很多鼻炎的病例都是脾胃有問題的,這個不奇怪的,但是它也和肺有關系,因為鼻子又還是肺的門戶。

學員問:那是左邊不通還是右邊不通啊?

:左右有側重,所以在治療鼻炎時,不能單獨治肺,單純治肺效果不理想的,還有治脾胃、腎水,三個都要治。

學員問:還是沒搞懂左右問題。

:肝木是左,肺金是右。

學員問:那額頭這個部位長痘痘是不是心火有問題?

:這個地方長痘痘肯定是心火有郁滯,是上焦的淤結。你看你現在是右邊臉上長痘痘,肯定就是肺金這個氣下降得不正常,我剛才不是剛給你把了脈,告訴你是降的這條通路有問題嘛,是不是?這個是個面診的方法,可以看出很多問題。以后我們講多了,你就能更深理解了,關鍵是你要養成這樣一種思維習慣。

操作手法:上推法,就是兩個手指頭交替的往發際方向推。

學員問:只要是感冒頭痛,都可以用這個手法吧?

:對。操作手法的方向、頻率、力度要把握好,上一堂課已經講過了。力度怎么拿捏呢,額頭這個地方的皮膚很薄的,一摸上去就摸到骨頭了,這樣的力度就夠了,不用很大力的。其實就像美容手法一樣,力度都不會很大的,是很輕柔,很舒服的。頻率是150次/分,即2-3次/秒,只要頻率一快,力度就出來了。如果頻率慢呢,力度就不夠。一般每個手法是做2-3分鐘。

學員問:大人小孩都是這個時間嗎?

:是的,時間的長短和病程長短有關,時間長可以推久些,沒事的時候是不做這個穴位的推拿的,因為這是一個發散的穴位。

學員問:推多了后會不會睡不著覺?

:有這種可能性,有這種風險,所以一定要看癥狀來定。畢竟是發散的穴位,不是日常用的保健穴位。一般是有問題,要解決問題的時候才用的。日常保健用的穴位功效是比較和緩的。

學員問:如果有人是感冒了,但是又準備要睡覺了,用了這個穴位后,就睡不著了,怎么辦?

:這個你不用擔心,感冒以后這樣給孩子推,會睡得更好,因為推了以后整體氣血運行得順暢了。

學員問:如果給大人推,就要很大的力氣嗎?

:不用,你的手一搭上去直接推的力度就合適了。

學員問:能自己給自己推嗎?

:可以的,只是如果是自己給自己推,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自己的神分散了,你好像要調出另外一個人來,把自己的力量分散了,而且本身自己的氣血就已經是堵著的,這樣推的效果就沒有別人幫推的效果那么好,舒適度也沒那么高。當然了,如果實在沒有人幫你推,那你自己給自己推一下,還是有好處的。或者拿個刮痧板,自己往上刮,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不一定非要用手。一般大人的話,我建議還是用個工具好一點,小孩用手推就好了。

臨床運用:既然天門穴有祛風散邪的作用,所以只要是有邪氣的,特別是常見的外感、發熱都可以用。感冒呢,就是偏向于風寒多一點(因為外感有很多種,有六邪嘛,都可能是外面感應引起的),導致的發熱、頭痛、頭暈,另外休息不好引起的以上癥狀也可以用這個穴位,但是用起來效果就沒有感冒引起的癥狀效果好。但是多少有一定的作用。

學員問:那就是說感冒引起的頭暈就可以用?

:不僅僅是這個,還有鼻塞,流鼻涕等都可以用。

學員問:那我們怎么去判斷這個外感呢?

:這個就是后面將要講到的診斷學的問題了。我們后面還會講診斷學的。現在只是說操作的手法而已。感冒有什么癥狀?大家想一下,比如打噴嚏,還有流眼淚,感冒以后兩眼淚汪汪的,這些癥狀都可以用,關鍵是要抓住外感這個因素。

學員問:那嘔吐、咳嗽可以用嗎?

:嘔吐、咳嗽就不歸它管了。

其中還有一個癥狀特點要比較注意的就是這個人的出汗情況,一般情況下,沒有汗時用這個穴位的效果比較好。有些時候為什么小孩子總是發燒不退,就是汗總是出不來,這時用這個手法就比較容易出汗,配合著其他的手法。所以都是外感,有時候我們用這個穴位,有時候又不用,為什么呢?是否出汗是一個比較準確的區別方法。

學員問:用艾灸大椎穴位能出汗嗎?

:能的,灸大椎穴的力量更強大,因為你借助工具了嘛,單純推拿只是起個向導的作用。

學員問:有汗的情況可以用嗎?

:有汗時也可以用,只是說無汗時用效果會更好。

學員問:你是說這個穴位只要按一兩分鐘就好了,還是隔一兩分鐘按一次?

:頭面部的穴位實際上是一套組合拳,一般我們都要組合著用,天門穴只是這個組合穴中的其中一個手法而已,后面還有幾個手法。

注釋解惑:因為小兒推拿是古時候人傳下來的,他們怎么樣發明這個穴位呢?你看這個天門,從字面上理解,實際上是打開人和天(大自然)能量溝通的通道,是有這么個意思在里頭,所以古時候做推拿時,這個是第一個穴位,是一定要做的。但是現在的人就不怎么講究,不管它了,只要有這個癥狀,一上來就按照癥狀用。古時候人做小兒推拿就比較講究,開始有個起式,或者說儀式,其實就是做準備活動的意思,就像我們去游泳,下水前要做準備活動一樣。所以不管怎么樣,起式第一招就是開天門,首先打開你和自然界這個能量交換通道。

學員問:之前好像有開天眼之說。

:天門下面就是天眼嘛,你把天門打開了,你就能感悟很多東西,理解很多東西。

學員問:這是一種迷信的說法吧?

:這個不是迷信哦,是有理論基礎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