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我開了一家店
今天的主題——我開了一家店。
當媽以后,我希望自己能做一些時間可以自由支配的事,這樣我才能有更多時間陪孩子。我曾想過在兒子幼兒園附近開個小店。
如果有機會,我想在幼兒園附近開一家特別的店。為什么說它特別呢?首先,我還沒想好在店里賣什么。其次,我會請孩子們和我一起參與設計我們共同的店。
我會聯系一些夫妻都是上班族、家里沒人照看孩子的家長,將我的理念講給他們聽,這樣我應該至少能招收至少七八名小朋友參加。
小店的位置當然選在幼兒園附近,房間不用太大,和幼兒園孩子們主活動區域差不多大就好。裝修風格,我先請人把房間刷成白色,然后我會請孩子們一起將房間粉刷成他們喜愛的顏色和圖案。
接下來,我們開始共同設計“我們自己”的店。
我的初步設想,是將店分成“書店”、“商店”、“游樂場”、“學校”、“運動場”、“郵局”、“警察局”、“消防局”等幾大區域。小朋友們自己選擇喜歡的活動區,來扮演圖書管理員、售貨員、顧客、老師、學生、運動員、警察、消防員等角色,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學習一些生活常識。
或者,由于空間及精力的限制,我們可以將周一至周五每天分不同的主題來活動,比如周一“故事會”,周二“消防日”,周三“購物日”等。店里專門開辟出一塊區域定為“我們的書店”,愛讀書的孩子可以不參加主題活動,在里面讀書。
店里一切規則都由大家共同商量決定,可以輪流由一位小朋友掌握決定權,他來給大家安排角色和規則。小朋友們最喜歡自己做主啦,想想我自己都很期待這樣的店了!
現在的培訓機構都有托管業務,也確實有不少家庭有這樣的需求。這只是個“理想中”的店,現實生活中,它有點不太切合實際。如果幼兒園能夠注入一些這樣的理念,孩子們的日常活動也會更加豐富多彩一些。