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來考研成績陸續出分,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時節,跟當年的考研,公考,以及司法考試一樣,出分的那一瞬間真的是“百感交集”。跟司考不同的是,考研存在“喜憂參半”的狀態,畢竟,司考是“一考制”,以360分為分水嶺,過線則喜,未過則憂,哪怕你是359分。而考研還有“調劑”的選擇,哪怕你初試成績沒達到報考院校的復試線依然有機會感受到“喜”的歡愉。但說實在話,調劑也不容易,有句話說“當初你愛答不理的院校,調劑時卻是你高攀不起的”。
作為一名“過來人”,我真的覺得經歷過這些,自己學會了成長;作為一名“失敗的過來人”,我真的覺得經歷了這些,自己成長了很多。很榮幸,我不僅親身感受過考研的緊張,還感受過司考的過程;很不幸,我不僅考研沒成功,司考也沒過。
是的,作為一個以“結果論”的考生,我無疑是最失敗的那個。作為一名想通過考試來改變自己甚至改變命運的普通人來說,我依然是最失敗的那個。但是,我沒有倒下,我還在,甚至,今年我還給來咨詢調劑的朋友們提建議和解疑,并且真心替那些朋友們或喜或憂。
對于初試不錯的朋友們,在這里真心的道聲恭喜,請安心準備復試,也別小看了復試,畢竟,在沒有確切的查到“擬錄取”信息時,一切都是有變數的,比如去年就有一些400+分的大神們考研“失敗”。
對于初試不那么好的朋友們,說真的其實我什么都不想說,因為我知道所有的道理你都懂,我能做和想做的,只是陪你靜靜的待一會,你說我聽,你不說我陪。就這樣而已,是靜是動,是沉默還是哭泣,請記住,你不是一個人,我與你同在。
對于初試成績處于“不上不下”的朋友們,也就是我這幾天接觸的那類“復試幾率不大,但又有調劑機會”的研友們,我完全明白你們的心情,真的,這也是為什么我會在調劑群里給大家在我所知道的能力范圍之內提供答疑的幫助。
大家一開始叫我“學姐”,其實我是汗顏的,畢竟我不是研究生,實在擔當不起“學姐”這一尊稱。但正如我在群里說的一樣,也許我不夠專業,但絕對不會亂說話,別的學校地方的調劑狀況我是不清楚但對于華政對于上海的情況,我還是比別人起碼比一些考生的了解的多一點,對他們應該是能有所解惑的。
2013年來上海松江讀書,在上海待了四年多,所以對上海松江的七所高校還是有所了解的;參加過研究生考試(報考華政法學專業),經歷過試圖去調劑的準備(最后放棄了調劑機會),所以對調劑還是有所了解的;初戀前任是華政法學研究生(學碩),所以對華政長寧校區還是有所了解的;曾與華政某專業考研輔導機構近距離接觸近兩年的時間,所以對考研尤其是對考研華政還是有所了解的。
所以,我不能說我能幫到什么,但起碼,我不會給你指錯方向。
剛看到群里群主的@全體人員:如果您有關于考研復試、調劑的經驗貼,無論是否已經發表,均可以與我們聯系,我們一起幫助今年的小伙伴。法研的小伙伴可以直接私信我們哈,其他伙伴可通郵箱(附郵箱號碼)
那這篇文章就從這為分水嶺,主要說下調劑的情況:
一,不管你是去咨詢學長學姐還是想自己心里有底,你都得知道往年該校的復試線,畢竟正式的復試線還沒有出來,那么往年的就是一個參考。比如有些學校的復試線就是國家線(據我從朋友那所知的如鄭州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而有些學校卻比國家線高幾十分(比如復旦,華政)。根據該參考能更早的讓你知道你是該著手復試還是著手調劑。
二,若是你的初試成績與報考院校往年復試線的成績相差在五分之內,以華政為例,那你可以開始兩手準備,復試+調劑。若是成績相差在十分之內,請主抓調劑。以華政為例,其實校內調劑學碩的可能性不大的,因為學碩華政基本每年的報考比例都是在5:1有些如民商刑法等則是接近10:1的,根本沒有名額。所以請主抓學碩調專碩,雖然專碩的名額也不多,但可以試試。若是成績在十分以上,請盡快聯系其他學校的調劑。
三,你在收集調劑信息時,需要了解一下該校是否接受校外調劑?調劑名額多少?是否到達單科線(有些學校有單科線的,如華政)?信息來源該校官網,已就讀同學,某些機構統計數據(以華政為例,如韜奮考研,非凡之星等)。
四,在給研招辦打電話時,請主要突出你的亮點兩點:
1.你的初試成績和該專業的復試線,你的優勢(如四六級,司考成績等,反正有啥好的說啥好的)
2.重點突出你對該校的向往,表達你想成為該校一員的急切心情和決心(比如有些人想讀研后繼續讀博)。
為什么呢?因為你給研招辦打電話時,他們給你的回答是很官方的“等學校出通知”,可是調劑的名額是有限的,若是你急切表達你的優秀你的渴望,也許研招辦給你一點其他信息也不是沒可能的(比如給你留個調劑名額)
五,請對自己有信心,別覺得說“我初試成績不高”“我英語不好四級沒過”“我本科學校比較差”“我司考沒過”等來給自己下結論“肯定不要我的”“學校會不會歧視本科啊”“學校會不會為難我啊”?別的學校不知道,以華政為例(原諒我總是以華政為例,畢竟她是自己人):華政是不歧視學校的!我有朋友華政本科的進復試了結果還是掛了;我有朋友司考沒過自考本科跨專業的考研華政成功的;我有朋友自考的專科自考的本科四級沒過考研華政成功的,等等。所以你還擔心什么?
六,想復核成績的,沒關系,你既然想那就去復核好了,不過不要抱太大希望就是了,因為99%的結果跟復核否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復核后你心里舒服點。有時間不怕麻煩的盡管去復核,最差的結果也不過是白費了時間但獲得了安心,所以不用在乎能不能有改變,想去就去好了。
以上六點是對調劑的一個基本的認識,為什么說“當初報考的院校你愛答不理,調劑時卻可能是高攀不起”?因為調劑名額有限,而且有些學校不接受校外調劑(聽說華師大如此),再者有很多比你初試成績還高還優秀的人依然是在調劑,也就是說“僧多粥少”。比如咨詢我的就有350+的在著手上政的海事的調劑名額,那320的幾率就很小了。因為換位思考很能理解:同等條件之下,別人當然更優先選擇條件更好的考生。
若是初試/調劑失敗了,其實也沒什么,雖然這是個只看結果的時代,甚至我們自己都不得不接受這是個“只看結果”的社會,但是我們也應該知道:失敗的只是結果,不是人生。
人生沒有終點,一直都是過程中,改變不了的,那就多份心情去悅納,比如悅納自己,悅納結果。學習無止境,它不僅是一紙文憑一張學歷,更多的是一種過程和一種經歷。
當你步入社會時,你會發現,比起學歷你更需要能力,不管是學習的能力,還是工作的能力,甚至是人生的能力,都是進行時ing中,請相信:你很棒,會越來越好!
作者簡介:簡安,90后偽法學金融女,喜歡一切美好的事物,有傲骨無傲氣,堅持以手寫心,愛與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